世良情感网

考上北大后,他在自己的脱口秀段子里吐槽了衡水中学的教育模式

河北衡水中学最近再次成为热议话题,是因为脱口秀演员谢谢《喜剧之王单口季》第二季的舞台上吐槽了这所学校里的各种校规。他本人正是毕业于这所学校,并考上北大的。 谢谢站在舞台上,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样本”。因为“衡中”名声在外,被世人称作“高考工厂”或者“高考监狱”,其目标就是希望让学生们都能考上名牌大学。而谢谢正是从“衡中”成功考上北大的学生。

相信高中三年的生活对目前的他来说肯定是刻骨铭心的。就连“谢谢”这个艺名都是为了表达,能从这样高压的学校里活着出来,他心存感激。能从这句话里感受到,是有真的感谢,而更多则是带有讽刺的意味,否则就不会把这些内容当作素材写进脱口秀了。 衡中的教学模式是否合理,我们从这个文本中也能听出其中的荒谬与矛盾,谢谢在这里已经替观众们分析和反驳了。比如结尾最精彩的那段,就是吐槽德育主任在学生们自习时检查“抬头率”,那个场景相当有画面感。

本来可以安静地自习,但是主任非得破门而入,如果发现谁在看他,就表明谁没有学进去。谢谢在段子里表达了这种体制的荒谬性。本来学生已经学进去了,突然闯入的检查者反而会打断他们沉浸式的学习,而抑制自己不去看德育主任的意志力,往往比抬头看一眼还要分神。 为了强化和对比出这种荒诞感,谢谢就拿校园枪击案作为参照,当持枪歹徒破门而入,学生们不会理会他,让对方毫无存在感。更有意思的是,当歹徒喊出Freeze(不许动)的时候,同学们又大声朗诵出这个单词如何拼写。不但完成了脱口秀里的call back技巧,更是呼应了段子之前提到过的大声朗诵的校规,也展现出它的某种强迫感。

而吐槽力度不次于自习抬头率的就是要求男女生之间要保持距离,避免谈恋爱,如果违规,其罪名就是“男女生非正常接触”。而偷偷在那里监视学生“恋爱”动向的老师,被谢谢调侃为“恋综观察员”。 甚至太爱洗澡的同学,会被认为是想吸引异性。这段内容同时又呼应了之前提到过的一个月可能都洗不上澡的现实情况。那句不是“为了女生,为了卫生”的笑点,已经说明了过激的体制和过高的学习压力,某种程度上在生理和心理上都给学生带来的摧残。甚至已经改变了某种常识。

而更加残酷的是,“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这样的标语竟然就出自衡中。中国人往往是最不愿意直面死亡话题的,却允许这样带两个“死”字的残酷口号去激励面对高考的中学生们。 不仅如此,刚入校的高中生,就要把自己的目标大学写出来,贴在墙上,谢谢写的是同济大学计算机系(也有调侃脱口秀选手于渤之嫌),而这样的学校,在衡中老师眼里就算是学生“不想学了”,意思是要填写那些名牌大学,才能证明你的学习态度。而在这个背后是残酷的“优绩主义”理念和误导众生的成功学。

而这些管理模式只能在脱口秀里被吐槽,引起更多反思,却无法被真的改变。毕竟很多人,尤其是家长和学生都认可这样的教育模式,特别是在谢谢吐槽这些体制时,肯定很多人看到的还是他成功地从衡中考上了北大,更是某种程度上好像证明了这种教育体制的合理性。 因为看到有相关资料信息提到过还有学生说,在衡中里培养的好习惯,对今后生活很受用。但这不是所有学生的感受,这种习惯的延续,也是因人而异的。我想,一个人的自律也许是被体制约束出来的,但走向社会,就会逐渐发生改变。物极必反,也许在紧绷的状态下,有一天突然得到释放后,可能会带来相反的效果。

但无论是脱口秀,还是网上的各种讨论,大概率都无法撼动这种极端教育模式的地位,反而会让更多学校竞相模仿,因为他看到了某种期待的结果。我个人认为这个背后潜藏的弊端会越来越大,还是会恶性循环下去的。 虽然谢谢在脱口秀里调侃、吐槽和讽刺了这些校规和学习方式。但是他从衡水考上北大的事实,还是会让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只有走这样严苛的军事化管理模式,才能培养出一个成功的学子。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任何成功都不可复制,谢谢的某种人生阶段的所谓成功,还有脱离于衡中体制之外的因素。而正是谢谢本身的北大身份,和脱口秀里的吐槽内容形成的某种反差感,才是人们值得思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