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来债市经历了一波调整,有的小伙伴发现自己手里有的债基已经亏损,不知道怎么回事,债券市场还值得投资吗?
先说结论:当下的利率波动有限,同时,经济预期未发生趋势性变化、央行呵护资金面意图明显。需求端,“资产荒”的现状尚未改变,对债市依然有支撑。然而,债券市场表现已经出现分化。信用债深度调整,利率债稳中有升。我们在资产配置中,可以更多关注稳健的利率债产品。
第一,利率债VS信用债,如何区分?利率债由政府信用背书的,体现的是国家信用,因此被认为信用风险很低,主要是国债、地方政府债券、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简称政金债,也就是进出口银行、农发行、国开行发行的债)等等。
信用债的发行方为法人企业,又可以细分为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债、非金融机构发行的公司债、企业债等。因为企业资质不同,信用风险也会有差异。一般而言,企业发行的债券收益率是会高于国债,两者之差为信用利差。信用债收益率=无风险利率+信用利差+流动性利差等。
总而言之,利率债的风险较低,因为它们主要由政府或政府机构发行,具有国家信用作为背书。而信用债虽然收益率较高;但相应的风险也较高,因为它们的发行主体是法人企业或其他金融机构,受到企业本身信用资质的影响。
第二,债市缘何分化?近期债市内部不同品种表现出现分化。8月以来,截至2024-08-28,中债-国债财富总指数上涨0.16%,同期中债-信用债财富总指数下跌0.15%。体现在持有体验上的特点为:信用债基金和相关理财产品表现弱于纯利率债的产品。
一方面,近期信用债的调整是对前期走势错位的修正。7月初,在反复提示风险的背景下,利率债出现调整。全市场成交活跃度的急剧下滑或是主要诱因,买盘的缺失使得成交原本便不活跃的信用债承受了更重的流动性压力,部分投资者出于避险情绪,进行了抢跑加点抛售。另一方面,信用利差此前已压缩至历史极致时刻,对任何边际变动敏感。今年以来,在“资产荒”的推动下,信用利差持续被压缩。信用债与国债等价差已经非常小了,能够提供的利差保护也比较微薄。如此情况,对于潜在的变动敏感度进一步提高。除此之外,政府债发行提速,资金面阶段性边际收紧。进入8月后,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发行明显提速。截至8月26日,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净融资额达到1.73万亿。当极低的信用利差碰上资金面边际收紧时,基于流动性溢价视角,信用利差走阔是件自然的事。第三,为何不选择更稳健的政策性金融债?政策性金融债由政策性银行发行,具有极高的信用评级和稳定的票息收益,因此被誉为“准国债”,属于利率债的一种。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紧密跟踪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指数,主要投资于剩余期限在7至10年的品种。
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ETF有三点核心优势:
其一,由政策性银行发行,并由中央财政担保,信用风险极低,几乎无需担心违约风险,是债券市场中的“安全港”。
其二,具有较高的票息,提供稳定的收益,尤其受到风险厌恶型投资者的青睐。
其三,主要投资于7-10年期的政策性金融债券,较长的久期使其对利率变动更加敏感。在利率下降的环境中,债券价格上涨空间较大,为投资者提供更高的资本利得。
我认为,在增量政策落地前,债市可能将延续窄幅震荡行情。但一时的波动并不影响债市的“稳定内核”;也不必纠结于什么时候选择加入“收蛋大军”这个问题,拉长时间终归是向上的,从这个角度看短期的波动反而是很好的加仓时机。而众多债券产品中,我个人最看好中债7-10年政策性金融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