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AUTO:“内卷”是近几年特别流行的一个热词,一般用于形容某个领域发生了过度的竞争,导致行业出现互相倾轧、内耗的状态。
最近,有关各大汽车品牌竞相降价的话题在全社会迅速登上各大热搜,不管你是汽车圈内人士还是圈外人士,相信一定有所耳闻,这足以证明汽车行业的内卷惨烈程度!
一、“史上最强补贴”大戏竞相上演
今年三月开启席卷全国的汽车促销战争,以1月6号特斯拉降价开始,引发小鹏、问界等部分新势力品牌相继调整价格:AITO问界M5 EV和M7的最高优惠幅度达3万元,零跑C01推出5000元抵30000元的折扣活动,小鹏宣布了最高3.6万元的优惠政策;极氪则是通过送车漆、补贴保险以及空气悬架降价实现“降价”。
进入3月后,各大汽车厂商迅速跟进,东风集团、一汽集团、上汽集团等开始在部分地区采取企业降价、政府补贴的形势促进汽车消费,并且十分默契的将优惠截至时间均设于3月31日。
湖北省的降价声势最为浩大:它们降幅最大、范围最广。3月1日起,涵盖东风风神、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东风富康和岚图7个品牌、56款车型。
降幅最大的要数东风雪铁龙C6和C3-XR,其政企补贴分别为9万元和5.6万元,折算一下,原价21.19万元的C6共创版,12.19万元就可以到手;而11.39万元的C3-XR致尚版优惠下来只要5.79万元,创下了在中国市场的历史最低售价,20万的C6满是缺点,但是12万的C6浑身优点!而在山东济宁地区,叠加当地补贴,东风标致5008 1.8T优惠力度达到10万元-10.5万元。
吉林省联合一汽集团推出了“旗惠吉林,限时惠民补贴”促销方案,一汽集团旗下红旗、解放、奔腾、大众、奥迪、丰田、捷达均参与活动,单车优惠力度在5000元-3.7万元不等,促销时间为3月份。
奇瑞集团携旗下奇瑞、星途、捷途、奇瑞新能源四大品牌,发布百亿购车钜惠行动,宣布自2023年3月11日0时起至3月31日24时止,凡在此期间购买奇瑞集团全系车型的客户,均可享受不同程度的补贴优惠,其中,捷途惠民特供车型至高综合优惠达42888元。
与此同时,为让客户安心购买,奇瑞还推出了“限时保价”政策,若截止2023年4月10日24时,国家出台全国性统一购车政策或奇瑞官方统一加码现金优惠,奇瑞集团四大品牌将按照相应政策标准给予用户现金补贴。
上汽集团旗下大众、荣威、名爵、通用雪佛兰等品牌共推出38款降价车型,奥迪两款原价40万起步的车型A7L和Q6降价16万,目前最低可以在30万左右的价格买下;雪佛兰在全国范围内为全系发补贴,开拓者最高补贴7万元;从宣传海报来看,除了7万元的购车补贴之外,针对君威、君越、昂科威Plus、昂科威S、昂科旗等车型,官方还推出了支付499元即可享全额商业险的政策,内含首年商业车损险、100万三者险以及事故返厂补贴权益等,同时官方还指出,3月购车补贴限时限量送完为止。
比亚迪官微信息显示,3月10日至3月31日,比亚迪两大主力车型开展专项限时营销活动:宋PLUS车系下订即可享88元抵扣6888元购车款;海豹下订即可享88元抵扣8888元购车款,相当于减8800元.
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本月有4.2万元的综合补贴促销活动,其中现金补贴2.2万元,并送价值2万元的权益礼包,需要3月31日前提车。
蔚来汽车旗下三款车最高降价幅度也达到10万元。
近日,更有包括BBA奔驰、宝马、奥迪在内超过30个汽车品牌直接或间接对旗下燃油车推出了多重折扣优惠:有经销商推出宝马1系12iM运动版折后12.9万元,宝马i3补贴全款购车仅需12万-18万元,奔驰C系在北京优惠6万元,奔驰C级降11万,奔驰c200L运动版的车型指导价跌至22万出头,奔驰E价格下探至33万元左右,奔驰GLC价格下探至28万元左右、丰田在深圳推出买bZ4X电动SUV送威驰的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17日,已有近40家汽车品牌或集团超过100款车型参与降价或提供购车补贴。
二、这轮价格战背后成因
价格战是车企、经销商、政府联合出击的结果,车企让渡单车毛利,经销商让渡渠道利润,政府则给予补贴。这场力度空前、史无前例的促销大潮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成因之一:行业处于油电切换转型发展关键时期
自2018年之后,国内汽车销量这块蛋糕的总量在短时间内难有质的提升,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被新能源汽车继续挤压,新能源车有多风光,传统燃油车就有多惨。
一方面,2022年的国内乘用车环节的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就已经达到了27.6%的水平,而根据乘联会的预测,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渗透率将达到约36%的水平,传统燃油车销量和市场份额继续承压。库存高企的车企为了断臂求生,只能大幅降价,这样反过来又会影响电动车的销售,中短期阵疼难免。
另一方面,今年初,特斯拉引爆新能源汽车行业集体降价行为,直接打击到了燃油汽车品牌。今年锂电池降价是大趋势,降价幅度大到前所未见。目前,碳酸锂的价格已经从2022年11月的近60万元/吨下降到接近30万元/吨,国产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35万元/吨,宁德时代对赌年底到20万元/吨的腰斩价。而电池占新能源车的成本比例非常高,对于一台电池容量60KWh的新能源车,成本相对下降超过1万元。原材料价格下跌为新能源车企参与价格战持续输血,而燃油车则没有类似条件,因此,燃油车为主的车企目前普遍选择毕其功于一役的降价方式,以求获得先机。而新能源车企则有更大的底气把价格战打成持久战,这就意味着今年混动和电动车降价幅度巨大,燃油车仅存的一点价格优势以后可能就更不存在了。
成因之二:汽车销量低迷,库存处于高位
进入2023年,由于政策切换、政策预期不明朗、市场恢复缓慢等原因,中国车市整体增速已很难维持高位,新能源车虽然还在保持增长,但也过了飞速发展阶段,增速回落,燃油车情况更加严峻,汽车终端销售疲态尽现。2022年全年燃油车零售减少超230万辆。2023年前两个月,车市表现更加艰难,中国乘用车零售销量下跌19.8%,批发销量下跌15.5%,新能源增速仅有20%左右,燃油车零售跌幅29.64%,批发下滑24.55%。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2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1.93,同比上升4.3%,库存接近两个月销量,超八成汽车经销商认为2月销售不及预期,库存压力较大,车市萎靡不振是引发本轮价格战的根本原因。
这场巨大的补贴大戏高潮部分来自湖北当地政府给东风、别克补贴,是因为东风和上汽通用都是在武汉有工厂的企业,更是因为1-2月份市场情况确实太糟糕。
据本田中国官网数据,今年1-2月东风本田终端汽车累计销量为62219辆,和2021年同期相比几乎“腰斩”,下滑48.82%。日产中国官网显示,2023年2月东风汽车乘用车事业板块(包括日产、启辰和英菲尼迪品牌)销量56726辆,同比下滑10.93%。据众车网行业数据监测,1月份雪铁龙在中国市场销量为376辆,同比下滑92.6%。
库存高企的车企为了断臂求生,只能大幅降价,这样反过来又会影响电动车的销售,中短期阵疼难免。
如果政府不拉企业一把的话,企业会很困难:企业本身积压车太多,继续生产导致积压越来越多,处境也越来越难。如果减少产量,这样会带来裁员、对上游供应商的需求缩减等一系列的负面反馈,那就不止影响整车企业了, 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全部紧缩。
成因之三:国六b排放标准实施临近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国6b阶段要求即将于2023年7月1日开始实施,当前这个距离国6b大限还有3个多月,车市必将受到影响。
早在2016年年底,《轻型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GB18352.6—2016)标准正式发布,要求2020年7月1日起,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应符合标准国6a阶段要求,2023年7月1日起,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应符合标准国6b阶段要求(国六排放标准中引入了的“关于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测试”,简称RDE,届时不符合RDE要求的车辆将无法上牌销售),RDE法规的实施给企业带来隐形压力,也是此次引发促销潮的成因之一。
目前市场确实有部分库存新车不能够达到RDE法规要求,这其中也受去年年底疫情及相关芯片供应不及时的影响,厂家加速清除库存。但这部分新车库存量,在当前总库存中的占比,并不是一些报道中提到的那么大。
三、大降价对行业发展利弊影响
这轮价格战对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利弊几何?
首先,此次价格战时间大部分不约而同定在三月份,个别省市延长至四月底,说到底,大家的行为更像是一场力度更大的“促销月”活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其中特别提到要稳定大宗消费,而汽车作为大宗消费品,是当前稳经济、促消费的重要抓手之一。
同时,2023年还是“消费提振年”,3月份是“2023年全国消费促进月”。在3月1日-31日期间,商务部将组织启动百城联动汽车节、中华美食荟等重点活动。湖北补贴汽车消费,也是对“消费提振年”活动的积极响应。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近20个省(包含直辖市)推出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对每台车的补贴金额在2000元至15000元不等,各地补贴总金额在数百万至亿元之间。其中,深圳市龙岗区的补贴力度最大,每台车最多可补贴1.5万元;各地补贴方式也不尽相同,大多数地区采用发放消费券的方式,例如山东省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发放2亿元汽车消费券。
此外还有部分省市鼓励定向购买,促进汽车消费转型升级,例如湖南省、合肥市、上海市采取新能源车置换补贴的方式,加速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车的进程;除了直接补贴,还有一些省市放宽了购车指标,例如广州上半年额外增加3万个节能车增量指标配置额度,天津市增投3.5万个普通车摇号额度。
其次,各地政府、汽车厂商采取多元方式促进汽车消费整体对行业、企业、品牌有一定助力作用。
这次汽车全面降价的幅度以及广度都是国内罕见的。对近期要买车的消费者来说,无疑是能享受到实打实的优惠。而对于汽车生产商来说,这一次价格洗牌后,燃油车、新能源车、合资品牌、国产品牌等不同力量,说不定也会“卷”出新天地。
总结:2023年3月爆发的这场车市价格战,其波及范围、降价幅度在整个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史上前所未有,本轮促销战局,效果究竟如何,尚待市场给出答案。当前,我国汽车工业正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方向发展,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特别是作为发力主力的各大车企在研发等方面投入巨大,短期非理性促销势必透支未来市场销量,不利于整体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各企业应该推出适销对路有科技含量竞争力的产品,保持一定产品利润,才能长久生存,进而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