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六年十二月,多尔衮的嫡福晋病逝,多尔衮十分伤心将其追谥为敬孝忠恭正宫元妃。顺治七年十二月,多尔衮去世后,顺治帝将其追谥为义皇帝,庙号为清成宗,其嫡福晋自然也被尊为义皇后,夫妻二人升附太庙。
然而次年二月,多尔衮便被论谋逆大罪,被削爵,罢黜宗室。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恢复了多尔衮睿亲王的爵位,并且将其追谥为“睿忠亲王”,其爵位世袭罔替,由多尔衮嗣子多尔博(多铎的儿子)五世孙淳颖承袭睿亲王爵位。而多尔衮元妃,则是恢复睿亲王嫡福晋的身份。
可以说,只要是提到多尔衮,其嫡福晋便伴随一起提到。
在野史当中多尔衮的嫡福晋是孝庄文皇后的妹妹,人称小玉儿。在《孝庄秘史》中,多尔衮的嫡福晋确实是小玉儿,但并非孝庄的妹妹,而是皇太极的懿靖大贵妃的侄女。
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小玉儿”究竟是何许人也呢?
其实多尔衮的嫡福晋博尔济吉特.巴特玛确实出身科尔沁草原,孝庄文皇后的娘家,只是她的身份比较复杂:既是孝庄文皇后(孝庄布木布泰)的侄女,又是孝端文皇后(哲哲)的亲妹妹。
了解清史的应该知道,哲哲的父亲是莽古思,而孝庄是莽古思的儿子宰桑布和所生,所以按照辈分的话,哲哲是孝庄的亲姑姑。那么巴特玛是如何做到既是哲哲的妹妹,又是孝庄的侄女呢?
这其实跟蒙古收继的习俗有关系,因哲哲为皇太极大福晋(后晋封为皇后)的缘故,其生母衮布福晋被尊为科尔沁大妃。在莽古思病逝后,科尔沁大妃便按照蒙古的习俗嫁给了莽古思的的孙儿索诺木。索诺木是宰桑布和的儿子,也就是说孝庄同索诺木是亲兄妹,科尔沁大妃在嫁给索诺木后,为索诺木生下至少一子两女。
其中一女便是巴特玛,而另一女达哲则是嫁给了多铎为福晋。
莽古思去世是在1623-1626年之间,而索诺木是在1629年跟随皇太极出征的时候死在了战场上。所以巴特玛是在1623-1629年之间出生。1633年,多尔衮的同母弟多铎求娶达哲,次年巴特玛的同母兄弟奇塔特同皇太极第三女固伦靖端长公主(哲哲所生)订婚。
1635年,巴特玛正式嫁给了多尔衮。
不过巴特玛并非多尔衮迎娶的第一个妻子,不过巴特玛确实是多尔衮唯一的嫡福晋。在女真,男子可以有多位妻子(平妻),都称为福晋,其中负责掌家的则是嫡福晋。
孝庄的父亲宰桑布和不仅将两个女儿嫁给了皇太极,其孙儿孙女也大都于大清联姻,如此便可见在莽古思的后代中,宰桑布和这一支有多显赫,在大清的地位有多高。
除了巴特玛外,多尔衮另外五位福晋的出身同样十分显赫。
多尔衮迎娶的第一位福晋也是来自科尔沁蒙古多尔衮迎娶的第一位福晋是满蒙联姻的开始,多尔衮的这位福晋是孝端文皇后哲哲的叔叔明安的女儿。在《满文老档》中将其称之为“明安老人”,而明安老人是第一位同后金(大清)联姻的,而这还要从1593年的古勒山之战开始说起。
莽古思、明安、孔果尔是亲兄弟三人
努尔哈赤十三副甲胄起义,一步一步统一了整个建州女真,势力不断增强。
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叶赫部,担心努尔哈赤会威胁到自己的势力,所以便联合哈达、辉发、乌拉、科尔沁蒙古等一共八个部落,组成“九部联盟”,共20000人,前去征讨建州女真。
科尔沁蒙古参加古勒山之战的,除了科尔沁酋长奥巴外,便是明安老人兄弟三人。
虽然九部联盟在人数上占了绝对的优势,但是是各个部落组成的,人心不齐,这一点努尔哈赤很清楚,所以并不担心。而结果确实如努尔哈赤所料,斩杀其一两个首领,九部联盟其他人便会四散而逃,此战建州女真便赢了。
此战后,明安老人便开始转变对努尔哈赤的态度,主动向努尔哈赤来往。
努尔哈赤威逼利诱,同科尔沁蒙古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好。
努尔哈赤主动提出要迎娶明安老人的女儿为侧妃,其实此时明安老人的女儿已经婚配了人家,但还是取消了婚约,将女儿嫁给了努尔哈赤。
之后不久,明安老人的弟弟孔果尔也将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了努尔哈赤为侧妃。
而明安老人的兄长莽古思的女儿哲哲,则是在满蒙联姻的背景下,嫁给了皇太极。
明安老人还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努尔哈赤的第十五子多铎为福晋;
而明安老人还有几个孙女,也来到了后金,分别嫁给了:
努尔哈赤第十四子多尔衮
皇太极长子豪格
努尔哈赤嫡次子代善的儿子与孙儿
天命九年(1624年),多尔衮迎娶第一位福晋、明安老人的孙女,这一年其实多尔衮尚且只有13岁。很显然多尔衮并不喜欢这位福晋,所以二人并未生下一儿半女,而明安老人的孙女也未能成为多尔衮的嫡福晋,至于之后的事迹便没有记载了。
继娶福晋与三娶福晋多尔衮的继福晋是建州女真人,出身佟佳氏一族,不过跟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并没有什么关系。毕竟孝康章皇后一开始属于汉军旗,是佟姓,到了康熙朝抬旗抬入满洲上三旗后才称之为佟佳氏。在满清,佟佳氏的分支繁多,有原本就称之为佟佳氏的部族,也有像孝康章皇后这样因为抬旗而被称之为佟佳氏的。
另外,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一位大妃便是佟佳氏。
而多尔衮的继福晋佟佳氏,是尚书佟佳.蒙格图的女儿,出身还是比较显贵的。
多尔衮的三娶福晋也是博尔济吉特氏,不过并非来自蒙古科尔沁部,而是来自蒙古扎尔莽部,是根杜尔台吉的女儿。
自科尔沁蒙古归附后金开始,不断地有其他的蒙古部落来归降,其中便包括扎尔莽部。
而为了让这些部落对后金更加忠心耿耿,联姻便是最好的方式,除了将皇室公主、郡主等下嫁蒙古各个部落,蒙古各个部落的格格也会嫁到后金来。
而根杜尔台吉的女儿,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嫁给了多尔衮为福晋。
到了太宗皇帝皇太极继位后,多尔衮在战场上立下的战功越来越多,在后金(大清)的地位也是越来越高。所以在皇太极称帝的时候,便将多尔衮晋封为和硕睿亲王。至于多尔衮的同母兄长阿济格,只是晋封为多罗英郡王。
作为皇太极十分器重的弟弟,迎娶归降的蒙古部落女子为福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比如礼烈亲王代善的侧福晋中,便有一位是蒙古喀尔喀部五部领主宰赛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
四娶福晋为蒙古科尔沁部-喇嘛什希台吉的女儿博尔济吉特氏喇嘛什希属于科尔沁右翼中旗,其傅图美在天命十一年时跟随科尔沁酋长奥巴前往盛京拜见努尔哈赤,努尔哈赤赐予其岱青达尔汉的封号,并赏赐了图美不少财物。
归顺后金后的图美,多次跟随后金军一起出征;
图美的儿子喇嘛什希在天聪三年归附大清,在1636年皇太极称帝的时候,喇嘛什希恰好在盛京参加了大典,被封为镇国公,世袭罔替。
那么,这位喇嘛什希跟孝庄有什么关系呢?多尔衮为何要娶他的女儿为福晋呢?
了解孝庄的应该知道的,她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第二合撒儿的直系后裔,黄金家族成员。到了合撒儿的十四世孙奎蒙克,在1547年带着自己的部众迁到了嫩江下游居住。而奎蒙克的二弟巴衮诺颜则是继续留在原先居住的地方,为了区分兄弟二人的部族。
奎蒙克居住的地方称之为“脑温科尔沁”,而巴衮诺颜居住的地方则是称之为“阿鲁科尔沁”。
到了此时的科尔奇部已经兵强马壮,人丁兴旺,奎蒙克的长子博第达喇生有九个儿子,其中长子齐齐克及其后裔一直担任科尔沁部部长,后来成为科尔沁右翼中旗、前旗之主;至于孝庄的祖父莽古思兄弟三人,则是博第达喇的次子纳穆塞所生,都有自己的领地以及属民,兄弟三人分别称为科尔奇左翼中旗、前旗、后旗之主,而博第达喇的弟弟诺门达喇则是科尔沁右翼后旗之主,至于博第达喇其他的儿子分别掌管科尔沁四旗。
奎蒙克的后代,一共掌管科尔沁十旗。
我们最熟悉的便是莽古思掌管的科尔沁左翼中旗,到了清朝,成为科尔沁十旗中最为显赫的一支
但其实除了科尔沁左翼中旗外,还有九旗,这九旗也先后归附后金。
喇嘛什希出身科尔沁右翼中旗,也就是说喇嘛什希齐齐克的直系后裔。
同孝庄是一个先祖奎蒙克,如此自然也是后金(大清)联姻的对象。
崇德二年,喇嘛什希便跟随清军一起从朝鲜攻打瓦克喀;
崇德六年,喇嘛什希跟随睿亲王多尔衮一起围困锦州城。
喇嘛什希曾跟随多尔衮一起出征,他的女儿嫁给了多尔衮为福晋便不足为奇了。
五娶福晋是多尔衮霸占的侄儿豪格的福晋豪格是太宗皇帝皇太极的继妃乌拉那拉氏所生,也算是名副其实的嫡子,而且还是长子。早在太祖皇帝还在时,豪格便跟随一起上战场,杀敌立功。作为皇太极最年长的儿子,而且还是大妃所生自然是十分器重。皇太极称帝时,豪格便被封为和硕肃亲王。
崇德八年皇太极突然去世,在去世之前并未留下遗言要将谁立为皇太子,继承皇位。
而且满清初期并没有正式确定父死子继的制度,如此一来,不仅皇太极的皇子们可以争夺皇位,太祖皇帝的嫡子们也有争夺皇位的资格。而其中威望最高的便是睿亲王多尔衮,多尔衮不仅战功赫赫,而且在太宗皇帝在时便被委以重任。
至于太宗皇帝的嫡子们,除了豪格外,便还有皇九子福临与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
不管是福临还是博穆博果尔都尚且年幼,没有建功立业,自然不如其兄长豪格的威望高。一开始皇太极直接统领的镶黄旗与正黄旗大臣纷纷支持肃亲王豪格,再加上豪格原本就统领的镶蓝旗,如此豪格便有三旗的支持。
而多尔衮则是有镶白旗与正白旗的支持,除了多尔衮与豪格外,还有庄妃(孝庄)在为自己的儿子福临争取。很快庄妃便说服了两黄旗大臣索尼,索尼从庄妃处回去后便召集两黄旗大臣,将原先“坚决支持肃亲王豪格”,转变为“坚决支持先帝之子”。
没有两黄旗大臣的支持,多尔衮想要得到皇位十分困难。
所以便以退为进,决定支持皇九子福临登基,而他则是做辅政叔王,然后再等待时机将皇位从侄儿的手里抢过来。如此年仅6岁的福临,便成为大清的第三位皇帝。
可以说,若无战功赫赫的肃亲王豪格,多尔衮称帝便容易许多;
也可以说若无睿亲王那个多尔衮,豪格便是板上钉钉的新帝。
如此一来,便注定了顺治帝登基后,多尔衮与豪格之间不可能和睦相处。
而豪格终究不是多尔衮的对手,而多尔衮想要得到皇位,便需要除掉顺治帝这位战功赫赫、掌管镶蓝旗的兄长豪格。
顺治五年三月,豪格刚立下平定四川的大功,凯旋回朝;然而等待豪格的不是封赏,而是多尔衮的迫不及待将其下狱治罪,就连豪格的罪状都是七拼八凑的。虽然不足以服众,但此时的多尔衮已经成为权倾朝野的“皇父摄政王”,谁又能阻止呢?
原本多尔衮等人要论罪处死豪格,在孝庄的阻拦下,改为幽禁。
虽然孝庄救下了豪格,但被幽禁不得自由的豪格十分气愤,誓死不向多尔衮低头。次年三月豪格便死在了禁所,此时的豪格尚且不足40岁。
顺治六年十二月多尔衮的嫡福晋巴特玛去世,次年的正月多尔衮便将豪格的遗孀纳为己有。
而豪格的这位遗孀,是多尔衮嫡福晋巴特玛的亲妹妹,也是索诺木台吉的女儿。
按照辈分的话,是孝庄太后的侄女。
六娶福晋是来自朝鲜的义顺公主义顺公主是朝鲜王朝的远支宗室,她的父亲锦林君李恺胤是朝鲜成宗的四世孙。
而李恺胤是成宗的庶子益阳君李怀的曾孙,而且李恺胤是父亲与婢女所生的庶子,义顺公主是李恺胤的第三女。
李恺胤被称之为“至贫宗室”,虽然是成宗的玄孙,但是家境贫寒。
在顺治七年三月,朝鲜惹怒了清朝,清摄政王多尔衮便派户部尚书巴讫乃等六位使者前往朝鲜问责。其实多尔衮并不想深究此事,多尔衮的嫡福晋在顺治六年十二月病逝,所以他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想要找一位朝鲜王女为续弦。
所以巴讫乃向朝鲜国王孝宗提亲,最终选定了锦林君李恺胤的女儿义顺公主。
据说李恺胤之所以将女儿嫁到大清,是为了贪图清廷给的彩礼钱。果然家境贫寒的李恺胤,得到了丰厚的财物。
这年四月,义顺公主带着12位侍女前往大清,嫁给多尔衮。
据说多尔衮见到义顺公主的第一眼还是很满意的,但是等回到京城后又嫌弃义顺公主长得不漂亮,随行的侍女也长得丑,谴责朝鲜没有诚意。朝鲜孝宗为此感到十分忧心,便决定多派一些侍女前往大清,来平息多尔衮的怒气。
义顺公主嫁到大清还不到半年的时间,多尔衮便去世了。
多尔衮去世后,义顺公主改嫁给了端重亲王博洛(清太祖第七子阿巴泰的儿子)。
顺治九年博洛去世,义顺公主开始寡居。
顺治十二年,义顺公主的父亲锦林君李恺胤以正使的身份出使大清,恳请顺治帝将女儿义顺公主放回朝鲜,顺治帝恩准。就这样义顺公主回到了故土,孝宗命户曹每个月出钱奉养义顺公主。
结语多尔衮作为清太祖努尔哈赤与大妃阿巴亥所生的嫡子,战功赫赫的睿亲王,顺治朝的摄政王,在满清初期是非常不可忽视的一位。如此便注定,他的妻妾人选,不管是嫡福晋还是福晋,都是朝政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