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还是发生了!”湖南衡阳,一母亲因11岁儿子沉迷网络游戏,动不动就砍家具,决定把他送到孤儿院,原来她被确诊了乳腺癌,实在没精力应对脾气暴躁的儿子,不料,邻居和老师对男孩的评价却是成绩优异,是个不错的孩子,网友:成绩好可不能代表人品好!
“我真的撑不下去了……”陈女士坐在沙发上,双手死死攥着衣角,眼眶泛红,声音沙哑。面对镜头,她像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哭诉着这些年来的苦楚与无助。
陈女士五年前,她与丈夫离婚,独自一人抚养当时才6岁的儿子。
起初,母子虽然生活清苦,但也温馨。陈女士做些零工,挣钱供孩子上学,日子一天天熬着,哪怕苦点累点,她都觉得值。
可一切,从儿子接触网络游戏开始,彻底变了。
那是两年前,学校放暑假,儿子跟邻居家孩子一起玩手机,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短短几个月,他从一个活泼乖巧的男孩,变成了情绪暴躁、沉迷虚拟世界的“陌生人”。
每天回到家,儿子书包一甩,手机一开,就开始他的“游戏人生”。无论陈女士怎么劝,他都置若罔闻,甚至还恶言相向。
陈女士一开始只是焦虑,她把Wi-Fi密码换了,把手机收起来,甚至装上了手机防沉迷软件。但儿子会翻箱倒柜地找手机,找不到就砸门砸桌子。
她试过打他、骂他,哭着跪求他,但全都无济于事。几次三番后,儿子干脆对母亲动起了手。
“上个月,他居然拿着菜刀,对着茶几一通乱砍,我吓得腿都软了。”
陈女士哽咽着说。她劝阻时,儿子竟然挥舞着手里的菜刀吼道:“你再吵我砍你!”那一刻,她几乎认不出这个孩子还是不是自己亲生的。
陈女士的悲剧并没有就此止步。几个月前,她被确诊为乳腺癌早中期,医生建议尽快手术治疗,可她根本没有钱。
原本靠打零工维持生计的她因为身体不适被迫停止工作,房租、水电、医药费压得她喘不过气来,更别提一个11岁的叛逆儿子了。
她曾试图联系前夫,请他帮忙管教孩子,或者带去生活一段时间。但前夫态度冷淡:“我又没抚养权,你自己管不好别来烦我。”
更致命的是,儿子自己也拒绝去爸爸家,“他凶得要死,我不要跟他住!”说完还摔了手机。
看着儿子每日沉迷手机,吃饭不定、学习荒废,对母亲百般厌烦,甚至出手相向,陈女士的心一点点凉了。
“我也想做个好妈妈,可我做不到了。”她说这话时,眼神空洞,声音低到几不可闻。
在一次被儿子又一次暴怒打伤后,陈女士含着泪打电话咨询了本地孤儿院。
她原本以为,只要放弃抚养权,孩子就可以被国家收养,有人帮她教育、照顾他。
可她没想到,孤儿院明确表示,孩子有父母健在,不符合条件。陈女士一边拖着患病的身体奔波寻求解决办法,一边还要忍受儿子的辱骂与冷漠。
她试图和儿子沟通,希望他能理解她的病情和不易,可儿子压根儿不听,一边打着游戏一边敷衍,“你死了我也能活,我才不管你呢。”这句话如一把利刃刺进她的心脏。
终于,在无数个哭到凌晨的夜晚后,陈女士鼓起勇气拨通了电视台记者的热线。
记者赶到她家时,屋内一片狼藉。茶几残破不堪,墙上还有菜刀砍过留下的印记,地板上散落着垃圾和吃剩的零食包装袋。
儿子坐在沙发一角,手里死死捧着手机,眼神紧盯屏幕,脸上写满了不耐烦。
“你们走开啦,别打扰我玩游戏!”他朝记者和摄像头吼道,随即又扭头对陈女士吼:“叫这些人来干嘛?我不去孤儿院,你敢送我试试?”
陈女士的眼泪顺着脸颊滑落下来,她声音颤抖地说:“你不怕妈死在这屋里没人知道吗?你知道我得了什么病吗?”儿子没有回答,只是继续打着游戏,仿佛她的哀求根本不存在。
陈女士低头看着自己消瘦的双手,满是皱纹和针眼的手背仿佛诉说着她这些年的艰辛。她轻声地说:“我真的,撑不住了……我想过带着他一起走,可我下不了那个狠心。”
记者采访结束前,陈女士提出唯一的请求:“我不求别的,只希望有人能帮我,把这个孩子拉回来……不然,我怕真的哪天撑不住了,就什么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