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石家庄多措并举夯实“三农”基本盘

掌中石家庄 2025-02-19 13:59:50

2月18日,位于赵县姚家庄村的光辉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姚风娟走进麦田仔细查看麦苗情况,“去年,我们合作社种植的小麦产量就很可观。前不久,农技专家给我们提供了田间指导,相信今年也是一个丰收年。”

一直以来,石家庄市坚决扛起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开“粮”方、施“粮”策,紧紧端牢“中国饭碗”,坚决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为农业大市,2024年,全市粮食总产达到44亿公斤,实现“二十一连丰”。

新年开新局,实干谋新篇。今年,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紧密结合实际,找准突破口、聚焦发力点,切实做好“三农”各项工作,多措并举夯实“三农”基本盘。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全市将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在增强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上持续用力。”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石家庄将在完成粮食生产任务、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等方面持续发力,确保全市农业稳产丰产。

在行唐县上方镇东井底村的浓意服装厂生产车间,缝纫机的“哒哒”声不绝于耳。今年57岁的脱贫户张金瑞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守着家门口就把钱挣了,家里啥活也不耽误,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生活越来越有盼头。”张金瑞告诉记者。

跑好帮扶衔接“接力赛”,石家庄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持续用力。按照“早、宽、简、实”总原则,切实提高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效能;积极实行“一业一策”,分类指导,精准扶持,促进持续发展扎实做好产业和就业帮扶;进一步调整优化现行帮扶政策和工作举措,着手建立过渡期后常态化帮扶体系。

记者来到赞皇县任家洞村酸枣种植示范园区,远远望去,成片的酸枣树正在茁壮生长。“种出的小酸枣可是我们的‘金豆子’!”任家洞村党支部书记翟立朋介绍,任家洞村采取“村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户”模式,发展产业项目,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村民收入。

产业兴则乡村兴。石家庄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坚持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全市将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产业园区等平台载体,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围绕粮油、蔬菜、果品、中药材、奶业和畜禽六大农业主导产业,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进一步强化就业服务和劳务协作,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让老百姓“钱袋子”越来越鼓。

天气转暖,草木渐绿。行走在鹿泉区上寨乡常河村,群山、村庄、田园、河流、道路相映成趣。“现在房前屋后都干净了,道路也平整畅通了,我们没事就喜欢坐在门前说说话。”“家家户户改造了厕所,使用起来方便又卫生。”村民们争先恐后地说着村里的大变化。

乡村振兴,向美而行。石家庄继续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抓手,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创建美丽庭院,整治村庄公共空间,改善村庄风貌。同时用好各类资金支持政策,集中力量办好一批村内道路、供水排水、寄递物流等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此外,石家庄还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加快改善乡村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加强村级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老年食堂等互助养老设施建设和运行管护。

来源:石家庄日报

记者:李坤晓

0 阅读:0
掌中石家庄

掌中石家庄

掌中石家庄官方帐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