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汽车,关于安全的一些杞人忧天

小周的杂七杂八 2024-08-28 00:37:39

汽车已经很安全了。超过百年的汽车工业历史,哪些长期存在的品牌,对于如何造一台安全的车。应该很驾轻就熟了,而也很知道安全的底线在哪。哪些不知道的,或者装作不知道,大部分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现在的光景,主要是对于车来说,一下冒出来太多的新事物了。电动化、智能化。在销量优先诱惑下,在先活下去无奈下,在确实还是“过程中”的融合中。可能会在安全上有一些故意的、不故意的不足。

想到三点:

①:智能化以后新交互方式下的安全②:智能驾驶的自我约束与正确看待③:电动化后,如何融合进电池这个大物件④:网络安全一、时代不同了,车上都找不到实体按键了

还在不久前,汽车内部布满了各种按钮、旋钮和开关,每个功能都有其专属的物理控制装置。慢慢的,这些实体按键正越来少了。

智能化了,不来个极简风都不敢说自己是智能车。触屏、语音控制。新鲜、高端、科技、上档次。不是不好,很好。如果在提供增量体验的同时,让原来的交互不那么拧巴,甚至引发安全隐患就更好了。

比如:

哪些物理按键是必须保留了,因为紧急时刻要第一时间盲操有效哪些是可以即使去掉了物理按键,也能不需要将驾驶员的注意力调离前方就能完成操控哪些是不能够在不合适的时候出现的,哪些又是得在合适的时候出现的

原则→取舍→交互逻辑→然后才是智能呈现拼命点“智能”这个技能点的时候,得有个无形的手来抓住方向。不过,确实:

在科技感与易用性之间找个平衡点,是挺难的。

但是难,也得优先级最高的去做好。

二、接近标配的智驾,得正确看待和使用

某些要求是很对的。现阶段的智驾,确实仅仅只能做个助手。无论是能力上、法规上、社会伦理上,都还没有能够完全实现自动驾驶。

所以,粗鄙的以为:对车企来说,以终为始的走向全自动驾驶是没问题的。但是试错的事不能交给用户。交付给用户的,最好是一个个场景下:“扎实、好用、可靠、安全”的智能辅助。

如果优化的够好,可能用户会真的用了就回不去了。这,比宣传一些远大规划、全国都能开来说,会不会更实在一点。宣传上,能保守点,就保守点。

敢不敢,让用户用脚投票

对用户来说。不要想着靠智驾来解决一切,哪怕它看着很老司机。但是,只有自己能为自己的人生负全责啊。可以让它开,但永远保持监控和随时接管的姿态。

三、电池这个横闯进来的大物件

电池大到了会影响了整车的结构和总布置完全推到重来。因为:大、重、能量密度大、活性大、且控制困难所以,油改电确实很难造出好的电动车。

只能接受现实。要么融入车身变成 CTB要么融入底盘变成滑板底盘。

但是,本身多电芯成组再成包,在现有的化学特性下,基本避免不了热失效的可能。与其说在不自燃方面百尺竿头的化。不如在发生热失效后,能够让事故最小化。不冒烟、冒烟了不起火、起火了能够自己熄灭、不能熄灭不会瞬间扩散、扩展了不会发生不可预知的爆炸。

每多拱进一步,都可能是:

生死一瞬的区别

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能够改变的。

BMS 的算法怎么优化?监测怎么更能预先发现风险?阻燃隔热散热怎么做?四、数据是私人的,但是从来都不是私人仅有的

如果:车成为了除了家和工作室以外,最长时间长呆着的“第三空间”的话。除了手机和电脑外,最高频的智能终端的话。

那么:要想好用,车必须收集你的数据和习惯。要循环迭代,这些数据必然不会只存在车端。

其中谢姐,不知道太多。自己其实也不知道应该如何保护在车上的隐私。先用着吧。

手机,不都是这么用过来的吗?

汽车过去安全,现在摸索,未来依然会安全。

大概以上,知道的不多,求安全领域的大佬教育。

0 阅读:3

小周的杂七杂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