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周总理和陈毅完成国外访问任务,回国的路上顺便到了成都,特别要求见见成都军区的头儿贺炳炎。聊着聊着,周总理冷不丁地问贺炳炎,对陈毅的父母在成都那边的情况熟不熟悉。
“哎,贺炳炎,你知不知道伯父伯母啥时候到的成都,他们现在住哪儿呢?”周总理这么一问,贺炳炎心里头猛地一惊,陈老总他爸妈在成都这事儿,他压根儿就没听说过。看贺炳炎那惊讶的表情,陈毅哈哈一笑,说:“我爸妈回四川都好多年了,连我自己都没去过他们现在住的地方呢。”
没问题,这事儿跟你们没关系,我自己去瞅瞅就好。
陈毅偷偷地,没跟任何人说,就跑去看了自己的爹娘。等他回到北京后,贺炳炎还是一头雾水,压根不知道陈毅的爹娘住哪儿。
后来一个星期天,贺炳炎跟老婆姜平一块儿出去溜达。走到一个小巷子那儿,他瞅见巷子口有两间破破烂烂的小屋子,心里头挺惊讶,没想到在成都这么繁华的地界儿,还有人住在这样的房子里。
贺炳炎和他媳妇满心好奇,迈步进了屋,里头住着一对老头老太太。仔细瞅瞅,嘿,这俩老人的模样跟陈毅还有点儿像呢。夫妻俩偷偷对视了一下,心里头不约而同地嘀咕起来:这该不会是陈老总的双亲吧?
接着,姜平就主动跟那两位老人家介绍了自己是谁。贺炳炎则很直接,他问那位大爷是不是姓陈。可大爷却吞吞吐吐的,半天也没说清楚。姜平一看这情形,赶紧帮忙打圆场:
您应该就是陈毅副总理的老父亲吧?您可能还不太信得过我和炳炎同志,不过您得知道,我们可不是来对您不利的,也不是上头派我们来的。今天这事儿吧,纯粹就是个巧合,遇上了就是咱俩有缘。
没错,您要是碰到啥难题,直接跟我说就成了,我保证守口如瓶,绝不会让陈老总知道,您们就宽心吧。贺炳炎也在旁边跟着点头。
贺炳炎两口子费了好大劲,终于让陈毅的爸妈相信了他们是谁,一伙人这才开始唠起家常。聊着聊着,贺炳炎知道了陈毅爸妈为啥会住在这儿,心里头不由得给陈老总点了个大大的赞。
上海刚解放那会儿,陈毅的老爸老妈一听说儿子当上了上海市的“一把手”,立马就急着要去看望多年没见的儿子,这都20多年没见了。陈毅见到爸妈别提多开心了,二话不说就让二老住进了自己家里。
那时候,国家正处在大建设时期,陈毅忙得一塌糊涂,费了好大劲才挤出一个周末时间,领着爹娘在上海转了小半天,那以后,就一直没空再陪他们了。不过,陈毅他爹可不是个能老实待着的人,在家里闷久了,就开始坐不住了。
那时候,陈毅的一个堂兄弟在上海上班,陈毅的老爸就打了个电话给他,说想让他陪着老两口在上海溜达溜达。每次要出门,这位堂兄弟都会提前请半天假,还悄悄安排陈毅的秘书把车准备好。
陈家叔侄三个周末连着出去玩,陈毅一直没啥动静。可到第四个周末,情况变了。陈毅的堂弟正准备跟领导请假呢,突然接到陈毅的电话。陈毅说,下午别请假了,下了班直接来家里吃饭。
晚餐时分,陈毅一脸正经但又带着几分温和,召集家里人开了个小会。他跟大家伙儿聊了聊当时上海的安全形势,强调说,毕竟刚解放那会儿,好多特务都盯着他呢。说到最后,陈毅还给爸妈立下了三条规矩:一是别随便用公家的车;二是别打着他的旗号去办事;三是尽量少出门溜达。
“我们就按吩咐做吧,不过刚到这里,还真有点不适应……”陈毅的爸爸听完,叹了口气,又带着笑意说道。
从那以后,陈毅的爸妈就安心在家待着,哪儿也不去。转眼又过了仨月,他们见儿子儿媳整天忙得团团转,就商量着想回四川老家去。要走的那天,陈毅跟爸妈说,啥时候想他们了就过来,不过得记住,之前说的那两条规矩,也就是“约法三章”的前两条,是怎么也不能变的。
别忘了,那是在给儿子的工作打气呢!
1954年那会儿,陈毅当上了国务院的副总理,于是他们全家就从上海搬到了北京。等家里都安顿好了,陈毅就赶紧催着爸妈再到北京城里转转,心里头还盼着他们能一块儿住在北京呢。
陈毅做好了安排,没多久爸妈就到了北京,并且一待就是三年。不过因为不太适应北京的气候和日子,他们最终还是决定回老家四川成都。又要跟爸妈分开了,陈毅心里清楚,以后见面的机会恐怕不多了,所以挺舍不得的。但在分开前,他还是跟爸妈认真谈了谈,让他们回家后安心做普通老百姓,别去麻烦政府,也别给亲戚们开后门、找方便。
“没错!没错!你就大可放心吧!”陈毅的父母听完连连称是。
后来,陈毅的爸妈又一次回了四川,他们找人帮忙在市中心的小巷子里租了两间小屋,过起了跟普通老百姓一样的生活。除了几个亲近的家人朋友,没有人知道陈毅的爸妈其实住在成都。
陈毅和张茜并非不关心我们,只是我们在北京实在住得不习惯。我们决定回来,这样既不会打扰到他们的工作,我们自己也能过得自在些。”陈毅的母亲跟贺炳炎夫妇解释道。
贺炳炎瞧见陈毅爸妈住的那屋子实在是太老了,破破烂烂的,而且陈老总人在北京,也顾不上这边。他心里合计着,得给二老换个好点的地儿住。没两天,贺炳炎就挑中了两个挺合适的房子。一个是那种带个小花园的普通民宅,另一个呢,是以前军阀杨森住过的大宅子。
最后,陈毅的爸妈挑了个有小院子的平常房子。贺炳炎立马吩咐手下把日常用的家具都给置办妥当,还装了一部军用电话机。平日里,贺炳炎常派人给陈毅的爸妈送点吃的,只要自己有空,他就会去瞧瞧二老,一块儿说说话。
陈毅爸妈刚搬进新房子没多久,陈毅和他老婆从国外回来,路上经过成都。贺炳炎和他老婆去机场接他们的时候,才跟陈毅说了他爸妈搬家的事儿。当时跟在一起的贺龙听到这个消息,又特地对贺炳炎说,让他务必照顾好陈毅一家,特别是陈毅的爸妈。
如果出了啥岔子,我肯定会找你理论一番。
有次,陈毅老妈身体不舒服,血压高还发着烧。贺炳炎见状,立马吩咐警卫员给送了100块钱过去,好买些药啥的。不知咋地,这事儿就让陈毅给知道了。他赶紧让爸妈务必把钱退给贺炳炎,说啥也不肯要这份情。
陈毅的母亲掏出一百块钱要还给贺炳炎,贺炳炎和他妻子连忙解释,说这钱既不是单位的,也不是上面发的,是他们俩自己的工资里省出来的,非得让陈毅母亲拿着不可。
后来,贺炳炎去北京参会,姜平跟着一起去照顾他。陈毅特地在家中摆了宴席,请贺炳炎和他夫人来吃饭,就是想谢谢他们帮忙照顾自己的爸妈。
贺炳炎对陈毅的双亲特别关照,这让陈毅爸妈的老年生活多了好多温馨,让他们不再因为儿子不在身边而感到那么寂寞。可谁也没想到,贺炳炎会突然就这么走了,让大家都很震惊。
1960年6月份,贺炳炎开完军区那个训练经验分享会后,一回屋就嚷嚷着想找点乐子,几个士兵就陪着他玩起了网球。可没想到,贺炳炎刚举起球拍要挥,身子就开始晃悠,脑门上的汗水不停地往下淌。
医护人员和陪同的人赶紧把贺炳炎抬到床上躺下,结果他一口气昏睡了三天三夜。等贺炳炎醒过来,身子还是一点都动不了,连开口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他试着往四周看了看,想找的人没在身边,无奈地摇了摇头,又慢慢合上了眼。
发病第六天,贺炳炎终于能挤出点声音,他头一句话就是要见冯丕成。冯丕成呢,是贺炳炎的手下。为了让贺炳炎好好休息养身体,冯丕成就尽量避免聊工作。没想到,贺炳炎却因此非常不高兴,直接把他给训了一顿。
最终,冯丕成只能跟贺炳炎说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贺炳炎也顺便把他关心的事儿给冯丕成讲了讲。
这次聊天结束仅仅十多个钟头,47岁的贺炳炎就永远离开了我们。他和冯丕成的那次交谈,成了他留给成都军区所有将士们的珍贵最后话语。
听到贺炳炎过世的消息,陈毅的爸妈伤心得直接晕了过去。到了开追悼会的那天,他们根本不顾自己年纪大身体不好,也不听家里人的劝告,硬是一边哭一边走到了葬礼现场。别人扶着他们,一路踉踉跄跄地来到贺炳炎的棺材旁边,他们扶着棺材,哭得连话都说不出来:
贺大将军,真是咱们的好榜样!……你本不该走的,真的不该走啊……炳炎,我的宝贝儿子,爹来迟了……要是可以,我真想替你上战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