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明明应该是一段早已尘封的往事,为何我总在夜深人静时想起他们?”道长轻抚胡须,眼神飘向远方。
我放下手中的茶盏,试探地问:“师父,您说的是?”
他望向我,声音低沉:“孩子,江湖中有些故事,表面看起来是一回事,实际上却是另一回事。就像那杨过与郭芙,世人皆道他恨她入骨,可事情远比人们传说的复杂得多……”

01
我叫李明,原本只是一个普通人,却不知为何来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
那是冬天的一个早晨,我在雪地中醒来,发现自己身处全真教的山门外。被冻得半死的我被进山砍柴的小道童发现,带进了重阳宫。
就这样,我成了全真教中一名默默无闻的杂役弟子。没有金手指,没有奇遇,也没有卓绝的武功天赋。
在这个武林高手辈出的世界里,我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路人甲。每日的工作不过是打扫道观、劈柴挑水、照顾师兄们的起居。
虽然地位低微,但这却给了我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得以近距离观察那些江湖中的传奇人物,见证那些惊天动地的故事。
全真教的生活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道观内每天都有各种练功打坐的声音,有时还能听到师兄们讨论江湖上的大事。
赵志敬师兄常带着几个亲信弟子在一起密谋些什么,丘处机掌教虽然常年闭关,但他的威严却无处不在。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第一次见到了杨过,那个在江湖上引起巨大风波的少年。也是在这里,我见证了他与郭芙之间的故事。
江湖中人都说,杨过对郭芙的态度不过是仇恨与嫌恶。他对小龙女一往情深,将毕生的爱都给了那个白衣仙子。但作为一个常年默默观察的旁观者,我却从几个不为人知的细节中,看到了不一样的故事。
别人都说杨过心中只有小龙女,可我却看见了他对郭芙的不一样……
那是我在全真教的第二年春天,山中百花盛开,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一个晴朗的午后,重阳宫迎来了武林中赫赫有名的人物——郭靖、黄蓉一家。消息传来时,整个道观都沸腾了,连平日里不苟言笑的丘处机真人都亲自出关相迎。
那天,我有幸被赵志敬师兄点名,安排在客房附近侍候。虽然只是打扫庭院、端茶倒水的小事,但对于一个刚入门不久的杂役弟子来说,能够近距离见到这些武林传奇人物,已是莫大的荣幸。
我一大早就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生怕在这些大人物面前失了体面。
午时刚过,郭靖一家便到了。他们骑着高头大马,缓缓走进重阳宫的大门。我站在庭院的角落,屏息凝神地看着这一幕。
郭靖宗师身材高大魁梧,身着一袭深蓝色长袍,腰间系着一条雪白的丝带。他的面容坚毅,眉宇间透着一股侠义之气,双目如电,仿佛能洞察一切。
即使是站在那里不动,也给人一种泰山压顶般的威严感。据说他曾以一己之力抵挡金兵千军万马,此刻看来,这传言绝非虚妄。
黄蓉夫人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她虽已为人母,却依旧保持着少女般的婀娜身姿。一袭淡绿色的长裙,衬得她肤若凝脂,眉目如画。
她的一颦一笑间尽显江南女子的温婉与机智,举手投足之间,更有一种说不出的高贵气质。我听闻黄蓉夫人出身桃花岛,是“东邪”黄药师的爱女,果然名不虚传。
他们身后跟着两个女孩。大女儿郭芙亭亭玉立,约莫十四五岁的样子,穿着一件粉色的绣花长裙,头上插着几朵小巧的珠花,衬得她青春靓丽。

她的面容有七八分像极了黄蓉,但眉宇间却透着几分郭靖的英气。她走路时昂首挺胸,眼神中带着几分骄傲,一看就知道是从小娇生惯养、备受宠爱的大小姐。
小女儿郭襄则还是个天真活泼的孩童,约莫七八岁的年纪,梳着两个小辫子,蹦蹦跳跳地跟在父母身后,不时好奇地东张西望。她的眼睛黑亮黑亮的,充满了对新鲜事物的好奇。
我被安排在后院准备茶水点心。刚刚烧好水,正在沏茶的时候,院子里突然传来了一阵争吵声。声音越来越大,我忍不住放下手中的茶壶,悄悄走到窗边,想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02
只见一个身穿灰色粗布袍子的少年正与郭芙小姐针锋相对。那少年约莫十五六岁,瘦削的身材,却透着一股不屈的倔强。
他的眉目清秀,但眼神中带着几分孤傲与不羁。这少年不是别人,正是前不久被送到全真教的杨过,丐帮故帮主杨康之子,郭靖义弟杨铁心的孙子。
自从来到全真教,杨过就因为桀骜不驯的性格与诸多师兄弟结怨。他不遵守清规戒律,常常私自外出,更不把师门长辈放在眼里。短短几个月,已经成了全真教中出了名的刺头。
“你不过是个没娘的野孩子,凭什么这么嚣张?”郭芙站在院子中央,昂着头,手指着杨过,眼中满是骄傲与不屑。
她的声音清脆中带着几分刻薄,显然是被杨过的什么言行激怒了。
在她身后,几个全真教的小道童正低声附和,对杨过指指点点。常人面对郭靖黄蓉的爱女,无不退让三分,生怕得罪了这位大小姐,连带得罪了她身后的名门正派。
但杨过明显不吃这一套。他非但没有退让,反而上前一步,冷笑一声:“总比某些人,有娘却学不到娘半点聪明强。”
这话无异于当面打郭芙的脸,也是间接讽刺了黄蓉夫人。我在窗边倒吸一口冷气,暗道这少年胆子也太大了。
“你!”郭芙气得脸色通红,玉手紧握成拳,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她正要发作,一旁的小道童们也纷纷上前,看样子是要为郭芙出头教训杨过。

出乎意料的是,杨过并没有继续纠缠,而是轻蔑地看了郭芙一眼,转身大步离去,背影傲然,丝毫不顾身后郭芙气得跺脚的样子。
让我感到奇怪的是,杨过离开时,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那不像是恶意的嘲讽,反而像是一种特别的、只在他们之间才有的互动方式。
晚上,我按照规矩为众位师兄准备晚饭。全真教虽是道家门派,但因常有武功修习,饮食倒也不似寻常道观那般清淡。我将几盘素菜和一壶温好的黄酒放在桌上,然后悄悄退到一旁,静候吩咐。
饭桌上的话题很快转向了今日的访客——郭靖、黄蓉一家,以及那个与郭芙争执的杨过。我虽是杂役,不便插嘴,但竖起耳朵认真倾听,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这些武林名人的故事。
“你们可知道,那杨过与郭家可是有着不浅的渊源。”一位年长的师兄放下筷子,神秘地说道。
几位年轻师弟顿时来了兴趣,纷纷放下碗筷,凑近些听。
“杨过的父亲杨康,是郭靖宗师的结拜兄弟的儿子,也就是郭靖的侄儿。”年长师兄继续道,“可这杨康却投靠了金人,成了郭靖的仇敌。后来杨康死后,郭靖念在往日情分上,收留了年幼的杨过,将他带回家中抚养。”
“原来如此。”一位师弟恍然大悟,“怪不得他们看上去年纪相仿,又似乎早已相识。”
赵志敬师兄冷哼一声,放下酒杯,眼中闪过一丝不屑:“你看那杨过,就是个白眼狼。郭伯伯对他那么好,将他视如己出,他却一点不领情。整日里顶撞长辈,不守规矩,难怪郭伯伯最后会将他送到我们全真教来管教。”
赵师兄的话引来不少附和声。在全真教中,赵志敬师兄地位颇高,又是掌管弟子日常起居的执事,很多小师弟都以他马首是瞻。
03
但就在这时,一位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师兄轻声开口:“事情怕没那么简单。”
众人闻言,皆转头看向这位姓马的师兄。他年纪不大,但为人耿直,在门中颇受尊敬。
马师兄环顾四周,见众人都看着他,声音稍稍提高了些:“我有个朋友在江湖上行走,曾经在桃花岛附近见过杨过小时候的情形。听说他在郭家时,与郭芙小姐就互不相让。
那郭芙自小受黄岛主溺爱,性子骄纵,时常仗着自己是郭家千金,欺负杨过。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在别人家中寄人篱下,又常受欺负,心中怕是留下了不小的心结。”
这番话一出,餐桌上顿时安静了下来。几位先前附和赵志敬的师弟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接话。
赵志敬脸色一沉:“这种江湖传言,不可尽信。郭伯伯黄姑姑都是当世豪杰,名门正派,怎会教出欺凌弱小的女儿?定是那杨过自身性格乖张,不守规矩,才会与郭芙小姐相处不睦。”

马师兄不再多言,只是默默低头喝酒,但他眼中的神色,却分明在说——事情远比表面看到的复杂。
我在一旁听着这些对话,若有所思。今日在院中看到的杨过与郭芙之间的火药味,或许并非单纯的互相讨厌,而是源于一段更为复杂的过往。
两个自小相识的少年人,各自背负着不同的身世与期望,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心结,岂是外人三言两语能够道清的?
随着时间推移,我在全真教中的地位虽然没有多大变化,但因为勤恳老实,倒是得到了一些信任,有时会被派出山门办事。也正因如此,我有机会见证江湖中发生的一些大事,包括杨过后来的种种传奇。
杨过离开全真教后,我曾在江湖中多次听闻他的消息,甚至有几次远远地看到过他的身影。
有人说他拜了欧阳锋为师,学了蛤蟆功;有人说他住在古墓中,与一位神秘女子共处;还有人说他断了一臂,成了独臂神雕侠。
这些传言真假难辨,但有一点是确定的——杨过的传奇故事,早已在江湖上传得沸沸扬扬。
我与杨过、郭芙的第二次近距离接触,是在他们比剑的那一天。
那时我受师命外出采药,恰好路过一片竹林,远远地听到兵器交击的声音。出于好奇,我悄悄靠近查看。
竹林间,杨过与郭芙正在比试剑法。郭芙招式华丽,剑法精妙,显然得到了名师指点;而杨过的剑法却带着几分狂野与不羁,却也精准有力。
两人剑来剑往,看似针锋相对,但我却感到一种奇怪的和谐感,仿佛这不是一场真正的决斗,而是一种特殊的交流方式。
突然,郭芙的剑势一变,锋芒直指杨过右臂。按理说,以杨过的身手,完全可以避开这一剑。但奇怪的是,他似乎愣了一瞬,居然没有闪躲,任凭长剑划过他的手臂。
“杨过!”郭芙惊呼一声,似乎她自己也没想到会真的伤到他。
鲜血顺着杨过的手臂滴落,但他的表情却异常平静,甚至带着一丝释然。他看着惊慌失措的郭芙,轻声道:“没事,小伤而已。”
这一幕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杨过明明可以躲开,为何不躲?他眼中的那种复杂情绪,绝不是单纯的恨意可以解释的。
04
后来的几年里,我因为种种机缘,多次在不同场合远远地看到杨过与郭芙。虽然他们看上去依旧针锋相对,但我却注意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
那是在襄阳城外的一个雨夜,我因为给师父送信而滞留在城中。在客栈的窗口,我无意中看到了郭芙的身影。她似乎是独自外出,此时正冒雨赶路。
就在这时,一个黑影从远处掠过,悄然跟在郭芙身后。那身影敏捷如猫,隐藏在夜色中,我几乎认不出那是谁。但当一道闪电划过天空,我瞥见了那人的侧脸——杨过!

他始终保持着一段距离,既不靠近,也不离开,就这样默默地跟着郭芙。
当郭芙在一个岔路口犹豫不决时,杨过轻轻地咳嗽了一声。郭芙循声望去,虽然没看到人,但似乎受到了某种指引,选择了正确的道路。
更让我惊讶的是,当郭芙走远后,我发现她的肩上多了一块披风,而她却似乎浑然不觉。那披风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上的,但我几乎可以确定,那是杨过悄悄为她披上的。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又发现了不少。有一次,郭芙独自在集市上被几个无赖纠缠,还没等她拔剑自卫,那几个无赖就突然惨叫着倒地。
还有一次,郭芙的马在山路上受惊,差点坠崖,一根树枝却不知从何处飞来,恰好拦住了马匹的去路……
这些事情,让我隐约感觉到,杨过一直在暗中关注着郭芙,或者说他对郭芙是不一样的。
我开始怀疑,杨过对小龙女的感情,是不是并不像江湖传闻中那样深刻?而杨过隐藏的情感,是不是从未真正熄灭?
时间如水,转眼间,蒙古大军已经压境,襄阳危在旦夕。作为全真教的弟子,我被派到襄阳城协助防务,主要负责一些后勤工作。
那是襄阳大战前夕的一个夜晚,气氛紧张而凝重。我奉师命送一份紧急文书到城东的一处据点,途经一座偏僻的小阁楼。
就在我准备绕过这座阁楼时,一阵熟悉的声音传入我的耳中。
“你为什么总是这样看我?”是郭芙的声音,带着几分愤怒与委屈。
“我怎么看你了?”另一个声音冷淡回应,正是杨过。
我本不该偷听他人谈话,但好奇心驱使我悄悄靠近,藏在阁楼下的一棵大树后。借着月光,我看清了阁楼的窗口站着的两个人影——郭芙与杨过。
“你总是用那种眼神,冷漠、讥讽、轻蔑……”郭芙的声音有些颤抖,“从小到大,你是不是从来就看不起我?”
杨过沉默良久,久到我以为他不会回答。
可就在我准备离开时,他却开口了,只一句话就使我恍然大悟:他爱她!
声音低沉而温柔:“从前,我什么都没有,只有你会对我说话……我一直记着的。”

这句话犹如一道闪电,照亮了我心中的疑惑。原来,在所有人都认为杨过恨着郭芙的时候,他心里却珍藏着这样一段记忆。
郭芙似乎也被这句话震住了,她愣在原地,然后突然转身,仓皇地跑下阁楼。在她经过我藏身的大树时,我清楚地看到她眼中闪烁的泪光。
我继续躲在树后,看着杨过独自站在阁楼上。月光下,他的侧脸显得格外清晰,那表情既不是恨意,也不是冷漠,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柔软与怀念。
“芙儿……”他低声呢喃,这个曾经的昵称轻轻飘散在夜风中。
那一刻,我心中震惊不已——原来,他早已放下仇怨,甚至心里一直有她。这一幕成了我此生难忘的秘密,也成为我确认他爱她的“关键细节”。
05
我悄悄离开,继续我的任务,但脑海中却挥之不去刚才看到的一幕。
当夜回到住处,我辗转难眠。我想起了从前在全真教时听到的只言片语——杨过小时候在郭家时,备受冷落,只有同样被忽视的郭芙会主动与他说话,两个孩子曾经有过短暂的友谊。
那时的友谊,在后来的种种变故中变质扭曲,表面上成了嫌恶与对立。但实际上,那份最初的情感,或许从未真正消失。
也就是从那晚起,我开始更加留心观察杨过与郭芙之间的互动。

有一次,郭芙在城墙上练剑,一个动作不慎,差点从高处跌落。虽然有人及时扶住了她,但我却看到远处的杨过已经做出了冲刺的姿势,只是在确认她安全后才停下。
还有一次,郭芙在一场宴会上喝醉了酒,胡言乱语。其他人都避之不及,只有杨过悄悄指使一个小厮送去一碗解酒汤,却不留名。
这些小事连起来,让我越发确信:杨过对郭芙的感情,远不止表面上的那样简单。
襄阳的战事越来越紧,我的工作也越来越繁忙。一天深夜,我奉命去城墙上送些干粮给守夜的将士,无意中又一次看到了杨过。
他独自站在城墙一角,望着远处的月色出神。我本想悄悄走开,不打扰他的沉思,却不料被他察觉。
“过来吧,不必躲藏。”他的声音平静地传来。
我战战兢兢地走到他身边,不知该说什么。虽然我们曾在全真教有过一面之缘,但那时他只是个普通弟子,如今却已是威震江湖的神雕侠。
“你是全真教的弟子?”他问道。
我点点头:“是的,杨大侠。我叫李明,在全真教做杂役。”
他笑了笑:“我也曾是全真教的弟子,虽然不怎么受欢迎。”
这个开场白让我放松了些,壮着胆子问:“杨大侠,您在想什么?”
杨过沉默片刻,指向远处:“那个方向,是古墓。我在想她。”
我心中一震,原以为他是在想郭芙,没想到是在思念小龙女。一时间,我对自己的猜测产生了动摇——难道我一直在自作多情,他心中确实只有小龙女?
正当我困惑之际,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城墙的另一端——郭芙。她似乎也是来送东西的,看到杨过后,脚步明显顿了顿,但还是继续向前走。
杨过的目光瞬间落在她身上,但很快又收了回来,继续望向远方。但我注意到,他的手微微握紧了,似乎在控制某种情绪。
郭芙走过我们身边时,轻轻点头示意,然后继续向前。就在她即将离开我们视线范围的时候,杨过突然开口:“小心点,城墙上风大。”
简单的一句话,却让郭芙的脚步再次停顿。她没有回头,只是轻轻应了一声,然后加快脚步离去。
杨过看着她的背影,又恢复了沉默。过了许久,他才仿佛自言自语般说道:“有些情,藏在心底就好;有些人,放在心里就好。”
这句话让我心头一震。我不确定他指的是谁,是小龙女还是郭芙?但有一点我可以确定——杨过的内心,远比外人想象的复杂得多。
就在我犹豫要不要继续这个话题时,远处传来一阵呼喊,有紧急军情需要处理。杨过对我点点头,身影一闪,便消失在夜色中。

我站在原地,回想着刚才的一幕。杨过对郭芙说的那句“小心点”,语气中的关切,是对仇人会有的吗?他望向古墓的眼神,与望向郭芙背影的眼神,真的一样吗?
越想越觉得迷惑,却又隐约感到,或许真相就在我眼前,只是我还没有完全看清。
接下来的日子里,战事越发紧张。杨过与郭芙都忙于各自的职责,我很少再看到他们同时出现。但有一件事,却让我的猜测再次被强化。
06
那是在襄阳城外的一次突围战中,铁蹄践踏之下,烽火连天。我作为传令兵被派往前线传递消息,亲眼目睹了那惊心动魄的一幕。
那日,蒙古大军来势汹汹,郭芙率领一队弓箭手在东城守御。我正要赶往下一个防区,忽听东面传来一阵惊呼。回头望去,只见数十名蒙古铁骑突破了防线,直奔郭芙所在的箭楼而去。
“小心!”有人高喊,但为时已晚。蒙古骑兵已将箭楼团团围住,而城墙上的援兵一时无法靠近。
郭芙身边只剩下寥寥数人,她拔剑而立,英姿飒爽,但面对数十铁骑,情势危急。她的脸上没有惧色,眼神中依旧带着骄傲,仿佛随时准备以死报国。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看到西面城墙上的杨过突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他本正与几名蒙古勇士激战,剑光如电,占尽上风。但他的目光似乎被东面的险情所吸引,整个人突然僵住了。
“不好!郭姑娘被围了!”有人喊道。
杨过的眼神骤然变得锐利,毫不犹豫地一掌拍晕了面前的敌人,身形如箭,从城墙上飞身而下,踏着敌人的肩背,连点数处,直奔郭芙所在的方向。
“杨大侠去救郭姑娘了!”身边有人惊呼。
我目不转睛地看着那道灰色身影在敌阵中穿梭,每一剑都带走一条性命,每一步都靠近郭芙一分。他的动作快如闪电,身法灵动得不似凡人,一路横冲直撞,硬是在蒙古铁骑中劈开一条血路。
“杨过!”郭芙似乎也看到了他,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表情。
蒙古骑兵见势不妙,纷纷调转马头向杨过围去。但他如入无人之境,剑光所向,敌人纷纷倒下。终于,他突破重围,来到郭芙身边。
“你没事吧?”他问道,声音冷静,却掩不住其中的关切。
“我没事,你……”郭芙刚要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只是点点头。
杨过没有多言,左臂一挥,一道劲风将靠近的敌人震退,右手持剑,护在郭芙身前,带着她和剩余的弓箭手向城内撤退。
我远远跟在后面,看他们在混乱中配合默契,仿佛多年的训练让他们能够不需言语就明白对方的意图。杨过的每一剑都恰到好处地为郭芙清除障碍,而郭芙的箭也总能在关键时刻救杨过于危难。
待到安全撤回城内,两人站在街道上,四目相对,竟一时无言。周围的喧嚣好像与他们无关,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
“谢谢。”最终,是郭芙打破了沉默。
杨过只是轻轻摇头,没有回答。然后,两人仿佛约定好一般,同时转身,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没有道别,没有回头,仿佛方才的生死相救不过是陌路人的一面之缘。
但就在即将消失在街角之前,杨过突然停下脚步,微微侧头,目光悄然投向郭芙远去的背影。那一眼,短暂而炽热,蕴含着太多无法言说的情感,让我这个旁观者都感到一阵心悸。
随后,他深吸一口气,调整情绪,大步离去,重新投入战场。而我站在原地,被刚才那一幕深深震撼。
那个眼神,那转瞬即逝的凝视,让我心中的疑问渐渐有了答案。
或许,杨过确实一直爱着小龙女,那是他生命中不可替代的挚爱;但这并不妨碍他心中同时存有对郭芙的某种特殊情感。
那不是恨,也不仅仅是初恋的回忆,而是一种超越了爱恨的理解与守护,一种即使在他自己都可能没有完全认清的情感。
07
在襄阳大战最激烈的日子里,一个消息震惊了所有人——小龙女已经回来了!十六年的分离后,她终于找到了杨过。
我有幸远远地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古墓仙子。她一袭白衣,如同天上的仙女降临人间,美得不似凡尘中人。看到杨过与小龙女重逢的那一刻,我几乎可以肯定,他对小龙女的爱是真实而深沉的。

与此同时,郭芙也已经与耿家公子耿京士订立了婚约。表面上看,所有人都在向着各自美好的未来前进。
但就在这看似圆满的时刻,我却意外地发现了更多事情,让我对杨过的心意有了新的理解。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我在送完信后准备回住处,无意中经过郭府后花园。借着闪电的亮光,我看到一个人影站在雨中,正是杨过。
他就那样静静地站着,目光投向郭府内灯火通明的厅堂。透过窗户,可以看到郭芙正与父母和未婚夫说笑。雨水打湿了杨过的衣衫,但他似乎全然不觉,只是专注地看着那温馨的一幕。
我躲在远处,不敢惊动他。过了许久,他终于转身离去,但在转身的瞬间,我看到他的嘴角泛起一丝苦涩却又释然的笑意。
那个笑容,让我恍然大悟——他是真心为她感到高兴,为她找到了幸福而欣慰。这种情感,已经超越了爱恨,成为了一种纯粹的祝福。
之后的一天,我在街上偶然听到一个传言,说耿京士遭人暗算,差点丧命,是一个蒙面人及时出手相救。那蒙面人武功高强,出手如电,救人后便消失无踪。
我心中隐约有个猜测,但没有证据。直到几天后,我在城外的一处僻静山坡上,意外地发现了杨过的身影。他似乎受了伤,正在一棵大树下包扎手臂。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上前去:“杨大侠,您受伤了?”
杨过抬头看了我一眼,淡淡地说:“小伤,不碍事。”
我注意到他手臂上的伤口形状很特别,像是被一种特殊的暗器所伤。而据我所知,前几天袭击耿京士的刺客,正是使用这种暗器的。
“是您救了耿公子?”我鼓起勇气问道。
杨过的眼神一冷:“你在胡说什么?”
我急忙解释:“我不是有意打探,只是恰好听说耿公子遇袭的事,又看到您的伤……”
杨过沉默片刻,突然笑了:“有些事,知道就好,不必说破。”
他站起身,拍了拍我的肩膀:“你很细心,但有时候,看得太清楚,反而是种负担。”
说完,他纵身一跃,消失在丛林间,只留下我一人站在原地,心中的猜测得到了确认。
杨过不仅没有恨郭芙,甚至还在暗中保护她的未婚夫。这种行为,已经超越了普通的情感,成为了一种无私的守护。
襄阳保卫战以郭靖、黄蓉夫妇壮烈牺牲告终。在这场震惊江湖的变故中,郭芙与耿京士也决定离开中原,隐居西北。
而杨过与小龙女,在为郭靖黄蓉夫妇守墓数月后,也回到了古墓,过起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故事似乎就此告一段落,所有人都走向了各自的命运。但我却始终记得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那些让我确信杨过对郭芙情感的蛛丝马迹。
在郭芙离开襄阳的前一天,我无意中又一次看到了杨过。他站在城墙上,看着郭芙在院子里收拾行装。虽然有重重阻隔,但我确信,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她。
就在郭芙抬头的一瞬间,杨过迅速闪身,避开了她的视线。但我看到,他的手中握着一个小包袱,似乎是准备送给某人的礼物。
第二天一早,郭芙一行人启程离去。我因为有事,恰好也在城门附近。在众人告别的混乱中,一个小童突然跑到郭芙身边,塞给她一个包袱,然后迅速消失在人群中。
郭芙打开包袱,里面是一把精致的匕首,做工精良,锋利无比。更为特别的是,匕首柄上刻着一个小小的“芙”字。
“这是……”郭芙显然认出了这把匕首的来历,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她环顾四周,似乎在寻找什么人,但人群中早已没有那个熟悉的身影。最终,她将匕首小心地收好,与耿京士一起踏上了远行的路。
而我,则在城墙的阴影处,看到了杨过的身影。他目送郭芙离去,直到她的身影完全消失在地平线上,才转身离开。
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什么。有些爱,不需要拥有,只需要默默祝福;有些情,不必说破,藏在心底就好。
多年后,我离开了全真教,在南海一座小岛上隐居。偶尔,江湖上还会传来杨过与小龙女的消息,他们的爱情故事已经成为了江湖传说。
郭芙与耿京士在西北生活得很好,据说育有两子一女,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