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庄子》中这句话来看,骊姬和毛嫱一样,都是先秦时期公认的美人,前者留下了素雅的美名,后者却被认为祸乱国家,那为什么说骊姬是晋国第一大妖女呢?
骊姬生年不详,卒于大概公元前651年,姿色艳美,是春秋时期骊戎国君的女儿。
来自骊戎,立为妃子
公元前672年,晋献公攻打骊戎(古代少数民族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的骊山),骊戎不敌,便想求和将骊姬与其妹少姬献给晋献公,晋献公得到姐妹二人后,对她们非常宠爱,并想要立骊姬为夫人,便让人占卜吉凶:用龟甲占卜,结果是凶;而蓍草占卜的结果是吉利。献公决定按蓍草占卜的结果来办,占卜的人说,蓍草之数短,而龟相则长,不如按照龟卜的结果。晋献公不听,最终把骊姬立为夫人。
欲立奚齐,暗自争夺
骊姬入晋后,以美色得到晋献公的专宠,被晋献公立为夫人,公元前665年,骊姬生下儿子奚齐;骊姬得到晋献公的信任后,开始参与朝政,挑拨晋献公和其他儿子之间的感情,欲将自己的儿子奚齐改立为晋国太子。
当时,晋献公已经有几个儿子,其中出名的有:太子申生,重耳(晋文公)以及夷吾(晋惠公),这些公子定然不会同意骊姬的想法,并且,晋献公和齐桓公之女齐姜所生的儿子申生已经被立为太子。
骊姬为了立奚齐为太子,便贿赂晋献公的男宠梁武和东关五,让他们对晋献公说:“曲沃(今山西闻喜东北)是晋国先祖宗庙所在的地方,最好派太子申生去镇守,而蒲城(今山西乡宁县及周边一带) 靠近秦国,屈城(在今山西吉县及乡宁一带) 靠近翟国,是边防要塞,最好派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分别防守。”晋献公觉得有道理,于是派太子申生住在曲沃,公子重耳住在蒲城,公子夷吾住在屈城。只留下奚齐与少姬的儿子卓子在身边,居住在都城绛城(晋献公时期将都城从翼迁到了绛)。
将这些公子外派出去后,她还不满意,毕竟申生还是太子,骊姬便开始陷害申生。
陷害申生
随着太子被渐渐疏远,晋献公私底下对骊姬透露说:“我想废黜太子申生,让奚齐做太子。”骊姬哭着说:“太子申生被立,诸侯都已知道,而且他数次领兵作战,百姓都拥护他,怎么能因为我的原因而废掉嫡子改立庶子?如果您一定要那样做,我就去自杀。”
骊姬表面在晋献公面前树立称誉太子的人设,暗地里却让人诽谤太子申生,其实早就想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并且不惜手段。
公元前656年,晋献公的宠妃骊姬想除掉太子申生,便设下了一个毒计。她告诉太子,晋献公梦见了他的母亲齐姜,让他去曲沃祭祀,并把祭祀用的胙肉带回来献给晋献公。太子信以为真,照做了。
晋献公当时外出打猎,骊姬趁机在胙肉里下了毒。等晋献公回来,骊姬假装关心地说:“这肉从远方带来,得先试试有没有问题。”于是她把肉给狗吃,狗死了;又给仆人吃,仆人也死了。骊姬立刻哭诉道:“太子怎么这么狠心,连自己的父亲都想害!他一定是想早点继位!”
她还对晋献公说:“太子这么做,都是因为我和奚齐(骊姬的儿子)。不如让我们母子离开晋国,或者我干脆自杀,免得被太子害死。”晋献公听后大怒,太子申生得知消息后,吓得逃到了新城。晋献公一怒之下,杀了太子的老师杜原款。
有人告诉太子申生,毒药是骊姬下的,建议他在晋献公面前为自己辩解,晋献公一定会相信他。但太子申生却说:“父王如果没有骊姬,就会睡不好、吃不下。如果我辩解,骊姬必定会被定罪。现在父王年纪大了,骊姬出事会让他不开心,我也会因此感到痛苦。”有人劝他逃到别的国家,太子申生却回答:“背着杀父的罪名逃跑,谁会收留我?不如选择自杀。”于是,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太子申生在新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太子申生死后,骊姬趁机诬陷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说他们参与了太子申生的阴谋。结果,公子重耳逃回了蒲城,公子夷吾则逃回了屈城。
公元前651年夏天,晋献公原本要去参加齐桓公在葵丘举办的诸侯大会,但因为生病迟到了。路上,他还被周朝的宰孔劝了几句,结果干脆掉头回了晋国。回去后,晋献公病情加重,心里开始担心继承人问题。他把大臣荀息叫来,说:“我想让奚齐接班,但他年纪太小,大臣们可能不服,怕会出乱子。你能帮我稳住局面吗?”荀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晋献公又问:“你怎么证明你能做到?”荀息回答:“就算您死而复生,我也问心无愧,这就是我的凭证。”于是,晋献公放心地把奚齐托付给了荀息。
荀息接手后,成了国相,掌管朝政。同年九月,晋献公去世,奚齐继位。但好景不长,十月,大臣里克发动政变,杀了奚齐。荀息不甘心,又立了卓子为国君。没想到,十一月里克再次出手,杀了卓子,荀息也绝望自杀了。
至于骊姬之死,《列女传》里提到,里克杀卓子时,把她也鞭杀了。
就这样,一代妖女终于落下帷幕。
作为晋献公的宠妃,她深得宠爱,却不满足于此,为了让自己所生的儿子奚齐继承君位,她设计陷害太子,挑拨晋献公与其他公子的关系,导致晋国内乱不断,最终引发了「骊姬之乱」。
所以说,骊姬真的是晋国的第一大妖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