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时期,全国战场有五大战区,分别是东北、华北、西北、中原、华东。这五大战区中有五支野战主力。但很少人知道,还曾经出现第六支野战军,领导班子都配好,后来却暂停使用,这是怎么回事?
1948年初,随着刘邓大军、陈谢集团,以及陈粟大军挺进中原后,为巩固与发展中原军区,进一步将战争引向国统区,决定成立东南野战军。任命陈毅为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为副司令员,邓子恢为副政委,向闽浙赣挺进。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当初上级调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目的就是缓解山东战场和陕北战场的军事压力,把敌人吸引到国统区作战。如今战略目的实现,而且中原根据地初建,需要得到稳步发展,而敌人要集中力量加强争夺中原,因此上级决定“第二次战略跃进”,希望像刘邓挺进中原缓解其他战场的情况一样。
之所以没有调中原部队,当时的中原野战军只有7个纵队,而且在千里跃进大别山,策应西北野战军做出很大贡献,需要得到发展吧。华东野战军已经有12支主力纵队,实力都不弱,而且经过莱芜战役、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以及分兵作战的历练。
为此,上级让华野组建山东兵团,以许世友为司令员,谭震林为政委,下辖7纵、9纵、13纵坚持山东作战;组建苏北兵团,以韦国清为司令员,陈丕显为政委,下辖2纵、11纵、12纵在苏北作战。
上级电令
剩下1、3、4、6、8、10六个纵队,准备将1、4、6纵队作为第一梯队,组建东南野战军1兵团,剩下3、8、10纵队暂时由陈士榘、唐亮负责。1兵团司令员是粟裕、副司令叶飞,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钟期光。
部队番号对外是保密的,准备过江后公开,如今对外番号是华东野战军1兵团。
之所以调1、4、6纵队作为第一梯队是有原因的。这三支部队的指挥员是叶飞、陶勇、王必成,在抗战时期就一直在粟裕直接领导下打仗,他熟悉这三支部队战斗力,以及指挥员的作战风格,而且三支部队在红军时期坚持南方游击战多年,在闽浙赣地区作战,较为熟悉这里的作战环境。
如果1兵团能顺利挺进,上级决定在1949年3月派以3、8纵、10纵作为第二梯队挺进。
为了顺利渡江,野司派侦查部队到长江北岸了解当地民情、水情以及船只情况。而且也积极调动大批地方嘎布和民工,印制东满流通券等,可以说万事俱备,只待渡江。
就在加紧准备渡江工作时,粟裕考虑研究中原战场敌我情况。认为3个主力纵队渡长江,插入敌人深远后方,是一个大胆的妙棋,可是在执行中的困难和不利条件很不少。
粟司令认为把敌人调动到中原不容易,我们力量分散了,敌人会在中原地区更加肆虐。不如集中1、3、4、6、8、10纵队,以及刘邓部队在这里打几个大仗,歼灭更多敌人。这个问题他反复思考,与张震参谋长说自己的想法,说了部队长途转战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部队要深入敌后,渡江是一个行动,这么多部队一晚上也过不去,第二天被敌人发现就会袭击,到时候部队有损失,而且长途行军,会在敌人前堵后追下增加伤亡。这样势必减员,尤其伤病员,还会占用部队掩护,抵达东南地区,可能会减员四五万。而且在没有后方保障下,面临的困难也是可想而知的,加上东南肚脐多位水网稻田,不利于大兵团机动作战,中原地区敌人主力会不会被调去呢。
如果以这支部队长距离转战的伤亡代价,直接留在中原作战,可能会消耗敌人更多兵力,而且还能改变该地区的敌我力量对比。这句话很容易理解,就是以四、五万的伤亡,在中原战场上可能消灭敌人好几个整编师,也就是十几万的军事力量。
他的这个想法得,张震是佩服和赞成的,他又向陈老总、李先念等人交换意见也得到认可。最终粟裕给上级发电,斗胆直陈自己的构想,最终得到上级的认同,暂不过江打仗,留在中原打几个较大歼灭战。
没多久,豫东战役发起后,粟裕指挥华东部队一举歼灭敌人九万多人,一仗完成了立下的军令状。此后,发起济南战役,本来是围城打援。敌人或许是害怕了,只打了城,敌援军未来。如果敌增援部队赶来,这次战役的规模更大,因为粟裕指挥更多兵力在等着敌人二十多万部队过来。
经过豫东战役、济南战役后,华北与山东解放区连成一片,确保大后方无战事。
胡说八道,就算成立第六野战军也是粟总南下任司令,主席也是这样要求的,只是粟总说服了主席
粟裕是解放战争野战军级别里贡献最大的
你真胡扯,照你这么编排,何来的三野!
看清时间节点——1949年2、3间,三大战役早己结束。不着边际的胡扯一
小淮海战役
大批地方嘎部和民工?什么意思?一看就知道在胡编乱造,胆太大了,敢编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