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军委决定给李敏副军级待遇,她却说:父母是父母,我是我

沛儿阅览趣事 2025-02-11 02:55:52

毛主席对子女不仅生活上要求严格,不许他们搞一丁点的特殊,在政治上要求也同样严格。毛主席希望他们能成为积极向上的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群众,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劳动者。

李敏始终谨记毛主席的教导,因此当军委决定给她副军级待遇的时候,她也只是轻轻地摇了摇头,说:“父母是父母,我是我,我不能因为父母而享受特权,这是父亲从小教育我的……”

毛主席问李银桥:李敏好还是李讷好?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天,毛主席在卫士长李银桥的陪同下散步。走着走着,毛主席突然停下来问李银桥:“银桥啊,你觉得是李敏好还是李讷好呢?”李银桥不知道毛主席为何会这样问,但想了想还是说:

“她们两个都很好,和其他高干子弟相比,她们已经很不错了,对我们很有礼貌,还严格要求自己,都是不错的孩子。”

谁曾想毛主席却摇摇头,说:“我看她们都不如你们,也不如你们有前途。她们吃的苦还是太少了,只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样的人才能有出息。”李银桥却有些不认同:“主席,她们吃的苦已经够多了。你看看其他高干子弟,哪个身上没有优越感?李敏和李讷已经很不错了。”

毛主席说:“人呐,在生活上还是和低的比有好处,不能总和好的比。不能不比贡献只比享受,那样就没出息了。”见毛主席这样说,李银桥也不再反驳。

毛主席的两个女儿李敏和李讷都出生在延安,之所以没有姓毛,是因为毛主席在战争年代曾化名“李德胜”。而她们的名“敏”和“讷”则出自《论语》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希望她们做多干实事、少说空话的人。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毛主席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党的高级干部子弟的教育不仅仅是自己的家事,更是国事。”干部子弟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其父辈,所以更要树立平民意识,不能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对待自己的子女,毛主席同样这样要求:

“我的孩子要和普通老百姓的孩子一样,不能让他们打着我的招牌享受特殊待遇。”

李敏和李讷在育英小学读书期间,只有每周末能够回家,其余时间都住宿。所以一到周末,学校就会把这天的伙食费退给学生们,让他们自行处理。李敏和李讷拿到学校退回的伙食费,没有去买零食或者玩具,而是全部交给毛主席。

看着手中退回的伙食费,毛主席笑着说:“这些爸爸不会私吞,而是交给生活管理员,就当作你们两个周末在家里吃饭的伙食费吧!”毛主席之所以这样做,不仅可以锻炼女儿们的自控能力,还能让她们知道钱来之不易。

毛主席锻炼李敏的独立能力

当李敏和李讷进入北师大附中读书的时候,毛主席很忙,没有空亲自带她们去,便将保健医生王鹤滨叫来叮嘱道:“王医生,就麻烦你带着李敏和李讷去报名了。”

报完名后,学校相关工作人员给王鹤滨两张学生信息登记表,其他信息王鹤滨都能填,但看到家长姓名这一栏的时候,他却犹豫了。于是王鹤滨将信息表拿回中南海请示:“主席,这有两张学生信息登记表,其他的我都写了,只是家长姓名这一栏,您看要怎么填?”

毛主席看后笑道:“既然李敏和李讷都是你带去的,那上面就填你的名字吧。”王鹤滨有些犹豫:“这能行吗?”毛主席点点头,说:“这有什么的?总不能填我的名字,如果被老师或者其他同学知道,李敏和李讷肯定会享受优待的。”

最终在毛主席的强烈要求下,王鹤滨在学生家长姓名一栏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就这样,在上学期间,没有同学知道李敏和李讷就是毛主席的女儿。

有一年李敏放寒假过春节,想着母亲独自一人在上海有些孤单,便找到毛主席说:“爸爸,我们不是快放寒假了吗,我想去上海看看妈妈。”毛主席点点头,说:“是该去看看你妈妈了,好嘛,去吧!”

李敏见父亲又投入到工作当中,有些犹豫道:“爸爸,那我怎么去上海啊?我还没一个人出过远门呢。”毛主席放下手中的文件,笑着说:“有很多办法啊,比如说坐火车。”李敏上前说:“就我一个坐火车吗?”

毛主席笑道:“娇娇,怎么可能只有你一个人呢?火车上还有其他人呢!”见父亲误解自己的意思,李敏连忙解释说:“不是不是,我的意思是您只让我一个人去吗?不找人送我去上海吗?”

毛主席严肃道:“娇娇,你现在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不要总麻烦别人,你自己去。”李敏知道父亲决定了的事情就无法改变,无奈只能点头说:“那好吧。”

临出发前,毛主席叮嘱道:“不要忘了把药拿上,还有这些是外国朋友带给我的香烟,你拿去给你妈妈。”就这样,李敏带着沉甸甸的行李独自一人踏上了前往上海的火车。之后每年放寒假,李敏都会去上海看望母亲。毛主席此举又锻炼了李敏的独立能力。

李敏:父母是父母,我是我

李敏在中学读书的时候,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申请入党,于是她也想要入党。但李敏自认没有达到党员的标准,所以尽管她写好了入党申请书,却迟迟没有交上去。后来经过慎重思考,她想先和父亲商量一下再说。

周六回家这天,李敏急匆匆来到父亲办公室:“爸爸,我想和您谈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毛主席见女儿语气那么认真,便放下手里的书,轻声道:“娇娇,你想和爸爸谈什么呢?”李敏激动地说:“爸爸,我想入党!”

李敏期待的看向父亲,她本以为能从父亲口中听到鼓励的话,谁曾想毛主席却问她:“你为什么想要入党呢?”李敏一时无言,有些埋怨地看了毛主席一眼,随后低下头不再说话。

毛主席见状笑道:

“娇娇,爸爸这是在帮你解决问题。你想要入党爸爸是支持的,但你要知道为什么要入党,总要有个原因嘛!首先要明确入党的原因,端正入党的动机,这才是最重要的。不是看别人入党,你也想入党,这样初衷就变了……”

听了父亲的话,李敏沉默许久,随后说:“那我回去再好好想想,想好再和您谈可以嘛?”毛主席笑着点点头,站起来说:“好,爸爸的大门永远向未来的共产党员敞开!”

回到房间后,李敏反复思考毛主席的话,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她发现父亲是以一位老党员的身份和一位申请入党的青年人进行谈话的,于是慢慢意识到父亲的良苦用心。1958年,李敏正式入党。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与世长辞。得知这一噩耗的李敏悲痛万分,她只能和丈夫排队瞻仰毛主席的遗容,向父亲做最后的告别。在之后的日子里,李敏一直低调做人,秉承朴素的生活作风。

1996年,军委得知李敏生活困难后,经过慎重考虑决定让她享受副军级待遇。本以为李敏会欣然接受,谁曾想她却拒绝了:

“父母是父母,我是我,我不能因为他们享受特权,我没为国家做什么贡献,我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

李敏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她从未仗着是毛主席的女儿就享受特权,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习惯。

0 阅读:0
沛儿阅览趣事

沛儿阅览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