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编辑:大核有料
近期,由英国政府主办、国际能源署支持的“国际能源安全峰会”即将在英国伦敦拉开帷幕,这场会议备受世界关注。
按照计划,4月24日到25日这两天,来自全球约60个国家的代表会聚集在伦敦兰开斯特宫,讨论能源安全、气候转型等这些大事。
但是,最近关于这次“国际能源安全峰会”传出的一些消息,却让人议论纷纷。
主办方邀请了75个国家,大约60个国家会出席峰会,其中不乏沙特、卡塔尔、阿联酋这些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出口大国,却把俄罗斯排除在外。
虽然主办方没有说明不请俄罗斯的理由,但这两年西方和俄罗斯在能源领域上的博弈一直没停过,这个行为其实也能理解。
让人没想到的是,中国作为全球清洁能源领域的“尖子生”,可能要因为日程安排问题缺席这次会议了,这让英国有点尴尬。
毕竟咱们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能上都是世界第一,少了中国,这个峰会的分量自然就打了折扣。
对于这次峰会,美国心里打着小算盘,想借机推销自家的油气资源,甚至阻碍全球能源转型的进程。
这场峰会还没开始,就已经暴露出不少问题,具体是哪些问题呢?
60国峰会背后的暗流涌动
英国作为主办方,按理来说应该平衡各方利益,这场峰会的“嘉宾名单”却暗藏玄机。
被邀请的国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沙特、阿联酋、尼日利亚这些石油天然气生产国,另一类是美国、欧盟成员国这些发达国家。
而那些真正深受气候危机影响的穷国,比如太平洋岛国、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却很少出现在名单上,环保组织的人就批评说,这哪是讨论气候转型的峰会,分明是化石燃料巨头的 “内部聚会”。
美国心里打着小算盘,这次峰会准备派去参会的人选耐人寻味。
特朗普今年年初刚上台,就签了行政令退出《巴黎协定》,冻结了所有清洁能源项目的资金,还宣布要优先开采国内的石油天然气,甚至想通过“能源紧急状态”扩大出口。
这次派到峰会上的官员,是出了名的 “气候怀疑论者”,任务很明确,说服各国继续依赖美国的油气,阻挠其他国家推进可再生能源计划。
他们可能会拿“能源安全”当借口,说风能太阳能不稳定,还是石油天然气靠谱,其实就是想让各国接着买美国的高价油气,维系他们的能源霸权。
中国方面是因为“日程冲突”,所以无法出席此次会议,外交部还没有就此事正式表态。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生产国,占全球产量的70%以上,风电设备出口量也稳居世界第一,在电动汽车电池领域更是领先全球,按理说,这样的峰会中国没理由不参加,但问题就出在美国身上。
过去几年,美国没少在清洁能源领域搞小动作,先是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加征关税,又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中企参与海外能源项目,现在还想在峰会上拉帮结派,打压中国的技术优势。
中国这次缺席峰会,也传递了一个信号:我们不陪你玩这种政治把戏。
西方专家策波拉?伯曼对此表态:“中国不来,对行业是个损失,但也说明他们不会屈服于美国的强硬手段。”
策波拉?伯曼此言不虚,中国在清洁能源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对世界的贡献是极大的,具体都有哪些呢?
中国在清洁能源方面成就和贡献
中国这些年在清洁能源上的投入和成就,其实早就成了全球能源转型的“发动机”。
2024 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每10度电里,就有4度是风电、光伏、水电这些清洁能源发的,比10年前翻了一番还多。
全国风电装机量超过4.4亿千瓦,相当于22个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光伏装机量6亿千瓦,每年发电够全英国用三年。
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成本降得飞快,10年前,光伏电价每度超过1块钱,现在降到3毛钱以下,和火电差不多,甚至更便宜,靠的就是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
国际合作方面,中国更是实实在在帮了不少国家。
埃塞俄比亚的阿达玛风电项目也是由中国企业承建的,解决了当地30%的用电需求。
中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帮巴西把亚马逊的水电送到 2000公里外的城市,这种技术全球没几个国家能做到。
过去10年,全球风电成本下降60%,光伏成本下降80%,其中一半以上的贡献来自中国,因为中国的产品又便宜又好,让很多发展中国家第一次用上了清洁能源。
中国不仅自己搞转型,还在帮全球降低减排成本,相比之下,美国和欧洲这几年说得多做得少。
美国承诺每年给发展中国家100亿美元气候资金,结果只兑现了一半,欧洲一边喊着“碳中和”,一边还在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甚至补贴本国的化石燃料企业。
结语
中国这次缺席峰会,并不是“耍脾气”,而是有底气的选择。
我们手里有技术、有产能、有经验,更有推动全球转型的诚意,没必要在一个被化石燃料利益集团和政治操弄的峰会上浪费时间。
参考:
1. 观察者网:英媒称中国将缺席英国能源峰会,“美国想夹带私货” 2025-04-17
2. 上观新闻:美国政治“自我纠错能力”系统性衰退 2025-04-18
3. 光明网:积极做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者和贡献者 2024-09-01
4.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外交部:中国将继续携手各方以绿色赋能发展、以蓝色助力合作 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