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的奴仆们分为两大类,家生子和外头买来的。
其中家生子又可以细分为贾家原有的仆人以及他们生下后没有被放出去的子女。外头买来的又分为卖了死契和卖了活契。死契就是终身买断。活契就是二者协商了在贾家的工作时间,到期后按约定离开贾府。

贾家对外面买来的奴仆相要比家生子更优待,简单说就是待遇更好处罚更轻。活契不必说了,由于贾家是慈善人家,活契也有机会被赎身,甚至有免除赎金的可能。
周瑞儿子在王熙凤生日宴的时候醉酒犯下大错,王熙凤要撵他。赖嬷嬷过来求情:他又不是我们(贾)家家生子,是太太陪房过来的。
但家生子有机会进入贾家核心权力,主持重要事务。外头来的就很难有这个机会了,一般只能做点简单活计,擦桌子洗衣服送东西伺候主子。贾家内部管理岗,就很难让外头来的奴役参与。
比如贾母手下第一秘,鸳鸯,就是家生子。父母在南京看房子,哥嫂在贾家干活,鸳鸯在贾母身边伺候。一家人生是贾家的人,死也是贾家的鬼。
迎春的贴身奴婢司棋,是邢夫人带来的陪房,王善保的外孙女。这关系看起来有点绕。但也可以看出来,到了司棋这一代,也已经是全家都在贾家伺候,都是贾家的下人。
惜春的丫鬟入画,自己伺候小姐,哥哥伺候宁国府贾珍。因为怕得来的好东西被叔叔婶子昧下,所以悄悄送给妹妹保管。显然这未出场的叔叔婶子应该也在贾家伺候,倘若在外面,哥哥放自己箱子里就好了。不必担心被叔叔婶子拿走。
王熙凤房里的平儿,是父母双亡,只剩一个孤身。很明显,她虽然不是贾家家生子,胜似贾家家生子。因为没有机会也没有家人帮她赎身。
林黛玉身边的紫鹃,不必说了,正是因为她是家生子,才发愁万一林黛玉嫁出贾府,自己如果要陪嫁过去,就要和家人分开。如果不做陪嫁,又舍不得和林黛玉分开。
贾宝玉身边的晴雯,这位和平儿一样,不是家生子,胜似家生子。早就忘记了家乡父母,好容易想起来一个远方表哥,也是一并收进贾家伺候了。

很多人读《红楼梦》,看到贾家给丫鬟们发月钱,可能会以为古代的丫鬟们都有工资。
其实未必!
贾家给丫鬟们发月钱,当然是因为他们家壕,有钱。更重要的是他们要立一个慈善人家的名声,给子孙后代为官做宰以及在世间立身铺路。
在古代,慈善人家这个招牌还是比较硬的。一个县里要是有这么一户慈善人家,知县嘴要笑歪了,赶紧上表请功,这都是我教化有功啊。现代也一样,市里出了一个捐款大户,大慈善家,官员们也得捧起来。在朝廷里,慈善人家子弟入仕,也比没有这个招牌的升迁更容易。
当然,后来这个招牌被王夫人接二连三害死丫鬟砸了个稀碎。
古代那些仆役们其实并不像现代人想象的那样,都是因为家里吃不上饭不得已卖身。有些确实是,还有些是为了躲避朝廷赋税徭役的。古代各种苛捐杂税比较多,老百姓负担比较重。农闲还要自备干粮劳动力去给朝廷干活。苦一苦百姓,骂名我来担的赵贞吉毕竟比海瑞多。有时候做老百姓做良人饿死的几率大于给大户人家做奴仆,就会有人选择投身为奴。
总之,月钱在古代并不是必须的,给不给下人们月钱主要看主人家的实力和意愿。

那么这些下人靠什么生活呢?
一般如果在主子家有一份差事,主人家就会包饭。然后差事做得好,主人家就会有赏钱。如果碰上有客人或者给旁人送东西,也有非常大的几率得到赏银。
比如《红楼梦》里佳惠给林黛玉送茶叶,林黛玉随手就抓了一把给她。喜得小丫鬟美滋滋找林小红帮她保管。
佳蕙听了跑进来,就坐在床上,笑道:“我好造化!才刚在院子里洗东西,宝玉叫往林姑娘那里送茶叶, 花大姐姐交给我送去.可巧老太太那里给林姑娘送钱来,正分给他们的丫头们呢.见我去了,林姑娘就抓了两把给我,也不知多少.你替我收着。”便把手帕子打开,把钱倒了出来,红玉替他一五一十的数了收起.
贾芸送白海棠给贾宝玉,袭人就封了六钱银子给抬花的小子做赏钱。婆子们来传话,也得了三百钱。
袭人听说便命他们摆好,让他们在下房里坐了,自己走到自己房内秤了六钱银子封好,又拿了三百钱走来,都递与那两个婆子道:“这银子赏那抬花来的小子们,这钱你们打酒吃罢。”
《金瓶梅》里吴月娘在乔大户家吃饭,一道菜赏一钱银子。好吧第一道菜,赏了二钱。
上了汤饭,厨役上来献了头一道水晶鹅,月娘赏了二钱银子;第二道是顿烂烤蹄儿,月娘又赏了一钱银子;第三道献烧鸭,月娘又赏了一钱银子。
也因为如此,那些有钱主子们就很得下人们喜欢,没钱打赏的主子就很难得到下人们高兴。邢岫烟你坐下,没说你。
另外还有些下人也有机会吃回扣。经典如《红楼梦》里的茯苓霜,主子们还没动,下人们先分两筐。《金瓶梅》里有人求书童办事,书童收二十两,花一两银办事。
《红楼梦》里晴雯说小丫鬟们遇到放月钱分果子们就跑在前面。尤氏的丫鬟说婆子们打听了有梯己信儿或者上面赏了管家奶奶的东西就争着去送。这是真的。
毕竟什么都是虚的,实实在在能拿到手的银子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