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从军之路》05隐藏寓意

边地星 2024-08-30 13:51:27

《木兰诗》前半部分讲述木兰所从事的职业,所生长的环境,替父从军原因,以及坚定信念,勇敢从军,开赴边关,建功立业的情景。看似花木兰从军,其实是隐喻北魏王朝开疆拓土,蒸蒸日上,兴盛勃发的一个缩影。

鲜卑族由草原民族一统中原,平定北方,成为那个时代真正的北方王者,如果只讲述木兰从军,那也绝不可以成为千古名篇。我们来看后半部。木兰“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天子”是汉地皇帝的统称,是政治体系最高统治者独有的名词,“名堂”,“明诸侯之尊贵也,故周公建焉”,是汉地朝廷议政之所在,鲜卑族是尊为“可汗”的,可为什么后半部就变了呢?

事实上,北魏王朝在入主中原过程中一直在推行汉化,改穿汉服,改姓汉姓,与汉通婚,推行郡县制,大量任用汉人为官,为了巩固国都平城的安全,防御北方的柔然南下,自西而东设置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用以拱卫都城。当时六镇将领乃至一般士兵,身份都是比较高贵的,然而在北魏迁都洛阳之后,平城不复为国都,从“可汗”到“天子”,似乎在昭示北魏政权从平城迁都洛阳,游牧变为农耕,部落联盟变为封建政权。

与此同时,边关六镇也失去军事上的意义,将兵地位一落千丈。他们远在边关,少有接触汉文化的可能,与南迁的鲜卑贵族在文化上形成差距,心理上形成隔膜,经济地位上处于劣势。南迁的鲜卑族放弃了养马备战,执马鞭、武器的手也逐渐伺弄起庄稼,抚摸了机杼,不闻战马嘶鸣,但闻机杼声声;不见演兵习武,只有安乐享受。再加上推行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仿效汉人官员制度改革,南北实行一国两制,北部实行鲜卑部落制度,南部实行汉地封建制,由两套官衔,两种语言,共同管理国家。

请看“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为什么面对可汗那样大的赏赐不为所动,而是急着回归故乡,是啊!谁不愿意过太平安稳的日子,将士胜利归来,选择田园生活,再也不用杀伐征战,只需要“理红妆”、“理云鬓”和“帖黄花”,北魏将士正一步步跨下战马,远离沙场,安坐楼阁,梳妆打扮,整理衣裳。《木兰诗》最后“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与木兰一起征战的袍泽面对打扮入时,“理云鬓”与“贴黄花”的木兰,竟然认不出来了,是啊!南北有别,情景不同,自然差别很大。现实的差别,历史的残酷更大。

公元523年,也就是拓跋焘即位的99年后,缓过劲来的柔然再次举兵南下,驻守北疆的六镇官兵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却得不到朝廷的支援和体恤,当年六镇将士苦守边关,当兵是义务也是权利,更是无上的光荣与自豪。但封建化后,兵户身份低人一等,迁都洛阳的权贵常常把犯罪之人发配六镇为兵,更使六镇兵民处境不佳,不满情绪暗流涌动,蓄势待发。公元524年(正光五年),六镇爆发声势浩大的军民起义,紧接着关陇地区胡汉民众也爆发大起义,从此,北魏王朝走了下坡路。

大规模改革是一把双刃剑,此举加速了鲜卑族政权的进程,同时也推进了民族团结与融合,鲜卑族融入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让鲜卑族的血液融入了其他民族的身体,得以生生不息。但此举也带了恶果,造成了民族不平等,待遇不相同,从而埋下了衰落的种子,致使“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六镇军民懈怠了,同时也失败了,胡太后执掌朝政,一代枭雄尔朱荣权倾一时,率兵杀入洛阳城,掌权的太后,年幼的皇帝,享乐的贵族全部杀死,北魏王朝走向衰亡,分类为西魏和东魏,北齐、北周,最后归于隋唐。

0 阅读:3

边地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