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隐性虐待》:习惯了他人的闲言碎语,便进入隐性虐待的深渊

鸵鸟心理 2020-07-28 14:59:58

《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三次公演结束,被淘汰后的孟佳在走出楼门口的一刹那,才又如释重负般变回了那个自信的女孩。从第二次公演担任队长开始,她就陷入了被动。选不到自己喜欢的歌曲,出场顺序也一直被其他组更换,巨大的压力和极度焦虑,让她的自信心逐渐减少。到了第三次公演前,她已经不断散发出“我要输”的感觉。而在后面的节目中,她也不断在强调自己人气不够,仿佛自己成了观众眼中那个不太优秀的人。

当一系列负向经历降临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会让他们陷入对自己的怀疑,直到用一些事实去印证结论——我真的不行。这是我们看到明星们因为自身的压力所造成的失败,而在生活中,我们也能找到类似的例子。

例如,我们认真地工作,努力地作出上级想要的方案,给出让对方满意的工作结果。

但是,上级似乎永远不满意,在工作时间内把活儿干完了按时下班,他说你没有集体意识,大家都加班你为什么先走;你和大家一起加班,他说你工作效率低;你作出一个方案,所有人都赞不绝口,他告诉你,PPT做得很差;你把PPT做得更出色,他告诉你,花里胡哨的东西没什么内涵。

总之,他向你传递的核心思想就是:你是个辣鸡。最开始,你还在思考自己的不足,或是与领导争辩。但当这种事情越来越多时,你就会“发现”领导指出你工作中、你身上的那些问题,居然都是有道理的。

最后你发现,自己还真的是个辣鸡。

以上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在《治愈隐性虐待》这本书里,被定义为隐性虐待,也就是心理虐待。除了工作关系之外,在原生家庭、伴侣关系、朋友关系等等之间,都会存在心理虐待。相对于身体上的虐待,心理虐待更为隐蔽,所以我们非常容易陷得很深却不自知。

《治愈隐性虐待》这本书,就从心理虐待这个非常隐蔽但十分常见的事件出发,帮助我们走出这些隐性的虐待困境。

这本书的作者是香农·托马斯,一位来自美国的畅销书作者,持证临床社工导师。她在德克萨斯州拥有私人职业咨询机构,并担任首席咨询师,屡获殊荣。在这本书中,她从自己作为咨询师的专业经验谈起了她定义为的“隐性虐待”:这种虐待不会在受害者的身体上留下痕迹,而是在灵魂上留下烙印。

《治愈隐性虐待》思路很清晰,正文一共只有两部分。第一部分,用三章介绍了心理虐待的基础要素;第二部分,将心理虐待的治愈,分成六个章节,循序渐进。最后还有练习指导,有意愿和精力的话,可以随时翻出书去做。比心理虐待更糟糕的,是一个人已经习惯于被虐待

先解释一下”幸存者“这个字眼,这是在书中,作者对心理虐待受害者的称呼,这其中包含了继续下去、坚持不懈和保持功能性等含义。在文章的一开头,作者就在用词上体现出了满满的人本主义色彩。

这本书的一个亮点,就是没有一味谴责施虐者,而是从施虐者和幸存者身上共同寻找产生心理虐待的原因。在第三章中,就提到了幸存的共同性格特征。

1、适应力强是幸存者的积极性格特征之一,却容易让自己陷入遭受心理虐待的困境。

在遭受心理虐待之前,幸存者在他人眼中是容易相处的、对待挫折积极乐观并且是内心阳光的人。所以当他们遭受来自他人的压力、指责、嘲讽谩骂时,通常靠着良好的性格品质自我调节。但是当这些负面压力越来越大时,他们的情绪就在慢慢积攒,可能走向崩溃。

如果不对这些负面情绪以及自己的性格做管理,那么这些积极的品质和自己的隐忍,只能是被施虐者利用。

我们可以结合工作中的例子来理解:有一些领导非常擅长在小事上持续吹毛求疵,任何一个小的错误或是疏忽,都会放大、扭曲、“升华”。

我有一位朋友就遇到了这样一个上级,午饭时间她在部门群里面随口问了句有没有人喝奶茶,一起订外卖。结果她上级就把她叫到一边,告诉她这样做是非常不妥当的,公司不是自己家,这样太随便了诸如此类。

工作时间,她到其他同事工位上沟通工作,因为问题比较多所以沟通时间长了一点,结果这位上级就在办公室里大声喊她赶紧回到自己工位工作,还说她太没有时间观念、无视公司制度等等。

一开始,我这位朋友全靠自己调节情绪,毕竟领导说的有那么一丢丢道理。可时间长了,她发现自己的情绪开始不稳定,而且经常很失落,因为自己好像真的很差劲。

所以,适应性强虽然是好品质,但在恶劣的环境中,这种好品质反倒会起到一些负面作用。持续的遭受否定,接受心理虐待,又不断去适应,就会让自己的人格发生巨大的变化。施虐者也正是利用了幸存者这一点,才得寸进尺。

2、另一种帮倒忙的性格特质,是共情能力

共情本来是一种积极、美好的人格特质,他可以让自己对他人的境遇感同身受,但也同样是有利也有弊。作者认为,拥有高度共情能力的人,需要在保持高水平共情能力的同时,不影响自己的幸福。达到这种状态,最重要的是设立界限。

在走出自己被心理虐待带来的坏影响时,很多幸存者也会发现,自己拥有很好的共情能力,但就是这些优秀的品质被施虐者利用了。

施虐者往往会利用幸存者善于自我反思以及审视和批判自我的能力,不断指出那些莫须有的问题,让幸存者一点点走进被伤害的深渊。

从以上两点就可以看出来,任何事物都会有两面性,所以在生活中隐性虐待才会无处不在。所以我们要增加自我觉察能力,当有人让你感受到不舒服,或是情绪有明显变化时,就可以提高警惕,他是否在想方设法攻击你,让你成为隐性虐待的对象。

增加对隐性虐待的学习,是治愈隐性虐待的重要步骤

这本书的第二部分,将隐性虐待的康复之旅分成了六个步骤,分别是:

绝望——从幸存者开始困惑自己为什么会被他人进行心理虐待,到这种虐待需要立刻使用医学手段干预,这两种极端的情况之间,都会出现绝望的情况;

学习——了解和心理虐待相关的概念;

清醒——学习了施虐者伤害自己的特定方式之后,幸存者会清醒意识到问题所在;

界限——既然高度共情要建立在明确的界限之上,那么这部分就教会大家如何建立心理界限;

恢复——恢复自己的正常生活;

维持——体验健康的人际关系,让自己比之前更容易识别出心理虐待。

在“学习”这一章中,作者列举了一些常见但隐蔽的心理虐待的施虐手法,对于想要从心理虐待中走出来的人是很重要的。

在这里分享书中提到的,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法——恶意宣传

一个重要的会议之前,你的同事和你说,他把一份开会要用的文件落在了你的办公桌上,可是你并没有看到那份文件。于是你为了找到文件,翻箱倒柜了半天还是没有找到。当你非常紧张地走进会议室时,你同事却手拿着那份文件。

当你问到他,为什么会把文件放在你的桌子上的时候,他却表示他从来没有这样说过。于是,会议室里的领导们,纷纷向你投来有内涵的目光,并且关心你的记忆是不是出现了问题。

当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你在其他人眼中的形象就会越来越差,自己也会逐渐地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不够好,对方的目的就达到了。

除此之外,书中还列举了煤气灯操控、飞猴、自恋攻击、间歇性强化等施虐方法,对于理解心理虐待的产生原因和过程都很有帮助。想要解决心理虐待带来的影响,那么“学习”这章一定要仔细研读,会对你有很大帮助。

总结

在我看来,《治愈隐性虐待》是一本较为稀少的书,虽然它所讨论的问题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但对读者充满关怀的语言,以及简单清晰的逻辑,会给陷入生活绝望的人很大的信心。

心理虐待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普遍,这本书也可以作为一本参考书,帮助我们改善生活质量和人际关系。

如果你正在遭受心理虐待,或是想要深入了解它,不妨买来读一读,还可以结合书后面的练习在实践中改变;如果你是一位咨询师,它也能够对你的咨询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希望所有深陷心理虐待的人,都能依靠自己的改变和成长,战胜困难,走出困境。

0 阅读:5
鸵鸟心理

鸵鸟心理

心理咨询师,心理学践行者,分享心理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