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眼前没有人,他所感受到的多半是孤单,如果一个人心里没有人,他所感受到的就是寂寞。
生活的孤单很容易化解,内心的寂寞却难以消除。
独来独往的人可能孤单,但一定不寂寞。永远都不要小瞧那个总是独来独往的人,他们活得像一头孤狼,勇猛且坚定。
成群结对并非好事,虽然成群结队能够给人巨大的安全感,同时它也限制了个体的创意发展。
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类人他们经常独来独往不爱社交,看起来十分不合群,但他们的生活却从来都不单调。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独来独往的人往往有着常人看不到的思想深度和能量。
和群是一种技能,独处最考验水平。在独来独往者的身上,往往有以下4个特征。
一个人如果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就不可能拥有平和的内心,在人生的道路上独来独往的人看似不合群,实则活的格外通透。
他们明白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在做选择之前早已在心里将结局想了一遍。
胸有成竹的人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不会轻易妥协更不会随波逐流。
通常情况下,人们认为性格外向是优势,性格内向是劣势,可事实上,无论外向还是内向,都只是性格特点没有优劣之分。
越成熟的人越愿意独来独往,因为他们心中有数,不需要依靠旁人也不需要借力,这才有了独来独往的魄力。
选择简单的生活不只是一种选择,它也是人生态度。
目标清晰的人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生活轨迹。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人生的路也只能自己走,有的人选择了喧嚣,有的人选择了安静。
喧嚣是一种热闹,安静是一种清静。越是目标清晰的人,越需要独处空间,他们在安静中找寻自我,在清静中加深思索。
《孟子·告子上》中有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在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存在两全其美的事情,人不能活得太贪心,如果什么都想要,最终往往什么都得不到,只有目标清晰精力集中才有可能将事情做成。
独来独往的人不是不懂得资源整合,是目标足够清晰。
内心越强大的人越不卑不亢。
总有一些人认为,那些独来独往的人是缺乏社交能力,却忽略了社交本身就是一种交易。
只要是交易,就有需求和利益,如果个体可以自己给自足就没有必要进行交易。
人际交往非常复杂,同时人际交往也十分消耗精力。若不是生活所迫万不得已,相信大家都不愿意带着假面与他人纠缠。
独来独往的人往往内心强大,活得通透才有魄力选择不在人群中消耗自己。
命运给予我们的东西有好有坏,接受还是不接受取决于个人认知。认知高的人平静接纳所有,认知低的人满心痛苦,苦苦哀求。
人生想要进步,就必须留给自己独处的空间。思想进步方能成长,所有的思想都只能自己生长。
《左传·宣公二年》有云:“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在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存在完美的人,大家身上都有缺陷,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不承认态度不端。
越是精神丰富的人,越不会去追求完美。他们明白花有花的香,草有草的旺,树有树的高,所有的缺失都会在另一个地方被补齐。
一个精神丰富的人,能够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或许会有调整,但一定不会强求,或许会有痛苦,但一定不会太久。
独来独往的人内心强大精神丰富,他们明白人这一生最可贵的是什么,清楚门外的繁华与自己无关,不追随不强留,做好自己才能灿若星辰。
独处不仅需要个人能力,更需要坚强的意志和自驱力。人能掌控自己的心,就能掌控未来的人生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