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朋友在最近的俄美对接中应该能够发现两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是特朗普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去莫斯科见了普京?又为什么是威特科夫参加了俄美首次会谈?
凯洛格呢?
他这个俄乌冲突问题特使,为什么缺席了这两个重要场合?
难道是,凯洛格要被威特科夫抢了“生意”?
凯洛格,全名约瑟夫·基斯·凯洛格,一位已经81岁的美军退役中将,在特朗普第一任期曾任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幕僚长和副总统彭斯的国家安全顾问,并在2024年11月27日被提名为俄乌冲突问题特使。
这样一位特朗普团队的资深人士,军政老将,却在最近干了两件并不“漂亮”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惹恼了欧洲。
《环球时报》用一句话来形容凯洛格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话,“他一句话,就‘引爆’了欧洲”!
2月15日,当主持人问凯洛格,“你能向在座各位保证,乌克兰会在谈判桌上吗?欧洲会在谈判桌上吗?”这在当时是整个欧洲和乌克兰都关心的问题。凯洛如此回答,“对于你的后一个问题,答案是否定的。”也就是说,乌克兰问题谈判参与方将不会包括欧洲国家,但欧洲的利益会被纳入考虑范围。
这一言论引发欧洲方面的强烈反应。
冰岛总理弗罗斯塔多蒂尔、拉脱维亚总统林克维奇斯、芬兰总统斯图布、英国首相斯塔默、北约秘书长吕特等人纷纷就此表态,声称欧洲“必须发挥更大的作用”;而法国总统马龙克更是在2月17日召集部分欧洲领导人举行了紧急峰会。
眼看着欧洲政坛情绪渐高,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不得不出来“打圆场”,他说,乌克兰和欧洲将参与任何结束俄乌冲突的“真正谈判”,只是现在还没到那一步。
不得不说,凭一句话就“惹恼”了整个欧洲,凯洛格的语言“功底”还是蛮雄厚的。
第二件事情,则是谄媚基辅了。
2月19日,凯洛格抵达基辅进行访问。
《基辅独立报》将这一行动,评价为是美国希望结束俄乌战事的努力之一。
而凯洛格,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言论,“我们会倾听,我们准备提供所需的一切。我们理解安全保障的必要性。我的使命之一就是倾听,然后我将返回美国,与特朗普总统交谈,确保我们正确理解一切。”
也许这样的“低姿态”,是为了应对泽连斯基就美俄单独会谈的抱怨和不满?也许是贝森特早一个星期去见泽连斯基时曾遭遇“粗暴的对待”?
凯洛格需要去倾听吗?
他需要去拿下贝森特、万斯都没拿下的稀土材料协议才是!
当然,也许凯洛格基辅之行是有成果的,毕竟20日贝森特说泽连斯基向他保证乌克兰会签署5000亿美元的稀土开采协议,而泽连斯基也表示将达成一项“真正有效且强有力的协议”;然而贝森特说“但是现在没有签署这个协议”,且原定凯洛格与泽连斯基会晤后的记者会也临时被取消,也就是说,凯洛格的基辅之行并没能让泽连斯基当场签下协议!
如果说惹恼欧洲,有唱黑脸的效果,还不能视为凯洛格的“莽撞”,那么在谄媚基辅之后却没能拿下稀土协议,是否就是记者会临时取消的原因呢?
相对于凯洛格在慕尼黑的“莽撞”与基辅之行的“徒劳无功”,威特科夫最近的成果几可用“丰硕”来形容。
第一件功劳,就是在2025年1月撮合了以色列和哈马斯的停火协议;第二件功劳,就是造访俄罗斯,与普京交谈三个小时成为朋友,还让俄罗斯释放了福格尔并由他带回美国;第三件功劳,就是与鲁比奥、沃尔茨一起与俄罗斯代表团举行了4.5小时的会谈并达成四点共识。
第一件功劳算是中东问题特使的份内之事,而第二件、第三件则明显是“超范围贡献”了。
2月19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现在,威特科夫的职责范围已经拓展到俄乌了。而一位白宫官员告诉CNN,“除了家人之外,没有人像史蒂夫(威特科夫)那样受到特朗普的信任。”
既然是这样,加沙已经停火,尽管还有以色列与哈马斯的第二阶段谈判,但威特科夫的工作任务应该已经不那么繁重,而俄乌他也已经涉足且有重大贡献,再加上特朗普的信任,以及他比凯洛格小了13岁的“年富力强”来说,威特科夫是否会最终取代凯洛格,而成为中东与俄乌问题特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