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亲王:清初8大铁帽子王之一,始于战功开国诸王之最,传9世13王

雍亲王府王妃 2024-08-19 15:03:13

清初有八大铁帽子王,全部都是战功赫赫的开国功臣,这些王爵之所以称之为“铁帽子王”,是因为这八大爵位与其他的王爵相比,有三大优势:

其一,爵位是世袭罔替,无需隔代降袭爵位;比如雍正十七弟果亲王允礼,他去世后弘曕承袭的是郡王爵位,而非亲王爵位;若是铁帽子王爵位,即便是隔代也是直接承袭亲王爵位。

其二,俸禄上要更加多一些,俸禄银子10000两,禄米10000斛;

其三,王府是铁帽子王王府,世袭罔替;若非铁帽子王爵位,可能几代后爵位越来越低,便没有了居住王府的资格。比如乾隆十七弟永璘,嘉庆朝时其皇兄嘉庆帝将原和珅府邸赏赐给了最年幼的弟弟永璘为庆郡王王府(后为庆亲王)。但是等永璘去世后,他的儿子绵愍承袭郡王爵位(后被革爵);到了奕劻袭爵时,已经降到了辅国将军爵位,自然不能再居住在偌大的王府。

所以奕劻承袭爵位不久,便奉旨搬到了搬到了王府西侧的琦善旧宅居住;

而次年,道光帝第六子和硕恭亲王奕䜣便搬到了原庆王府居住。

不过“铁帽子王”的说法并非从满清初期便有的,而是从乾隆四十三年开始。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在恢复多尔衮和硕睿亲王爵位时,将宗室中那些世袭罔替的爵位都理清楚,并且恢复了他们最初的封号(和硕庄亲王爵位除外),正式形成制度。

在乾隆确定的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中,有一个比较特殊:另外七个爵位世袭罔替的什么爵位就是什么爵位,唯独将多罗信郡王爵位恢复成了和硕豫亲王爵位,这对于信郡王系后代来说是莫大的殊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01始于战功开国诸王之最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多铎出生,生母是太祖皇帝第四位大妃乌拉那拉.阿巴亥,阿巴亥是乌拉部高贵的公主,12岁便嫁给了努尔哈赤,连生三子后彻底坐稳了大妃之位,深得太祖皇帝的宠爱

太祖爱屋及乌自然对阿巴亥所生三子,极其宠爱。

多铎作为最年幼的嫡子,自然更加受到太祖皇帝的偏爱。

天命五年(1620年),多铎年仅7岁便被封为和硕额真;天命十一年(1626年),多铎年仅13岁,便被封为贝勒,为天命年间“四小贝勒”之一(四小贝勒的地位仅次于“四大贝勒”)。

多铎的同母兄多尔衮年长2岁,二人虽然都没有建功立业,却同同母兄长阿济格一起统领两黄旗。

要知道此时战功赫赫的大贝勒代善(太祖嫡次子)位居“四大贝勒”之位,也仅仅统领一旗而已。

如此,便可见太祖皇帝对多尔衮、多铎兄弟二人的偏爱程度。

然而便是在这一年,太祖皇帝病逝,其生母阿巴亥被逼殉葬;紧随其后,皇太极登上汗位。

天聪二年(1628年),虽然多铎年仅15岁,但已经跟随新大汗皇太极一起出征,讨伐蒙古多罗特部,凭战功被皇太极封为和硕额尔克楚呼尔贝勒。

次年多铎跟随皇太极再次出征,征伐明朝。在广渠门之战中,多铎击溃明军;在经过蓟州的时候,再次大破明军。

天聪五年,多铎跟随皇太极一起参与了大凌河之战。

天聪六年,皇太极亲自率兵征伐蒙古察哈尔王林丹汗,多铎跟随一起,杀俘敌千余人。

天聪八年皇太极率兵攻打宣府的时候,多铎先后攻克龙门、朔州,并且在到大同的时候打的明军溃败而逃。

次年多铎再次跟随皇太极一起征伐明朝,多铎率兵从广宁出,击溃祖大寿(吴三桂的舅舅)的部队,斩获敌军人数无法计算。次日又攻克了台一,率兵回到广宁。立下如此大的功劳,皇太极亲自出怀远门五里地迎接多铎。

多铎虽然是阿巴亥三子中最年幼的一个,却是作战最勇猛的一个;只要是提到多尔衮,我们便会想到他是一个作战十分勇猛、而且智勇双全之人,其实在战场上多铎比自己的兄长多尔衮有过之而不无不及。

正是因为多铎的赫赫战功,崇德元年皇太极称帝时,多铎同同母兄多尔衮都被直接封为亲王(豫亲王与睿亲王);至于多铎的最年长的同母兄阿济格,只是被封为郡王而已。

这一年,多铎年仅23岁。

在被封为亲王的同时,皇太极命多铎掌管六部之一的礼部。

同年跟随皇太极再次出征,征伐朝鲜,多铎在南汉山城大败朝鲜援军。

崇德三年,多铎因罪被降为贝勒爵位。

崇德五年三月,蒙古多罗特部苏班岱决定归顺大清,皇太极命多铎同郑亲王济尔哈朗前去迎接,在经过锦州与杏山的时候,明军追击而来,多铎大败明军。

崇德六年多铎跟随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等一起围攻锦州城。皇太极命多铎在塔山与杏山之间设伏,截杀明军。多铎确实没有辜负皇太极的期望,让明军全军覆没;多铎此举直接扭转了松锦之战的局势,随后多铎便同肃亲王豪格(皇太极长子)一起攻松山,将洪承畴一万多人围困松山城,长达半年的时间。

崇德七年三月,多铎终于率兵攻破松山,并且活捉了洪承畴;紧随其后锦州城守将祖大寿也归顺大清。因为多铎多次立下战功,被恢复了豫郡王的爵位。

崇德八年皇太极没有留下遗诏便去世了,多铎劝说自己的同母兄多尔衮抢夺皇位,继承大统;跟多尔衮针锋相对争夺皇位的是皇太极的长子、同样战功赫赫的肃亲王豪格。而且豪格不仅有镶蓝旗的支持,还有皇太极亲自统领的两黄旗的支持,双方势均力敌,谁也不肯相让。

权衡利弊后,多尔衮以退为进,主动提出让皇太极第九子、庄妃所生的福临继承皇位。

而多尔衮同郑亲王济尔哈朗一起做辅政叔王,多尔衮的建议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就这样福临登基,慢慢地多尔衮从辅政叔王成为摄政王,掌握了大清的实权。

而作战勇猛、屡立战功的同母弟多铎,便是多尔衮最大的依仗。

顺治元年,多铎跟随两位同母兄一起向山海关进军,成功让吴三桂归顺大清,剃发称臣。吴三桂同多铎兄弟三人一起合并一处的话,已经18万精兵。这年四月三十日,李自成退出北京城的消息传来,多铎与阿济格率兵紧随其后,一直到了山西。

这年十一月,多铎恢复了亲王爵位,并且被封为定国大将军,率兵南下。

多铎带领明降将孔有德与耿仲明等人一起,原本打算平定东南一带,但是因大顺军已经东渡黄河,多尔衮便紧急下令多铎率兵推进到潼关一带;次年正月多铎部占领潼关,而且很快便率兵到了山西西安。

完成任务后多铎再次率兵南下,继续完成平定东南的任务。

多铎率领大军进抵河南,很快便横扫河南大半;在河南战场上,多铎大军的捷报不断。

中原平定后,顺治二年四月多铎率兵攻占了扬州城,紧随其后攻占镇江与南京。

南京平定后,多铎等人生擒了南明弘光帝,明潞王、淮王前来归降。

支持浙江以及浙西一带,全部在清军的控制之中。

江浙一带平定后,多铎便上疏朝廷请求在江浙一带建立完善的官僚体系,以南京为重心,在周边各个重镇都要派八旗官兵镇守。随后多铎继续率兵南下,十月多铎带着弘光帝、伪太子等俘虏回到凯旋回京。顺治帝亲自在南苑迎接多铎,将多铎晋封为和硕豫德亲王。

顺治四年时,多铎代替郑亲王济尔哈朗成为新的辅政叔王,被晋封为辅政叔德豫亲王;此时的多铎,在朝中的地位仅次于多尔衮。

然而顺治六年,多铎得天花病逝了,年仅36岁;恰好是建功立业的大好年纪。

可以说,若多铎不死,多尔衮很可能很快便能在弟弟的帮助下,取代顺治帝成为新帝。

然而多铎一死,多尔衮便失去了最大的依靠。

顺治七年年底多尔衮在外出狩猎时也去世了,顺治帝得以亲政。

顺治八年,多尔衮被顺治帝挫骨扬灰,阿济格被削爵处死。

至于多铎因为早已病逝暂时并未受到牵连,但是顺治九年时,还是因为是多尔衮的同母弟,而被降为郡王爵位;康熙十年,多铎被追封为多罗豫通郡王。

02信郡王爵位传五王

多铎病逝后,由他的次子多尼承袭豫亲王爵位。多尼是多铎继福晋博尔济吉特氏所生,博尔济吉特氏是孝庄文皇后的亲兄弟索诺木的女儿,也就是说是孝庄的侄女。崇德元年,多尼出生。

顺治六年(1649年),多尼14岁时承袭豫亲王爵位;

顺治八年,多尼的爵位改为和硕信亲王,改领正蓝旗,其实属人还是镶白旗的属人。

顺治九年,因为父亲被降为郡王的缘故,多尼便被降为信郡王。

从顺治十五年(1658年),多尼23岁开始上战场杀敌立功。

多尼虽不及父亲多铎骁勇善战,但也算立下了一些战功。然而可惜的是多尼仅在战场上两三年的时间,在顺治十八年正月便病逝了,年仅26岁而已,被追谥为多罗信宣和郡王。

乾隆四十三年,被追封为豫亲王。

多尼病逝后,他的次子(侧福晋王氏所生)鄂扎承袭信郡王爵位,

顺治十八年,鄂扎年仅7岁时承袭郡王爵位,康熙十四年(1675年)鄂扎21岁时被封为抚远大将军率领清军征讨叛逆蒙古察哈尔布尔尼(布尔尼的父亲阿布鼐是皇太极贵妃娜木钟与察哈尔林丹汗所生的儿子,娜木钟在林丹汗去世后二婚嫁给了皇太极,为皇太极生一子一女)。

图海将军为鄂扎副将,跟随一起出征。

先后三次对战布尔尼,均是布尔尼溃败,最终布尔尼仅带了30骑逃走。

就这样鄂扎平定察哈尔叛乱,立下了大功。

此战后鄂扎开始奉命掌管宗人府事务,康熙二十九年,康熙亲政噶尔丹时,鄂扎跟随一起出征,在恭亲王常宁(康熙亲弟弟)麾下;康熙三十五年,康熙再次亲政噶尔丹,鄂扎仍旧跟随一起,此次鄂扎是跟随康熙左右,统领正白旗。

康熙四十一年病逝,乾隆四十三年被追封为和硕豫亲王。

鄂扎去世后,康熙并未让鄂扎的儿子承袭王爵,而是让多铎第三子董额来承袭信郡王爵位。董额一开始被封为贝勒爵位,康熙十三年时被封为定西大将军讨伐王辅臣(三番之乱时,王辅臣附和吴三桂起兵),只是过了许久董额都未能攻下平凉城;康熙十五年,康熙便下旨大学士图海前去平定王辅臣,将董额改授为固山额真,一切听从图海的号令。

康熙十六年二月,董额被削掉了贝勒爵位;

康熙四十二年,在侄儿鄂扎去世后,承袭信郡王爵位。

然而董额仅在郡王爵位上3年的时间便去世了,董额去世时,鄂扎的第五子德昭虽然只有7岁,但康熙还是让德昭承袭了信郡王爵位。

雍正二年,德昭25岁时被授予宗人府左宗正一职。

雍正五年,德昭奉命管理三旗都统事务。

乾隆二十七年,德昭病逝,终年63岁,被追谥为和硕信悫郡王。

乾隆四十三年,被追封为和硕豫亲王。

03恢复和硕豫亲王爵位

德昭共生有19个儿子,但乾隆并未让德昭的儿子承袭王爵,而是下旨多铎第五子多尔博(曾被过继给多尔衮为嗣子,承袭和硕睿亲王爵位)的四世孙如松承袭信郡王爵位。

乾隆十一年时如松被封为辅国公,乾隆二十年被授予散秩大臣职衔,在乾清门行走。与其他宗室子弟相比,如松还是得乾隆重用的,先后任镶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兵部侍郎、兵部尚书等职;乾隆二十七年承袭信郡王爵位,之后又先后任都统、兵部尚书、领侍卫内大臣等职。

乾隆三十五年病逝,年仅34岁。

按理说在乾隆四十三年时如松应当被追封为和硕豫亲王,但是因乾隆恢复了多尔衮的和硕睿亲王爵位,而且还是让多铎第五子多尔博为多尔衮嗣子,所以如松的儿子淳颖承袭和硕睿亲王爵位;而如松便被追封为和硕睿恪亲王,与豫亲王一系便没有关系了。

如松之后,是德昭第十五子修龄承袭多罗信郡王爵位,乾隆四十三年正式承袭和硕豫亲王爵位。乾隆之所以恢复多铎的和硕豫亲王爵位,是因为乾隆认为多铎是诸开国诸王中战功最为显赫的。既然多尔衮都已经恢复了王爵,多铎理所应当也应当被恢复和硕亲王爵位。

而其子孙后代自然也要承袭和硕豫亲王爵位,修龄的嫡福晋出身勋贵家族富察氏一族,是富察.傅文的女儿。傅文可能大家比较陌生,但若是提起傅恒大家必定很熟悉,是孝贤纯皇后的亲弟弟,实际上傅文是傅恒的亲哥哥。傅文凭战功被封为一等承恩公,他的儿子明瑞也是乾隆朝名将。

如此便可见,修龄嫡福晋的出身有多显赫。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修龄十分宠爱自己的嫡福晋,五个儿子全部都是嫡福晋富察氏所生。

而且修龄五子中有三子承袭了王爵,这是怎么回事呢?

乾隆五十二年修龄去世,其长子裕丰承袭王爵。嘉庆十八年,天理教在京城起事,趁嘉庆帝不在京城时攻打紫禁城。裕丰的下属中居然有追随一起叛乱者,嘉庆帝将裕丰削爵。

嘉庆十九年,嘉庆帝让裕丰的三弟裕兴来承袭王爵。

然而裕兴极为好色,居然在嘉庆帝大丧期间将府上的丫鬟侮辱,丫鬟受辱后悬梁自尽。道光帝大怒,想要将裕兴直接处死,在皇太后求情后,道光帝才免了裕兴死罪,只是圈禁三年;但王爵自然是保不住了,改由修龄第五子裕全承袭王爵;道光二十年裕全去世,被追谥为和硕豫厚亲王。

裕全去世后,其次子义道承袭王爵,先后任内大臣、左总正等职;同治七年病逝,被追谥为和硕豫慎亲王;义道去世后,其长子本格承袭王爵,跟他的父亲一样先后任内大臣、左总正等职;光绪二十四年病逝,被追谥为“和硕豫诚亲王”。

义道并无亲子承袭王爵,所以便由其嗣子懋林承袭王爵;

民国二年懋林去世,年仅22岁,其子端镇承袭王爵。

3 阅读:584

雍亲王府王妃

简介:我是一位历史爱好者,喜欢读历史书,更喜欢畅谈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