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盐澉浦镇,凭一道红烧羊肉捧红的小镇,上海人专程开车来吃

妮妮玩转美食 2024-12-23 22:14:57

苏东坡曾赞颂海盐羊肉:“世间千般美事,无非饮酒;天下至味佳肴,羊肉为首。”这句赞誉正是对浙江海盐澉浦镇的羊肉的最高评价。

浙江海盐澉浦镇位于沪杭公路旁,因一碗红烧羊肉名声远扬,许多过路的旅客都会在澉浦稍作停留,只为一尝那闻名遐迩的澉浦羊肉。

上世纪三十年代,澉浦镇的羊肉已经声名远播至上海。

澉浦人制作羊肉的技艺源远流长,羊肉在当地的宴席上占据着重要位置,如佛诞、婚礼、寿宴或满月酒等重要场合,讲究的人家甚至会为此宰杀一头羯羊。羯羊肉以其香嫩可口而备受喜爱。

每逢秋季,澉浦镇便热闹非凡。

清晨四五点,人们便开始了早烧生活,即享用荤烧,一碗红烧羊肉搭配烧酒,为一天带来温暖。当地人深知羊肉是秋冬滋补的佳品,因此那些简朴的街头小店总是座无虚席,食客们大多喜欢搭配烧酒,通常一二两足矣,再配上半斤左右的红烧羊肉,边饮边聊,享受生活。羊肉专卖店还兼营面条,顾客可根据需要随时点用。食客们常常将剩余的羊肉汁倒入面条中,吃得一干二净。

羊肉店的装潢大多简朴。方形木板桌和长条凳构成了就餐区,而装有羊肉的大铁锅则以文火慢炖,锅中羊肉发出“勃刺勃刺”的声音,冒着热气。澉浦羊肉选用的是湖羊,这是一种在南方太湖流域生长的绵羊,也被称为吴羊或胡羊。湖羊的祖先是蒙古羊,迁入太湖地区已有1600年的历史。

尽管湖羊的祖先来自北方,但经过长期的驯化,湖羊与北方绵羊在外貌上有了明显的差异。湖羊无角,鼻梁隆起,耳朵下垂,体长肢高,背腰平直,毛色洁白,生长快,成熟早,四季发情,多胎率高。成年羊每年春秋两季剪毛用于制作毡物。据清康熙《湖录》记载:“吴羊头身相等而毛短,土人二岁而剪其毛,以为毡物,谓之绵羊。”

澉浦羊肉的烹饪方式主要有两种:红烧和白切。其独特的风味来源于灶具和羊肉的品质。最佳的烹饪方式是使用农村的土柴灶和大铁锅,以木柴烧煮。红烧羊肉以羊前腿肉为最佳,后腿肉次之,腰窝肉稍逊。将羊肉切块后洗净,放入清水锅中,水开后不断撇去浮沫,直至干净,然后加入黄酒、生姜、酱油,也可加入几枚红枣或萝卜以去膻味。烹饪时不盖锅盖,用猛火煮沸,据说这样煮出的羊肉不会有膻味。稍熟后去除红枣或萝卜,用文火长时间煨煮至羊肉能被筷子轻易穿透,然后加入红酱油(最好不放盐),继续用文火焖煮至羊肉极酥软,最后加入红糖使卤汁收浓,撒上蒜叶末即可上桌。澉浦羊肉的甜味是其特色之一,但可能有些地方的人不太习惯甜味的羊肉。吃完羊肉后,汤汁还可以用来拌面。

另一道澉浦特色美食是羊肉芋艿,这道菜是用大块羊肉和整只红梗芋艿,加入黄酒、酱油、红糖等调料煮制而成。吃起来肉质酥软,芋艿糯软,咸甜适中。这道菜的原创者据说是元代著名戏曲家杨梓。他根据“鲜”字的寓意,将咸鱼切片夹入羊肉中煮烧,尝后发现别有风味,逐渐流传至今,成为澉浦美食之一。

澉浦镇隶属于浙江嘉兴海盐县,每年秋季,嘉兴都会举办南北湖羊肉节,标志着一年中吃澉浦羊肉最隆重的季节的到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