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大授衔,毛主席感叹:“没他,我和恩来早没了”,所言何人?

斋小晗评文化 2024-05-24 06:39:22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几年后,也就是1955年,我国进行了一场军衔评定活动。

其中有一位上将,显得十分的与众不同。

为什么这位上将与众不同呢?

原来,他是名单中唯一一位,没有领军作战的上将。

为何一位从未上过战场的人,可以被评为上将呢?

他究竟做出了多大的贡献,才能够成为千万人中最特殊的存在呢?

他究竟是谁

1955年,赖传珠给毛主席递上一份名单。

这份名单,便是即将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名单。

毛主席翻阅时却发现,名单中少了一个人。

发现这一点的主席便问赖传珠,为何名单上少了李克农?

这份名单上的人,都是在战争中为国家为人民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在战场上他们奋勇杀敌。

不顾自身安危,只为了保护身后的人民与国家。

然而李克农,却是一位从未上过战场的人。

这份上将名单中,没有他也是正常情况。

为何主席,会专门点出这个人并且询问呢?

赖传珠也是一样的疑惑。

心中所,想便自然而然问出了声。

主席也感慨的说道:

“没有李克农,许多人就没了,包括自己和周总理。”

李克农的“战场”

李克农,生于一个职员家庭中。

因较为优渥的家庭环境,思想进步,他对局势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认为凭借自己的才学,可以修复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

亦或是政党交替,走向一条光明的道路。

终于,李克农在1926年的冬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走向了一条康庄大道。

虽然李克农,决定走上革命的道路,但是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

从小家境优渥的他,就是肩不能挑,手不能扛的文弱书生。

在战场上,显得不得心应手。

没等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就需要其他人来救。

想通了这一点的李克农,决定换一条路去走。

战场上瞬息万变。

如果能够提前知悉对手的策略,就能够在战场上立足于不败之地。

怎样,才能够提前清楚对手的一举一动呢?

那就只能是卧底了。

李克农,选择了一条特殊的道路。

他前往了一个特殊的、没有硝烟的战场。

与其他的英雄相比,他仿佛是一个平庸的人,不显眼。

甚至于在建国后授予他功勋时,都会有人质疑他是否能够受得起这份荣耀。

然而他的工作,对国家与人民来说,是有着巨大作用的。

为了人民与国家付出了巨大贡献。

甚至于如果没有他,许多耳熟能详的开国功勋,都将不复存在。

情报工作,对于当时的战争至关重要。

一丝疏忽,便可能万劫不复。

李克农收集到的情报,拯救了无数战争中的人们。

为了减少伤亡,他忍辱负重,潜入敌人内部。洞悉敌人的活动,为了拯救无数无辜百姓。

拯救无辜,奉献自己

1926年冬天,李克农加入中国共产党。

次年,就开始了卧底工作。

1927年的芜湖,空气中都弥漫着硝烟的气味,芜湖党羽策划了一起反革命政变。

如果不能将这一情报传递给我党,我党将会损失惨重!

潜伏其中的李克农,深切明白着这一情报的重要性,并加紧传递到我党的联络人手中。

联络人收到这一情报。

也迅速做出反应向上级汇报,紧急撤退。

因为及时,我党在芜湖的势力能够安全撤退,保全了大量实力。

李克农也从中意识到,卧底工作的重要性。

然而,不同高度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在底层潜伏的李克农无法探听到重要情报。

如果无法洞悉敌人的未来活动。

那么在战场上,我们将处处受人掣肘。

值得庆幸的是,想要获得更多情报的李克农面前,有着一个堪称绝佳的机会——无线电管理局需要工作人员。

意识到这一点的李克农,马上向上级汇报。

在经过上级允许后。

李克农成功进入无线电管理局,更有利于他的情报工作的展开。

无线电管理局,是一个“香饽饽”。

许多人,想要通过这一肥差来获取情报。

很明显的体现便是,有人彰显着自己的财力,想要蛊惑李克农,让李克农投身麾下。

李克农,并未被敌人的糖衣炮弹所蛊惑。

1931年四月,我党的情报被发现。

情况危机,幸好李克农同志在危急关头,将这一情报汇报给党中央。

当时周总理负责上海的情报工作。

立即将这一情况分报给上级领导,并以最快的速度进行部署工作,进行应急处理,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成功保全了我党安全。

立功后的李克农,并没有骄傲狂妄,反而是更加谨慎。

1932年,李克农在长征中负责勘察敌情,保卫中央机关安全的工作。

在长征行进方向,有了不同的见解即将产生矛盾时。

毛主席与周总理,率领部分军队先行北上。

李克农,也跟随着两位领导人。

并在这场行动中,保护了诸位领导人的生命安全,帮助他们脱离危险。

也因此毛主席会说出:“如果没有李克农,我和恩来早就没了”这样的话。

长征结束后,抗日战争爆发。

国共两党合作,一致对外。

此时的李克农工作重心,也随着两党合作而改变,转向为探查日方的情报。

在战争中,得情报者得天下。

这句话放在抗日战争中,更是真理般的存在。

李克农所掌握的情报,也在战争中起着重大作用。

战争中的伤亡减少,中国人民有了更大的喘息机会,抓住敌方的漏洞一击致命。

新中国成立后,仍旧有许多敌特的存在。

李克农也临危受命,肃清特务。

隐匿于人群,无法掩盖光芒

虽然李克农,从未上过战场。

但是在这些年的战争中,放眼望去,每次的胜利都有着李克农的存在。

他虽然隐匿于人群中,却无法掩盖他的光芒。

1962年初春,北京城还沉浸在冬日的余寒之中。

2月9日的夜晚,比往常更加沉寂。

时针缓缓指向21时,一位传奇人物的生命,在北京协和医院的病房里,静静地画上了句号。

他,就是李克农。

一个名字背后,承载着无数秘密与荣耀的革命者。

四天后的清晨。

2月13日,京城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不寻常的庄重。

首都各界人士,怀揣着沉甸甸的心情,逾2500人汇聚于历史悠久的中山堂前。

这里,即将举行一场规模宏大、情感深沉的公祭仪式,来缅怀那位为国家安宁倾尽心力的英雄。

中山堂内,气氛肃穆。

每一束鲜花,都寄托着人们对李克农同志无尽的哀思;

每一炷香烟缭绕,似乎都在讲述着他生前的英勇。

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们,眼神中流露出相同的悲伤。

他们或低声交谈,分享着关于李克农的点点滴滴;

或静默不语,内心翻涌着复杂的情感。

在低沉的哀乐声中,人们缓缓前行,向李克农的遗像鞠躬致意。

他的离去,让天空暂时失色。

但他的事迹与精神,永远照亮着后来者的道路。

0 阅读:0
斋小晗评文化

斋小晗评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