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解放战争的硝烟弥漫了整个中华大地。然而,在长江以南,还有多支共产党领导的华南游击队,他们在敌后坚持斗争,为最终的胜利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力量。苏联摄影师的镜头,为我们捕捉到了这些游击队员的真实风采。
这些游击队,大多由当地群众自发组织起来,他们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游击战。他们没有精良的武器装备,却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一次次挫败了敌人的围剿。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游击队,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苏联摄影师的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游击队员们身着朴素的布衣,面容坚毅,他们手持驳壳枪,在山林间穿梭、在村庄里隐蔽。他们的眼神坚定而果敢,仿佛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在游击战中,隐蔽和突然性是取得胜利的关键。因此,游击队员们往往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拔枪、射击等一系列动作。而驳壳枪夹在腋下的姿势,正是为了方便他们迅速拔枪射击。这种姿势不仅稳定了枪身,还提高了拔枪速度,使得游击队员们在战斗中能够抢占先机。
除此外,我们在很多影视剧中经常看到司号员吹冲锋号时的昂首挺胸姿态。据一位老战士回忆,当司号员吹响冲锋号时,他们通常都是躺在地上,而不是像电视剧中那样向前一步、昂首挺胸地吹号。这是因为,在激烈的战斗中,任何暴露的动作都可能成为敌人的靶子。司号员只有躺在地上,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被击中的风险,确保冲锋号的顺利吹响。
然而,在当下的影视作品中,我们却很少能看到这样真实的场景。相反,为了追求视觉效果和戏剧冲突,导演们往往会对历史进行艺术加工和夸张处理。于是,我们看到了枪口朝天的驳壳枪、昂首挺胸吹冲锋号的司号员……这些看似英勇无畏的动作,实则背离了历史的真实。
账号已注销
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战士,长期同敌人斗争实践摸索出来的保命对敌经验,不是电视里的花拳绣腿能比的
路人
新中国的基石
不老肥猫
不同地区,都有差别,都是实战需要。平原游击队,东北胡子,海南,都有差别。老电影里都有体现,当年有些演员本来就是部队出身,而且当年的观众也是行家,导演瞎指挥,片子都过不了审。
锋镝 回复 11-09 23:06
这么大块头这么重的玩意你能掉了?
逆我者 天下共诛之
甚至为了迅速拔枪,还把准星磨掉
路人
革命前辈新中国的基石
无名
便装步行越自然越好,警戒才如图所示……小编没摸过枪单纯为了喷而喷
用户89xxx29
讲实话的文章
逍遥老怪
[捂脸哭]没有背带式枪套能稳定配戴吗?平时谁会这么夹着枪在胳肢窝?动作不自然,还随时可能把枪掉了,看图片应该是为了迎合拍照,才临时把枪夹在腋下的。
立 长 回复 11-10 00:56
他们应该掉不了
心有二狗却细嗅蔷薇 回复 11-10 01:58
你吃饭家叉都会掉吗?
乘风
英雄!
好运
我觉得发型也有轮回,现在剪这个发型托尼老师说流行,你还未必有这个发量
奥特曼 回复 11-10 00:26
发量无敌了
很久很久以前
枪很重要 很重要 防止夺枪
夜寒如水
所以除了小时候看的地雷战地道战后面的所谓抗战片都懒得看 看了只会让人感觉是在亵渎先人
龙舌兰
都说是苏联拍的了,大概率是刚解放的区域,蒋区苏方人员被一枪崩了没法交待,大后方太假,刚解放区域正好,只有少少待肃清的残余人员交本地游击队员清场正好。这部分人就是以后的公安主干人员。自家地盘当然是不用藏枪,当时特务又多,为应付突发情况这样才对。
用户17xxx83
小时候看电视就有同样的疑问,吹号员为什么不躺着吹,不怕被打死吗
春天的17个瞬
好像夹手包,这装备在当时绝对是大老板[点赞]
玄剑书生 回复 11-09 20:48
年轻人应该不认识手包[呲牙笑]
散步的水牛
难道放在口袋里,走火变太监吗[笑着哭]
用户10xxx44
这枪容易走火
信砖家不砖窑不造窑
原来大英雄不是帅哥,大英雄盛世如你所愿!
沙尘暴
[点赞]
前进,达瓦里希
这就是警戒状态枪不离手,眼睛一直观察四周
添添齐齐
头发真好,又黑又密[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