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雅鲁藏布江弯道电站,对导弹、核武器、导弹核武器,都是最不友好的那一类。如果说三峡

雅鲁藏布江弯道电站,对导弹、核武器、导弹核武器,都是最不友好的那一类。如果说三峡大坝的防护力是100,雅鲁藏布江弯道电站的防护力就是5000或者10000——我没写错数位。 这电站的选址,天生就是 “防御天花板”,它藏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深处,周围全是海拔 5000 米以上的雪山,山体平均厚度超过 2 公里。导弹要穿过这么厚的岩层才能伤到电站,就算是美国最先进的 GBU-57 钻地弹,对 C35 强度混凝土的穿透能力也就 20 米出头,而这里的花岗岩硬度是混凝土的 3 倍以上。 更绝的是,电站采用 “截弯取直” 设计,大部分设施都藏在山体内部,引水隧洞长达 50 公里,地下厂房能抗 8 级地震,这种结构本身就是天然的防核堡垒。 军事防御体系更是密不透风,解放军在周边部署了红旗 - 9B 防空导弹、S-400 远程防空系统,还有北斗卫星实时监控,任何飞行器进入半径 200 公里内都会被立刻锁定。而且,电站附近新建了军用机场和雷达站,歼 - 20 战斗机 10 分钟就能抵达空域,形成“天-空-地”三位一体防御网。 工程材料和技术也是顶级配置,电站主体用的是高强度合金钢和纳米混凝土,抗压强度是三峡大坝的 5 倍以上,能承受 10 万吨级当量核武器的直接冲击。而且,电站采用 “零蓄水” 设计,没有大型水库,就算遭受攻击也不会引发洪水,这比三峡大坝的风险低了几个数量级。 其中,墨脱水电站年发电量 3000 亿千瓦时,相当于 3 个三峡,是中国西部能源战略的核心。国家专门为它配套了川藏铁路和派墨公路,既能保障物资运输,也能在战时快速调动兵力。这种级别的战略资产,防护力自然要做到极致。 说白了,雅鲁藏布江弯道电站就是把 “不可能被摧毁” 刻进了基因里。它的地理位置、工程结构、军事部署,每一样都是顶级防御配置。这就是中国基建的硬核实力,也是大国战略的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