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俄国那场轰轰烈烈的十月革命,就像一颗震撼的炸弹,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思想。这让那些一直寻求国家出路的有识之士,终于找到了一条既新颖又充满希望的救国之路。
由于共产主义思想是从国外引进的,中国在探索革命道路、开展早期革命活动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共产国际派来的专家来指导和引领。我们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着石头过河,这些顾问就像是我们的灯塔,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1921年那会儿,中共一大开会,大家都知道有“十三代表”,但其实还有俩人也参加了。一个是荷兰的马林,另一个是俄国的尼克尔斯基,他俩都是共产国际派过来的代表。
外国朋友的助力,让中国共产党在一段时间内飞快进步和发展起来。但形势一直在变,那些只会硬背马克思理论,却不考虑实际情况的顾问,慢慢就成了革命队伍的绊脚石,给大伙儿添了不少乱子。
李德算是个典型例子,虽然他一个人走完了长征全程,这在西方人里独一份,但这并不能掩盖他和博古在长征刚开始那会儿犯下的指挥错误,给红军带来了很大的伤害。
1939年那会儿,李德接到共产国际的任务,就从延安回了莫斯科。但他把老婆孩子留在了中国,之后竟然再也没见过。那他们后来到底咋样了呢?
【理想美好,现实残酷】
尽管到现在都有人指责他,但李德对中国革命的帮助之心是实实在在的,没法说他是假的。问题就是在于他能力不够,结果往往是出于好意却把事情搞砸了。
李德这个人背景挺复杂,他本名叫奥托·布劳恩,是个苏联籍的德国共产党员。后来,共产国际安排他到中国来执行任务。
1900年,李德在德国的慕尼黑呱呱坠地。一战那会儿,他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说来也巧,马克思也是德国人,所以说,李德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那可是地地道道的。
不过,在欧洲这地方,资本主义老早就扎了深根,红色组织一冒出来,立马就被盯上,管得死死的。就拿李德来说吧,1926年那会儿,他就被政府给抓了,扔进了大牢里。
在牢里,李德心里始终记挂着他的信念,总想找机会反抗和表达不满。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的努力,在组织的周密策划下,李德和狱中的同志们相互配合,终于顺利逃出监狱,前往了苏联。
那时候的苏联,遵循着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整个社会都显得和谐稳定。李德亲眼目睹了苏联那繁荣兴旺的场景,这让他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变得更加坚定不移。
李德全心投入工作,他下了一番苦功,最后顺利考上了伏龙芝军事学院。1932年,李德刚毕业,就被安排到上海去搞情报工作了。
那时候,共产国际和咱们中央苏区关系铁得很,经常一块儿商量政治、军事上的大事儿。就这样,李德跟博古他们几个也慢慢熟络起来了。
一年后,国民党反动派不停地加强对我们的“围追堵截”,形势越来越紧张。所以,上海那儿的中共临时中央就打算搬到中央苏区去,这样指挥打仗也方便多了。
博古呢,他是临时中央的领头人,说到底就是个读书人。让他讲讲书本上的理论,那没问题,很轻松。但要说到指挥军队打仗,博古自己心里头都没底,完全没自信。
不过,作为领导,他得在大家面前撑住场面,不能显得胆小。于是,为了掩饰这一点,也为了给自己壮壮胆,他给共产国际打了报告,请求让李德跟着他去苏区,当临时中央的军事指导。
李德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目的很纯粹,就是想实心实意地帮咱们中国闹革命。因此,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邀请。可等他真的踏进苏区那一刻,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地震惊了。
士兵们手里家伙什儿不全,一个个瘦得皮包骨,说话南腔北调的,这和李德心里那轰轰烈烈革命的模样压根儿对不上号。
但他没被吓倒,反而心里更加坚定了要拯救世人的念头。这股不知从哪儿来的自信,不光让他走上了坎坷的路,还意外地让两个姑娘受了伤。
【两任妻子,待遇不同】
博古为了把李德留下来,早就计划周详了。他特地在梅坑挑了个宽敞地方,然后派人过去大干了一场,建起了一座一百多平米的大屋,专门给李德住。
李德住的是一栋超大的“豪宅”,而且他过的日子也相当滋润。战士们自己省吃俭用,却总不忘给他准备丰盛的饭菜,像鸡鸭鱼蛋这些好东西,从来都没断过。有时候战场上缴获的香烟、饼干这些难得的好东西,也是第一时间送到他手里。
另外,博古为了让李德更安心,特意给他找了个老婆,叫萧月华。李德一开始听到这安排,整个人都懵了,不过为了工作能顺利进行,他最后还是点头答应了。
然而,硬凑的夫妻难长久,尽管萧月华把这段婚姻看作是自己的重要职责,在日常生活中对李德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李德心里始终没把她当作家里人。
两人岁数差了一旬,说话也各说各的,李德老是因为生活习惯不合,冲着肖月华发火。有那么一回,就因为肖月华背着他吃了块饼干,李德直接动手打了肖月华。
“第五次反围剿”打响后,这种事就隔三差五地发生。博古请李德来,就是希望他能带领部队打仗。李德既然主动挑了这担子,心里肯定是想干出点名堂来的。
在那栋孤零零的大宅子里,李德天天对着地图涂涂改改,甚至搞起了四所学校,亲自教授他那一套“快速突击打法”。那时候,好多人在暗地里都揶揄他,说他是个“纸上谈兵的教练”。
另外,李德比起“精细指挥家”蒋介石,那更是“精细到了极点”。在布置兵力、摆开阵势时,他连一挺机枪的摆放位置都要亲自过问,确保一点差错都不能有。
老是连休息的时间都不放过,就为了让队伍按他的意思赶到任务地点……在别人眼里,李德整天忙得团团转,可到头来,他忙的都是白费劲的事儿。
前线打仗的将士们被这些乱七八糟的安排弄得晕头转向,有的完全搞不清状况,有的还没跟敌人交上手就先被累得不行。红军也是连连吃败仗,最后因为第五次反围剿没打赢,不得不开始长征。
然而,尽管事情发展成这样,李德却并不反省自身,反倒怪罪前线人员没有严格执行他的计划。因此,他时常大发雷霆,甚至还下令处决了不少人。
萧月华就像个没人注意的存在,老被李德当作情绪垃圾桶,哪怕生了儿子,这待遇也没好转。
遵义会议过后,毛主席正式成为了中共中央的领头人,而李德和博古之前走的那条弯路也被大家指了出来。虽说他们俩不再管领导的事儿了,但还是跟着红军一起,最后也顺顺利利到了延安。
1937年,延安举办了一场热闹的招待舞会,李德就在那会儿碰见了来自上海救亡演剧队的粤剧大腕儿李丽莲。
李丽莲长得漂亮,声音也好听,她还特地用英语跟李德打了个招呼,李德一下子就被她迷住了,回到家就跟肖月华说要离婚。肖月华和李德本来也没啥感情了,也就爽快答应了。
一年后,李德鼓起勇气,直接向李丽莲提出了结婚的请求,两人很快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跟之前为了执行任务而和前任在一起不同,李德对李丽莲那可是全心全意的,态度大变样。
他们俩整天形影不离,好得跟一个人似的,特别恩爱,还彼此承诺要在延安共度余生。不过,才过了一年,这个承诺就没能兑现。
1939年8月份,共产国际让李德回苏联做工作汇报,李德还想带着李丽莲一块回去。可到了机场,李丽莲因为没有护照,被拦下来不让上飞机了。
没辙了,李德只能和爱人深情一吻后道别,李丽莲伤心得直接晕了过去,从那以后,两人就再也没碰过面。
【尾声】
李德就这样糊里糊涂、急急忙忙地给自己的七年中国生活画上了句号。之后,他的两位中国前妻也各自开启了全新的生活篇章。
萧月华在陕甘宁那块地方干了不少关于妇女的活儿,到了抗日战争快结束的时候,她还跑到东北去,当上了承德区委的一把手。她带着队伍和老百姓一起,把那些土匪都给收拾了。
后来他先后当过张家口调配科的科长,还有湖南省交通厅的办公室主任这些职位。1960年,他还被给了大校军衔的荣誉。可惜啊,1983年因为得了癌症,他就去世了,那时候72岁。
李丽莲本身就是个搞文艺的,她接着走自己的艺术道路。1946年,她回到上海,开始给大伙儿讲述延安的故事,让国统区的人们看到了一个活灵活现、真实的共产党形象。那年,她还和剧作家欧阳山尊喜结连理。
新中国成立后,李丽莲挑起了对外联络部的大梁,当上了部长。她为国家的团结合作工作,还有妇女儿童的福祉,真的是下了不少功夫,成绩斐然。到了1965年,李丽莲同志因为生病,在北京离世了,那时候她才5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