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鲁迅这个名字,相信很多学生都心有余悸,都说学语文“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鲁迅先生以一己之力扛起了高难度阅读理解的大旗。
笔者记得上高中的时候学过《祝福》,当时也并不以为然,认为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然而这毕业许多年后,经历社会的毒打之后笔者却对鲁迅先生的文字有了新的感受。
最近拜读了鲁迅先生的几本文集,看完只想拍案惊奇,大有共鸣。鲁迅先生犀利的文笔和独到的眼光,让一切伪装都无所遁形,也让我辈十分惭愧,在校时不懂事,只觉得他阴暗尖锐,在阅历丰富之后才能读懂他隐藏在文字下的内涵。
就像许子东说的那样,已经100年过去了,可是鲁迅说的话在今天仍然适用,这是多么神奇!
许子东何许人也?他是一位文化评论人,更是香港岭南大学的文学系教授,都说文人相轻,许子东却能真心实意地赞美鲁迅的文章,可见鲁迅先生的魅力之大。
文思革鲁迅先生的一生可以用三个字概括:文思革,即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护旗手,鲁迅先生曾被教员高度赞扬:“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而作为传统社会中走出来的孩子,鲁迅因为家道中落尝尽了人间冷暖,因此对现实和人性看得十分透彻,对于社会的弱者也十分关注。这种身份的落差让他体会到了两个阶层的不同,所以他产生了批判和讽刺的思想。
在南京水师学堂求学期间,鲁迅接触到了《天演论》,更加明确了自己自强自立的思想目标。后来因为在校期间成绩优异,鲁迅先生获得了去日本公费留学的资格,他开始在仙台医学院进行学习,想要救助被嘲讽为“东亚病夫”的国人。
但是他很快就发现了,弱国的子民没有尊严,同行的中国人更是麻木不堪,于是愤然弃医从文,接受陈独秀的邀请投身新文化运动。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他把个人的命运和整个民族的命运相联系,奠定了作为一个文学家和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础。
而革命家这个标签很好理解,虽然他没有真正地上过战场,但是他的笔如投枪匕首,对封建制度和思想的革命意义十分重大,以作品为武器,唤醒麻木愚昧的社会。
可以说,鲁迅先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因此在出殡的时候获得了文坛高举的大旗——“民族魂”。
见微知著,让人动容中国古代的教育是精英式教育,文言文就是区别知识分子和普通劳动人民的第一道门槛。而新文化运动倡导的白话文更有利于阅读和传播,让更多青年人能够进行学习,同时大大降低了农民和工人接受新知识的难度。
虽然关注的主体都是相对来说的社会弱者,但是他却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的角度大相径庭,他往往寄希望于弱者本身,而不是其他的社会因素,他的设想就是通过改变弱者的精神世界来变弱为强,所以经常“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鲁迅先生以短篇小说见长,故事的脉络不像长篇小说一样复杂,但是我们却能从小人物的细微处看到整个社会,也就是“见微知著”。
他写孔乙己,却又不仅仅是在写孔乙己,那些鼓吹“黄金民国”的所谓知识分子难道不是新时代的孔乙己吗?他写祥林嫂,却又不仅仅是鲁镇的祥林嫂,新闻中仍在受到封建礼教压迫的女性比比皆是。
通过对鲁迅先生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都着墨在描写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从个人的生活中,我们能看到当时整个社会的动荡不安,因此即使百年过去了,我们看到过去那些触目惊心的真实,依然会觉得动容。
思想深刻,严肃批判相信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记得几句鲁迅先生的名言,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小孩子的这句:“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我当时看了大为震惊,因为从小听了太多“他是弟弟,你多让着点”、“大人不要和小孩子一般见识”这种捣糨糊的话。
大多数家长只会一味地要求别人退让,而不是站在公正的角度处理问题。鲁迅先生深刻的思想犹如一个平地惊雷,严肃地批判了传统的家庭关系以及人伦关系,告诉我们爱孩子的前提是平等尊重。
在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里,百善孝为先,愚孝也是很有必要的,鲁迅先生却对此十分反对,他不仅质疑父权社会强调的“父母之恩”,还尖锐地指出“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
而他说的这些话,至今我们还能找到佐证,在未成年犯罪率飙升的现代社会,家庭教育的缺席就是最致命的原因之一。
湖南12岁小学生因为不服母亲的管教,拿起刀砍了母亲20多下,还能淡定辩解:“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简直冷漠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黑龙江13岁的男孩因强奸同村女孩被罚赔偿9000元,后来竟然当着女孩母亲的面把女孩残忍杀害……这些案件不是个例,著名犯罪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曾说:孩子的很多问题是大人造就的,家长的问题若不调整,孩子的问题也调整不了。
当我们试着去解析这些培养出罪犯的家庭的共同点,不难看出几个共同点,无一不是溺爱、无视、控制导致的恶果。
这些父母和养一只小猫小狗一样养育孩子,只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长大,或者只是保证了物质上的充足,这一点鲁迅先生在百年前早已看透,而且提出的观点至今适用,仿佛中间的一百年并不存在,这只是昨天说的话而已。
不变的国民性鲁迅一生以笔为武器战斗,曾经对于国民性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如今再看,千百年来形成的国民性在这一百年间并没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中国人的冷漠、自私自利、怯弱没有根除,为了高昂的退休金死活要吊着家里老人的命,达不到目的就挥刀砍向无辜医生的孙文斌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国粹主义、民族主义、个人主义和拒绝改变的思想依然深入人心。
各种打着国学的幌子宣扬传统思想中糟粕的机构和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蛊惑人心;不知耻、世故、没出息和阴暗也是鲁迅先生批判地点,中国有句古话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而在国外时往往是“老乡见老乡,背后打黑枪”,许多初来乍到的人往往会被同是黄皮肤的华人欺骗。
而迂腐折中、阿Q精神、多疑和看客本质更不用多说,多年浸润的“中庸思想”和闻风而动的八卦精神是中国人显著的标签,至今未淡化。
鲁迅先生提到的这么多点,现在看看,我们仍然可以找到对应的例子,这样的人就在你我身边,甚至我们自己本身就是个例子,几乎人人都可以对号入座,我们时至今日仍然没有“走出未庄”。
社会顽疾之所以被称为新文化运动,对于妇女问题的思考也是新的一方面,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封建贞洁观等束缚女性发展的传统观念是鲁迅先生抨击的重点,他对于和亲安邦的美好传言嗤之以鼻,也对妖姬祸国的传说不甚相信。
可见虽然时间在往前走,但是人们的思想仍然停留在原地,甚至不如五四时期。
鲁迅先生的词词句句,都切中了社会顽疾,至今无药可医!
我们正处于高速变化的一百年,日新月异的祖国发展让我们无比的骄傲,但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在急剧转型的时候暴露出来的各种矛盾。可是当我们看一百年鲁迅先生的文章时,却发现这些话仍然适用于今天的社会,即使是全新的问题。
鲁迅先生曾说:“我的话已经说完,去年说的,今年还适用,恐怕明年也还适用,但我诚恳地希望不至于用到十年二十年后。”却没想到足足一百年了,后人还在回味。
因为鲁迅笔下的不只是时代,也是中国人,更是人心和人性。有些东西是永远不过时,需要时刻警醒反省的,这也是所谓传世名著之所以能传世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