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美国和俄罗斯在政治舞台上简直就是演了一出大戏。
特朗普刚说要跟普京套近乎,做朋友,可没一会儿工夫,他就变卦了,直接表示对普京火冒三丈。
可就在这个时候,泽连斯基出其不意地给美国来了个温柔的“背后一击”。
特朗普为啥会对普京不爽?泽连斯基对美国做了啥动作?
这事儿得追溯到三月底那会儿,两方来了场火药味特别浓的远程对呛。
普京冷不丁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来,说要看着乌克兰搞选举,明面上是为了给和平谈判添把火,但背地里肯定有小九九。
联合国老大当场表明了泽连斯基政府的正当性,这就像是直接给俄罗斯来了个下马威。这么一提,华盛顿那边的特朗普可就急眼了,心里头肯定不平静。
普京没选那条现成的美俄对话路子,反倒拽上了联合国,这显然是想直接跳过美国这道坎儿。
特朗普的反应简直是火冒三丈。
他面对镜头,脸色阴沉地告诉普京,放出狠话说要对俄罗斯的石油加收一半的关税。
但大家都知道,俄罗斯这些年没少被西方制裁,次数多到数不清,早就锻炼得跟铁打的一样,啥风浪都不怕了。
这就像给已经装得满满当当的大货车再添点碎石子,那点关税的小把戏对莫斯科来说根本算不上啥大打击。特朗普这番做作,表面上看好像挺厉害,其实明摆着显示出他手里能出的招儿已经所剩无几了。
真正改变整个局面的关键时刻,是泽连斯基突然做出的那个大胆决定。
本来已经谈妥的矿产合作计划,乌克兰却在关键时刻变卦了,还强硬地表示,他们不会把美国的援助视为负债。
这一刀捅得特朗普措手不及,正中他的要害。他老觉得自己是个能人,忙前忙后折腾了俩月,结果啥也没捞到,全白忙活了。
离奇的是,乌克兰军方近期在古耶沃地带猛地加强了防卫力量,看起来像是下定决心要跟俄罗斯硬碰硬,拼到底。
看来泽连斯基敢于跟美国对着干,很可能是欧盟在背后给了他某种保证,这让基辅有了找其他大树乘凉的信心。
特朗普眼下可真是骑虎难下。
还要接着制裁俄罗斯吗?他们早都习惯被制裁了;再多给乌克兰军事援助?那不是又掉进了欧洲挖的坑里。
如果按照民主党全力支持乌克兰的做法来,那就意味着他们得承认,自己以前的外交路子完全走错了。
如果不采取行动,别说国际上的声誉会一落千丈,就连国内那些等着瞧热闹的政敌,都可能趁机狠狠打压他。这种里外不是人的境地,简直就像被人直接放在火上煎熬。
中国在这次较量里的举动含义丰富。普京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扔出了那个棘手问题,中国代表既没跟着应声,也没直接反对,这种不表态本身就是立场。
尽管中俄两国间存在着诸多利益关联,但中国始终坚持和平立场,因此,这种复杂的局面,中国不会轻易涉足其中,也就意味着这次中国“爱莫能助”。
琢磨这摊子乱事,说到底,祸根是四年前就埋下了。
拜登政府那时候在军事援助乌克兰上可真是出手阔绰,仅在2022年这一年,就砸进去了好几百亿美元。硬是把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给捧成了对抗俄罗斯的英雄人物。
如今特朗普打算插手劝和,想让战火停下来,但战场上牺牲的数十万无辜生命无法瞑目,华盛顿与莫斯科之间累积的仇恨更是难以平息。
更可笑的是,美国自己家里也乱成一锅粥。共和党那边一直嚷嚷着要砍军费,而民主党呢,紧紧抓住全球老大的位置不放。国会和白宫两边为了怎么花钱,争得面红耳赤,根本停不下来。
这种里里外外都棘手的情况,硬是把特朗普逼成了那个拿着灭火器,往火药堆里冲的灭火英雄。
以前那个说一不二的大佬,现在就连开个交通罚单都变得困难重重了。
在俄乌冲突的战场上,这种全面的下滑趋势特别显著。原本打算通过一场代理人战争让俄罗斯陷入困境,却没想到俄罗斯转头就把石油大量出口给了中国和印度,日子过得比战争爆发前还要舒坦。
最让人无语的还是算经济这笔账。美国那些卖武器的商家可真是赚翻了,但普通老百姓呢,加个油都得心疼老半天。
欧元区的一些工厂,因为能源价格飙升,都选择跑到其他地方去了,结果却让中美两国的制造业捡了个大便宜。这种做法,说白了就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连他们自己人都觉得这种做法不太地道。
现在你在美国大街上随便找个人聊聊俄乌局势,十有八九会抱怨政府乱花纳税人的钱。这股不满的风潮吹到了华盛顿,政客们呢,就一个劲地推卸责任,根本拿不出啥像模像样的解决办法。
看看这乱糟糟的局面,有个小点挺有意思。想当年,美国一挥手,那些小跟班没有一个敢不听话的;现在倒好,连一向跟美国关系不错的菲律宾,都敢跟白宫讲讲条件、砍砍价了。
别说欧盟明面上跟着大家一起制裁俄罗斯,暗地里却和中国有着不少私下交流。
这个悄悄发生的变化,显示了美国现在碰到的一个真实困境:那种一家独大的霸权格局正在慢慢地垮掉。
各国心里都有数,虽然表面上不说,但都跟明镜似的,跟着美国混日子,那简直就是饥一顿饱一顿,三天两头挨饿。想要真过上舒心的日子,还是得自个儿想办法,另寻出路。
看看特朗普,现在处理俄乌问题,简直就像个在瓷器店里横冲直撞的大个子,走到哪儿都弄得一地狼藉。要是他再强硬下去,俄罗斯那边根本不会买账;可要是一旦软了下来,国内的反对派立刻就会给他扣上一顶大帽子。
情况更糟糕的是,时间对美国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朋友。每多拖一天,中俄两国的合作就更进一步,欧洲那边的心就离得更远一些,美元的霸主地位呢,也就跟着削弱一点。
这种长期流血的状况,比战场上直接动刀动枪还要吓人呢。
这场拖了两年之久的争斗,简直就是美国霸权主义的一个活生生写照。
从打仗到赚钱,从搞科技到搞外交,那些以前百试百灵的绝招现在都不管用了。
无人机紧跟五代机身后,利率上调引发银行接连倒闭,5G技术被新秀超越,这些事情要是放在十年前,简直就像是不可能发生的神话,而现在却频频出现在日常新闻里。
有分析人士指出,俄乌战场上每日不绝于耳的爆炸声响,对美国而言,就像是霸权终结的预警信号,不断在耳边回响。
现在的国际局势好比一场牌局大变动,那些老牌的玩家手里的牌越来越少。新起的势力虽然还没正式坐上主位,但每个人都能察觉到牌桌正在动摇。
在这场大变局里,最倒霉的还是那些夹在中间的小国家。要是选错边,可能就彻底完蛋了;要是不表态,两边又会都来找你麻烦。但话说回来,要是老大自己都顾不过来,手下的小弟们想找别的出路,那也是很正常的。
说白了,俄乌之间的冲突,早就不单单是块地盘的争夺了,它现在已经变成了新秩序和旧秩序交锋的大舞台。
美国要是还想着拿20世纪的老办法去搞定21世纪的新难题,那肯定会撞得满头是包,吃大亏的。
当惩罚手段变得软绵绵,航母的威胁也成了摆设,那所谓的“强大”简直就成了天大的笑话。
这场混乱最终会怎么收场,现在还真的很难说,但可以确定的是,以前那种美国一有风吹草动,全世界都得跟着哆嗦的日子,已经彻底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