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长征三号乙火箭升空22秒撞山爆炸,6死57伤,原因令人痛心

雪月风花 2023-01-15 14:33:01

1996年2月15日,凌晨3点,这是让所有中国航天人最悲伤的日子,也是让他们最屈辱的日子。让他们悲伤的是,对全世界现场直播的火箭发射22秒即失败爆炸,造成搭载的美国卫星被毁,地面上6死57伤;让他们屈辱的是,火箭发射失败,带给他们的不只是心理阴影,还有许许多多普通人对他们的不理解、不宽容,就像一块巨大的石头,压得他们直不起腰,缓不过来劲。

火箭爆炸后的第十天,也就是1996年2月25日。

这天是星期日,好不容易才从爆炸中稍微缓过来点劲,在家里憋了好几天的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一位高级工程师,身穿有基地标志的工作服,前去附近的小镇上买鸡,打算改善一下生活。

谁知道当他挑好鸡准备过秤的时候,女摊主一把夺过他手中的鸡,说,你走吧,这鸡不卖给你!

别人都可以,为什么我就不能买了?这位高级工程师有点纳闷地嘀咕道。

你们拿着国家给的高薪,连西瓜的美国卫星都打不上去,还有脸吃鸡?这鸡卖给谁都不卖给你,你赶紧走吧,别影响我做生意!

女摊主的回答让他感到无地自容,出了事故,我们航天人,真的就这么让人不待见吗?工程师心里想着,但也只好默默地转身离去,背影是那么的寂寥与落寞。

还是25日这天,下午。基地工作人员去火车站,给一位从北京赶到西昌来分析事故原因的航天技术专家购买返京软卧车票。

让工作人员感到意外的是,售票员看了一眼他递过去的身份证和介绍信,二话不说就直接从售票窗口给扔了出来,还送出来一句话,不卖!

“你这是什么态度”?工作人员大怒质问道,“你们这些人,把中国脸都丢尽了,还想坐软卧?我就这态度,不卖给你们!”售票员也毫不示弱,一句话把这名工作人员想说出口的话给憋了回去。

虽然心里不高兴,但软卧票还得买,因为专家年纪也大了,需要照顾一下,没办法,工作人员只好直接给铁道部打电话说明情况,才拿到了一张软卧票,但他也没有投诉那名售票员,因为她说得不错。

我们将镜头重新拉回到1996年2月15日。

当天凌晨3点,是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的时间,除了我们自己的科研项目,火箭还搭载了一颗美国劳拉宇航公司为国际通信组织研制的708卫星。

2月15日,离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春节,只剩下了4天的时间,大家都想尽快顺利完成春节前的最后一次发射任务,一方面给国家和用户交上一个满意的答卷,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在基地工作了很久的科研人员尽早回家,和自己的亲人团聚,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所以,这段时间,所有和发射工作有的人员,都很忙,大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完成任务,回家过年!

一切准备就绪,火箭高高耸立在发射架上,时间也进入了倒计时,中央电视台也正在将火箭即将发射的画面向全世界进行直播。

基地的工作人员和电视机前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以及忐忑而又期待的心情,等待最后一秒的到来。

倒计时结束,点火命令发出,火箭随即腾空而起,向着地球同步轨道飞去。这一刻,是那么地激动人心,所有人,都为自己是这一刻历史的见证者而自豪骄傲。

但不一会儿,风云突变,原本飞行姿态正常的火箭,突然脱离了预定轨道,从直线向上变成了倾斜。随着火箭飞行高度的上升,倾斜的角度是越来越明显,在到达1850米后已经是横着在飞了,像一枚巨大的导弹,掠过西昌发射基地的天空,径直撞向了离基地大约1.8公里外的山头,整个过程只有22秒。

发射大厅里,还没有等屏幕前的人们做出反应,就只见一道耀眼的火光闪现,随即就是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火箭坠地爆炸。

被国内外寄予厚望的长征三号乙火箭,首次发射就失败了!

一时间,发射指挥大厅里,鸦雀无声,短暂得如同窒息般的沉默,在发射大厅里蔓延。电视机前的观众一声惊呼!

沉默与惊呼之余,则是人们无尽的惋惜与痛苦。再有1500秒,火箭就可以顺利进入轨道,这次发射任务也就圆满完成,大家都可以带着荣誉带着欢乐,回家过上一个好年。

但现在,这一切都在瞬间化为泡影。

事后检查地面损失情况,也让人心痛不已。

由于火箭飞行时间短,满载的燃料消耗有限,由此引发的爆炸达到了相当于55.6吨TNT炸药惊人威力,爆炸产生的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强烈的气浪瞬间冲垮了钢筋水泥构筑的建筑物。西昌卫星基地航天工程技术人员临时宿舍协作楼、宾馆及民房80余间被毁,6人当场死亡,57人受伤,包括一位高级工程师!

据说,当时正在家中收看电视转播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处处长倪海龙,目瞪口呆,下意识地念叨:“完了,完了完了!”

还是多年以后才知道,我的一个同学当时也参与了这次发射任务,因为有事,提前了一天离开了发射场,当时他就住在这个宿舍楼里,说起这个事情,现在还心有余悸,万幸之极。

火箭爆炸事故的发生,造成了重大的国际影响,本来一直向好的国际卫星发射业务,一下子就被断了。

在国内,这次的发射失败,也让中央电视台决定此后除了重大的航天发射任务,不再进行卫星发射直播。

除此之外,更是传出火箭坠入家属院,造成500人死亡的重大人员死亡传闻,民众对航天人的信任,也一下子跌入了低谷,就连买菜买票都遭人白眼。

虽然在火箭失事后的第四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就已经出面辟谣,这是一个假消息,但中国的航天发射事业遭到的沉重打击,让每一个航天人都感觉到,这就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身上,沉重无比。

而对此心里最难受的,莫过于长征三号乙火箭的总设计师龙乐豪。在发射前最后一次协调动员会上,他说了这样一句话,“这次任务,成功了了不得,不成功不得了。”

火箭发射失败,后果的确是不得了。

作为总设计师,火箭爆炸了,财产损失还在其次,那么多的人员伤亡,让他很难受。他知道自己难辞其咎,他不怕担责任,但他更想找出问题出在哪里,否则后面还会出现问题。

他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是设计错误?还是制造缺陷?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他必须尽快找到原因。

从火箭爆炸那一刻起,他就带着这些为什么,义无反顾地和大家一起,开始了查找问题根源,彻底消除发射隐患的工作中去了。

而作为总设计师的龙乐豪,也在那一夜之间白了头。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失败的原因还没有找到,长征三号甲火箭的发射也失败了。

1996年8月18日,依然是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准备利用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美国休斯公司设计制造的中星七号通信卫星。但发射结果,让中国航天再次陷入了舆论的漩涡,火箭起飞后不久,三级发动机二次点火发生故障,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失败。

短短六个月之内,接连两次发射失败,国际上那些大客户已经丧失了对中国火箭的信任,原来已经签署的发射合同,一个个地取消了。

原来与中国有着长达6年友好合作关系的休斯公司,也因此停止了与中国的合作,转而与日本签订了卫星发射合同。

要知道,当时美国的“大力神”火箭、“德尔塔”火箭和欧洲的“阿里安”火箭发射也接二连三地发生事故,美国更是在1986年1月28日发生了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在起飞73秒后解体,造成七名航天员全部遇难的重大失败。

中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获得了在国际卫星发射市场分得一杯羹的机会。1986年中国商业发射服务代表团到美国宣讲中国火箭,由于报价优惠,很快就得到了美国休斯公司的订单。

而中国航天也很争气,先是在1987年8月,成功地实现了搭载法国微重力实验装置的卫星发射,并顺利完成了回收任务。

第一次的成功,给了中国航天极大的信心和底气,接着于1990用“长征三号”成功发射了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通讯卫星,这也是中国航天使用长征三号进行的第一次国际商业发射服务。

现在休斯公司放弃了与中国航天的合作,而为发射承保的国际保险界,也基本上不再承保中国发射的卫星,就算愿意承保,也是对长征火箭的保险费率提出了种种苛刻的条件。

一时间,让中国航天在国际卫星发射市场彻底走向了低谷,中国航天发射业务,一片哀鸿之声。

怎么办?灰心丧气不可取,唯有破釜沉舟,励精图治,狠抓质量,才是打翻身仗的唯一途径。所有的航天人,都铆足了一股劲,发誓为自己正名,为中国航天人正名。

经过中美两国技术人员对长征三号乙火箭起飞到爆炸这22秒时间段火箭飞行数据的模拟分析与验证,终于找到了这次火箭失利的原因,竟然是一个三极管针脚虚焊引起的!

由于针脚虚焊,导致信号传输出错,使得惯性基准倾斜,火箭按错误的姿态信号进行姿态矫正,导致本应朝天而且的火箭掉头朝地面飞来,触地爆炸,星箭俱毁。

而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失败,原因也在于此!

对于这个问题,总设计师龙乐豪院士是这样解释的,他说,原因是一个元器件的制造工艺质量有缺陷,两个不同的金属焊在一块,焊接处的直径只有我们头发的几十分之一,因为有虚焊,火箭起飞之前三秒钟就已经有脱开的迹象,火箭一点火、一振动,很快这个导线,这个结点就开了,这就导致信号传输出现了致命的错误。

这个问题看起来虽小,但却导致长征系列火箭连续两次发射失败,而找到问题所在,是足足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和大大小小122次的试验才获得的。

不仅仅是这一个零件,比如在整改排查中,检查人员就发现,一些火箭使用的关键部件如阀门,在发生泄露送修后,维修部居然根本没有安排专人进行维修,只是盖了个维修完毕的印章就原封不动地交差了事!

这只是个比较典型的例子,类似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处理人员多达500多人次。

为此,中国航天人对火箭的设计与元器件的质量改进提出了256条技术改进措施,对每一个零部件都提出了严格的技术标准和要求,确保火箭发射万无一失。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也提出了《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强化科研生产管理的若干意见》(简称“72条”)以及《关于强化型号质量管理的若干要求》(简称“28条”),与此前一直在执行的“双五条归零标准”等一起,成为航天领域质量工作的指导和规范。

有了完备的管理与技术规范和严格的责任心,中国航天也有了脱胎换骨的面貌,而这就需要在国际卫星发射市场获得国际客户的认可。

1997年,在距离上次发射失败一年多后,我们获得了整改后的第一个国际订单,就是来自菲律宾的马布海 1 号通信及电视中继卫星发射任务。

这次发射合同的获得并不容易。

因为此前发射的失败,让国际卫星市场对中国火箭的信心大打折扣,想要重新建立这种信心,改变国际社会对中国火箭的看法,难度可想而知在。

在得知菲律宾方面准备在国际市场上寻找合适的卫星发射方的时候,中国谈判代表团主动联系了菲律宾方面。

谈判是艰苦的,首先是要尽力说服菲律宾方面,建立对中国火箭技术的信任。中国方面不厌其烦地一次又一次地与菲律宾方面会谈,对菲律宾方面提出的各种问题都一一作答。最终,凭借技术与价格方面的实力,中国方面如愿以偿地从众多争夺者中拿下了这个订单。

来之不易的订单,既是对中国航天再出发的鼓励,更是给中国航天的巨大压力。这次发射,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了。成功了,皆大欢喜,中国航天能够再次证明自己的实力;失败了,以后,恐怕就不用想了。

拿到订单还不算完,中国航天还以极大的诚意和技术实力,成功地为这次卫星发射任务找到了承保保险公司。

一切准备就绪,发射的时刻终于来了。

1997年8月20日,长征三号乙火箭第二次被立在了发射场上,这次它要向世界证明自己行!

凌晨1点50分,随着总指挥的一声令下,长征三号乙火箭搭载着菲律宾卫星,在万众瞩目中,点火升空。

此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两眼紧紧地盯着发射大厅的大屏幕,眼睛一眨不眨,生怕错过火箭飞行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30分钟后,火箭顺利地把马布海 1 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成功了!

这一刻,所有的航天人,心里那块压抑已久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今天,他们可以扬眉吐气了!

有了这次的成功,中国航天接下来喜事连连。

1997年10月17日,长征三号乙火箭再立新功,把亚太二号R卫星成功送入了预定轨道。

中国航天终于迎来了连续15年实现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的辉煌成绩。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如今的中国航天,正在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和精益求精的管理与技术,向着更高、更快、更安全的未来迈进。

1 阅读:144
雪月风花

雪月风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