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历史上,曾经有个非常著名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它产生在20世纪3年代初,它既不是一个团体,也不是一个派别,而是对一个特定人群的称呼。
历史上“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的故事流传甚广,据说这二十九个人是当时中国最“正宗”的马克思主义者,当然这种说法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首先要了解“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的故事,就必须从中山大学的学习生活开始。
上世纪20年代,中山大学可谓是中国革命精英的荟萃之地。为确保中国革命的胜利,苏联政府不仅在政治上给予中国学生优待,还在生活上给予了特殊照顾。中国学生不仅每天可以吃到特供的白面包、肉类、牛油、香肠等,还可以住豪华公馆。要知道,当时的苏联还不富裕,连普通人民都以黑面包度日,这样的生活不可谓不富裕了。
可就在这样优渥的条件下,中国学员却与校方产生了矛盾和争执。一是由于当时中山大学的领导官僚习气太重,他们听不得一点反对意见,对反对者动辄加以批评。二是苏联国内特殊的政治环境,当时正值“托洛茨基主义”肆虐,这种思想也逐渐波及高等学府。
由于学校在处理“江浙同乡会”和“批评托派”的过程中作风粗暴,引起了一大批留苏学生的反弹。在这种背景下,1929年暑假,留苏学生在黑海疗养院展开了一场大辩论。争论焦点主要围绕是支持校内支部局还是支持驻共产国际中共代表团?而不管支持哪一边,也都关系着中国大革命的失败与否。
1929年10月,中山大学支部召开师生例行大会,会议主要围绕上述焦点激烈辩论。大会开始后,以王明、博古等人为代表的学生拥护校支部局,但遭到多数学生的反对。在十天大会上,各派人士接连上台发表意见,相互攻击,甚至闹到武力镇压的境况。
支部局认为自己执行了“百分百的布尔什维克”路线,而广大的团员则认为支部局问题很大,不仅有官僚问题,还有贪污问题。后来据亲历者回忆,以王明等人为首的支部局想打倒中共代表团,特别是瞿秋白、邓中夏这些领导人。
由于意见分歧很大,学校只好投票表决。大会最后一天上午,校支部局向大会提交解散团支部局的提案,五百多名学生大多都投了反对票,只有二十九个人举手赞成,而这二十九个人事后被称为“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当然这种说法带有轻蔑的意思,即所谓“真正的革命者”。
关于这“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的成员,现在比较通行的说法是盛岳的说法。他们分别是:陈绍禹(王明)、秦邦宪(博古)、张闻天(洛甫)、王稼祥、盛忠亮、沈泽民、陈昌浩、张琴秋、何子述、何克全(凯丰)、杨尚昆、夏曦、孟庆树、王保礼、王盛荣、王云程、朱阿根、朱自舜、孙济民、杜作祥、宋潘民、陈原杰、李竹声、李元杰、汪盛荻、萧特甫、殷鉴、袁家镛、徐以新。其中的徐以新因为年纪小,态度也不坚定,而且还是个团员,所以被称为“半个”。
后来,随着国际革命形势的变化,王明借助共产国际主席米夫之力,在中山大学内公然清党,将反对支部局的学生残酷镇压。期间,很多中国留学生遭到诬陷迫害,有的甚至暗中被害。
相较于被迫害的那些中国留学生,所谓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回国后,随着形势的变化,其个人命运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在革命斗争中,有的人英勇牺牲,有的人当了叛徒,还有人站在了王明的对立面,有的默默无闻消失在历史长河只留下姓名,谁能想到当初以“革命者”自居的盛忠亮最后会叛变呢?这大概就是历史的残酷性吧!
历史给人们开了个玩笑,当初以讽刺说法提出的“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后来竟成为王明之流标榜自己的代名词。这也印证了一个道理,历史表象之下的苦难辉煌,在于明悟真理的纯真!
本博主整理了网上能收集到的部分成员相片,以供网友交流。
陈绍禹(1904—1974)
秦邦宪(1907—1946)
张闻天(1900—1976)
王稼祥(1906—1974)
盛忠亮(1907—2007)
沈泽民(1900—1933)
陈昌浩(1906—1967)
张琴秋(1904—1968)
何克全(1906—1955)
杨尚昆(1907—1998)
夏 曦(1901—1936)
孟庆树(1910—1983)
王盛荣(1907—2006)
王云程(1905—1969)
陈原道(1902—1933)
李竹声(1903—1973)
殷 鉴(1904—1937)
袁家镛(1905—1991)
徐以新(1911—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