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90年,飞行员王宝玉驾机叛逃之后,苏联人蒙上他的眼睛,要把他送到美国,王宝玉

1990年,飞行员王宝玉驾机叛逃之后,苏联人蒙上他的眼睛,要把他送到美国,王宝玉欣然答应,可当他再次睁眼之后,却发现自己面前竟然全都是中国人。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王宝玉的故事始于蓝天梦想的初心,1962年生于青岛的他,18岁考入空军航校,凭着过硬技术成为歼-6战机飞行员。 但光环之下,性格缺陷埋下祸根:他孤僻多疑,与战友格格不入,总觉遭人排挤。当同期战友陆续提干,唯独他原地踏步,怨气如野草疯长。 家庭矛盾更是雪上加霜,妻子随军后工作安置遇阻,每日抱怨他“没出息”,甚至讥讽:“别人升官发财,你连老婆都养不好!” 部队领导虽特批其妻调入师部驻地,王宝玉却疑心妻子独居会“红杏出墙”,执意要求调至营区门口。遭批评后,他认定组织刻意打压自己。 1989年青岛疗养成转折点,正值社会自由化思潮涌动,王宝玉偷听西方广播,被“民主天堂”宣传洗脑。回部队后,他忽然沉默寡言,主动加练飞行。领导以为他思想进步,解除重点监控。 殊不知,他正用训练机会测绘航线,甚至研究苏军机场坐标——连手表递给战友的“玩笑”,都是精心设计的告别信号。 1990年8月25日午间,王宝玉驾歼-6升空。编队抵达训练空域时,他突然俯冲至百米低空,关应答机直扑苏联。凭借高超技术,他躲过雷达潜入苏联领空。 原定降落的乌格洛沃耶机场竟在维修,燃油警报声中,他狼狈转降海参崴军用机场。舱盖打开时,迎接他的不是鲜花,而是苏军震惊的脸,对方半小时后才反应过来:自家防空网被中国战机捅穿了! 更讽刺的是,王宝玉用苦练的俄语高喊“我要去美国”时,苏军军官像看怪物般瞪着他。此时苏联刚因“红场飞机事件”整顿过防空,王宝玉的闯入又揭伤疤,多名军官当场被问责。 而彼时中苏已结束三十年对抗,戈尔巴乔夫刚访华续约,苏联岂会为一个叛徒得罪中国? 叛逃次日,苏联外长急赴哈尔滨谈判。中方强硬施压:“人和战机,少一样就是战争行为!”苏方爽快签引渡协议,却对王宝玉演了场戏:“美国太远,先送你去安全屋。” 蒙眼押送的车上,王宝玉还幻想自由女神像,直到舱门打开听见乡音,我方外交官冷笑:“回家了,叛徒同志。” 那架被他视为“投名状”的歼-6,同样戏剧性归国。苏军发现其减速板损坏无法复飞,我军飞行员冒险驾机,靠着过硬技术惊险带回。 而王宝玉的结局早已注定:军事法庭以叛国罪判其死刑,缓刑两年后改无期,余生牢狱中忏悔。 王宝玉的悲剧,是个人欲念撞上国家意志的粉碎:部队疏导机制缺失,任由抱怨发酵成叛国;中苏破冰期,他的“利用价值”不及一架战机;此事促空军改革,心理筛查与爱国教育成飞行员必修课。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网《建国后最后一起驾机叛逃:让前苏联大吃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