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 月 20 日,一则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激起千层浪。据环球网报道,美国参议院以 99 票支持、0 票反对的惊人结果,确认马可・卢比奥出任国务卿。这一任命看似顺利得有些超乎寻常,背后却隐藏着无数复杂的政治纠葛与深远的国际影响,而其中与中国相关的种种,更是让世界都为之侧目。
卢比奥,这个名字对于关注国际政治的人来说并不陌生。自 2011 年起,他便担任佛罗里达州共和党参议员,在漫长的政治生涯中,逐渐塑造出了鲜明的政治形象。他以立场强硬闻名,特别是在对华政策上,一直秉持着极端的态度,甚至可以用 “激进” 二字来形容。这样一个人物,如今手握美国外交大权,无疑让未来的美国外交充满了变数。
马可・卢比奥(资料图)
把时间拨回到 2016 年,那时的卢比奥和特朗普还是竞争对手。两人在竞选的舞台上针锋相对,你来我往,公开互怼的场景至今仍让人印象深刻。谁也没有想到,时过境迁,曾经的对手如今却站在了同一阵营。特朗普提名卢比奥出任国务卿,这一决定背后的政治意图值得细细揣摩。特朗普一直奉行 “美国优先” 政策,在他的战略布局里,卢比奥就像是一枚关键的棋子。卢比奥强硬的政治立场,与特朗普的外交理念不谋而合,特朗普希望借助他的力量,进一步推动 “美国优先”,在全球事务中为美国谋取更多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卢比奥的提名并非仅仅得到了共和党的支持,据相关报道,多位民主党参议员也站在了支持他的阵营。在看似分歧巨大的美国两党政治中,这种跨党派的合作显得尤为特殊。这一方面反映出美国当下复杂的国际环境让两党在某些关键事务上不得不寻求共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卢比奥的外交政策或许会有一定的灵活性,不会完全被党派立场束缚。但即便如此,在 “美国优先” 这个大框架下,他的外交策略大概率仍会保持强硬的底色。
卢比奥和特朗普(资料图)
卢比奥上任后,美国外交政策的走向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在中东地区,局势本就错综复杂,战火纷飞多年,各方势力盘根错节。而卢比奥过往对中东的态度十分强硬,主张军事介入,加强对伊朗的制裁。可以预见,他成为国务卿后,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存在或许会进一步加强,军事干预的可能性也会增大。这对于本就脆弱的中东和平进程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地区局势可能会更加动荡不安。
而在亚洲,特别是中美关系方面,卢比奥的影响力更是不容小觑。他一直是对华强硬派的代表人物,在贸易、科技、军事等诸多领域都对中国采取敌对态度。鲁比奥曾抛出一系列对华不利的政策主张,试图在经济上打压中国,限制中国的科技发展,甚至在军事上制造紧张氛围。如今他成为国务卿,中美之间的摩擦很可能会进一步升级。据鲁中晨报报道,2025 年 1 月 21 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时,面对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关于卢比奥出任国务卿以及中方是否考虑解除对其制裁的提问,明确表示中方将坚定维护国家利益。这一表态清晰地传递出中国在原则问题上的坚定立场,绝不会因为外部压力而轻易妥协。
事实上,卢比奥早在 2020 年就被中国制裁。这一制裁并非无端之举,而是对他一系列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利益行为的有力回应。如今他成为美国国务卿,却因为制裁无法踏入中国的土地,这在国际外交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情况。但即便如此,中美之间的交流与接触仍不可或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强调,中美两国高层级官员有必要以适当方式保持接触。这既体现了中国对维护中美关系稳定的重视,也彰显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虽然在原则问题上绝不退让,但中国也始终秉持着开放、理性的态度,愿意通过对话来解决分歧。
马可・卢比奥(资料图)
从卢比奥个人的履历来看,他缺乏驻外经历,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实践经验也相对不足。与那些有着丰富外交、军事背景的往届国务卿相比,如马歇尔、基辛格等,他在专业素养上似乎并不占优势。这也让不少人对他能否胜任这一重要职务表示怀疑。但特朗普选择他,显然更看重的是其政治立场和对 “美国优先” 政策的坚定执行。卢比奥就像是特朗普阵营与美国建制派之间的一座 “桥梁”,通过他,特朗普可以更好地整合各方政治力量,推动自己的外交政策落地。
与此同时,与卢比奥同时上任的白宫国安顾问迈克・沃尔茨也不容忽视。沃尔茨出身美军特种部队,在五角大楼长期任职,在外交、国防等关键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不仅能够直接向特朗普传达信息,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特朗普的决策。在未来美国的外交和安全事务中,沃尔茨很可能会扮演重要角色,与卢比奥相互配合,共同塑造美国的对外政策。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美国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外交政策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世界的神经。卢比奥出任国务卿,预示着美国外交可能会进入一个更加激进、对抗性更强的阶段。这种变化不仅会对中美关系产生深远影响,也会波及全球的政治、经济格局。在经济领域,中美贸易关系本就处于紧张状态,卢比奥上台后,贸易战或许会进一步升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都可能受到冲击,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会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在科技领域,美国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可能会变本加厉,这不仅会阻碍中国科技的发展,也会影响全球科技合作的进程,延缓人类科技进步的步伐。
马可・卢比奥(资料图)
国际社会对卢比奥的上任也密切关注。欧洲国家一方面希望与美国保持传统的盟友关系,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另一方面又担心美国过于激进的外交政策会将自己卷入不必要的冲突之中。欧洲正处于经济重建与政治整合的关键时期,需要稳定的外部环境,美国的变化让他们陷入两难的境地。而在亚洲,周边国家也在密切观察局势的发展。他们既希望从中美合作中受益,又害怕被卷入中美之间的对抗,影响自身的发展与稳定。
卢比奥出任美国国务卿这一事件,为世界带来了诸多变数。中国始终坚定维护自身利益,同时积极寻求与美国的对话与合作。未来的中美关系,乃至全球格局,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合作共赢才是各国共同发展的正确道路。美国新的外交团队若想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尊重,推动世界的进步,就必须摒弃霸权思维,以更加理性、务实的态度处理国际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