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0月22日,许世友在南京病逝,享年79岁。当运送许世友遗体的汽车缓缓离去,王震拄着拐杖对身后的将军们说:“你们千万不能学他啊……”
这是怎么回事呢?
毛主席答应许世友土葬1956年一次会议期间,毛主席、周恩来等领导人传阅了一份关于实行火葬的《倡议书》。当时安葬死者的办法主要是火葬或者土葬,但土葬沿用最广。不过土葬既占用耕地,又浪费木材,所以国家想要实行火葬。

看完这份《倡议书》,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纷纷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五个月后,在党的八大上,参加会议的诸多同志也在上面签了字。就连一些不在北京,但是听说这一消息的领导干部,也表示:“我们愿意在《倡议书》上签字,死后实行火葬。”
然而许世友在把这份《倡议书》从头到尾读完后,不仅没有签名,还找到毛主席:“主席,为什么要实行火葬呢?不签名可以吗?”毛主席笑着说:“你不愿意当然可以不签名。”

许世友担心毛主席误会,便解释道:“主席,我很小就离家了,从未在母亲跟前尽孝,我只能等死后再尽孝。所以我希望主席您能答应我,等我去后和母亲埋在一起。”毛主席点点头,说:“可以,黄土一冢掩风流嘛!”
许世友幼年丧父,母亲独自一人拉扯他们兄妹几个长大,吃了很多的苦。1926年,许世友参加革命,此后很少回家,更别说尽孝了,所以他对母亲一直很愧疚。

1952年,许世友曾请假回家一趟,看见母亲后泪流不止,并跪在母亲面前怎么也不肯起来;1959年,他再次路过家门,没想到却看见母亲74岁了还在捡柴、喂猪。母亲病危时,他没能及时赶回家为老人送终,也成为一生中最为遗憾的事情。
当时的许世友就暗暗发誓,自己死后一定要为母亲守坟。他曾不止一次这样说:
“当兵三年无孝子,自古忠孝两难全。我活着进忠,对毛主席忠心不二;死了尽孝,为母亲看坟,也算是两全了。”

值得一提的是,许世友给长子许光寄去50元,让他定做一口棺材。由此可以看出,许世友想要土葬的想法是非常强烈的。
聂风智劝许世友去北京治病1985年春节前夕,许世友的身体越来越差,但他强忍不适,没有告诉任何人。直到后来去医院检查,医生才发现他的甲胎球蛋白测定结果非常高,几个月后被确诊为肝癌。但大家都知道许世友的脾气,都不敢将这一结果告诉给他。

经过南京军区领导人的商量和讨论,最终决定先将结果告诉聂风智,再由聂风智转告许世友。当时聂风智已经躺下休息了,但王秘书顾不了那么多,还是敲门进来汇报:“首长,南京刚刚发来电报,是关于许司令员的。”
聂风智刚想发火,听到这里连忙坐起来,说:“赶紧拿过来。”看完电报,他的表情异常凝重,握着笔的手不停地颤抖,最后在上面写下一个“聂”字。紧接着,聂风智驱车赶到许世友的住处。
许世友一见到聂风智就高兴地上前:“你们怎么来了?”聂风智见老首长面色红润,不像是生病的模样,便问他:“首长,您这几天身体怎么样?都还好吗?”

许世友一边往里面走,一边说:“有什么不好的?好,好得很!”聂风智有些犹豫,但还是说:“首长,南京来电话了,说是您的报告出来了,肝部有点毛病。”许世友点点头没有说什么,表情十分淡定。
聂风智见状,小心翼翼地说:“要不咱们去北京301医院看看吧。”刚还没什么表情的许世友听到这里,瞬间摆摆手说:“不去,我不去北京。”聂风智继续劝说:“肝上的毛病不能忽视,这可不是小事,北京的医疗条件比南京好,咱们还是去看看再说吧。”
但不管聂风智如何劝说,许世友只有那两个字“不去”。

8月6日晚,聂风智站在窗前眺望远方,心里想的还是老首长不愿意去北京治病的事情。他越想越烦躁,随后叫来妻子何鸣:“走,咱们再去一趟首长住处。”
来到许世友的住处,还没等聂风智夫妇俩开口,许世友就点头示意他们坐下。沉默片刻后,许世友嘟囔了一句话,聂风智没听清,但碍于那天的事情也不好意思问。就在这个时候,何鸣悄悄对聂风智说:“许司令员说要回南京。”

聂风智抬头看了看许世友,动了动嘴想要说什么,但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许世友冷淡道:“你们走吧,我要休息了!”聂风智无奈,只好和何鸣离去。聂风智是许世友的爱将,就连他都无法劝说许世友去北京治病,其他人就更不敢开口了。

1985年9月30日,许世友病情加重。就在家人和工作人员犹豫的时候,向守志果断下令:“还有什么好犹豫的,直接送去医院,其他的事以后再说。”就这样,一直不肯离开的许世友当晚被担架抬上了救护车。
然而非常可惜的是,不管医护人员如何努力,还是没能将许世友救回来。1985年10月22日,许世友因病去世,享年79岁。
王震拄着拐叹气道:你们千万不能学他许世友去世后,究竟实行火葬还是土葬成为一个难题。南京军区的领导决策不了,便将其上报,最后送到了邓小平的案桌上。邓小平思索再三以后在报告上批示:“照此办理,下不为例。”
但由于当时在全民提倡火葬,所以这件事是秘密进行的。在参加完许世友的遗体告别仪式后,王震看着渐渐远去的汽车,转身对其他将军说:“你们千万不能学他啊!”

不久后,许世友的遗体被运往河南新县埋葬,他的墓前只有一块石碑,上面没有任何头衔,也没有铭文,只有“许世友同志之墓”七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