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岳寻回儿子:为何有人建议感谢买家的“养育之恩”?

亲子共成长 2025-03-26 16:12:00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谢岳重回小镇,带着几分期待与不安。

十几年过去,他终于找到了被拐的儿子谢浩南。

镇上的人们议论纷纷,有人激动地说,这是一个奇迹。

但就在一家小茶馆,一位老人不紧不慢地开口:“谢先生,该感谢那个养孩子的人吧,没有他们,这孩子也不会这么优秀……”

杜小华的愤怒:所谓“养父母”是犯罪还是恩人?

杜小华是电影《亲爱的》原型故事中的一位家长,他曾经历了漫长而痛苦的寻子旅程,当他听到有人称赞买家的“养育”,他的愤怒几乎要溢出屏幕。“这不是养育,这是犯罪!”杜小华常常这样说。

这种痛苦和怒火并非只有他一个人能体会。

当孩子被拐走,父母的世界被摧毁,家庭被撕裂,他们在漫长的岁月中独自承受煎熬。

对于他们来说,买家与人贩子似乎没有什么区别,因为没有买家,就不会有拐卖这种罪行。

这些所谓的“养父母”带走了他们的孩子,拆散了一个完整的家庭,他们凭什么被称作恩人?

法律与人情:如何看待买家的养育之情?

有人提出,虽然从法律上讲这是一种犯罪,但生活中不能忽视其中的人情。

孩子被买过去后,的确在“养父母”家中长大,甚至有的孩子对新家庭产生了感情。

那么,这种“买来的爱”是否应该被认可?

从养育的角度来看,养父母可能付出辛劳去抚养孩子,提供了学业和士兵的机会,最终让孩子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就像用脏掉的布包扎伤口——表面上有所帮助,但始终无法治愈那个被撕裂的家庭。

寻找孩子的艰辛:拐卖背后的家庭破碎故事

每个寻找孩子的故事背后,都是一些中国家庭苦涩的心酸历程。

谢岳和他的妻子为了寻找儿子付出了巨大代价,游走在各个城市之间,十几年间没有一个安稳的晚上。

他们失去了最初的新婚幸福,甚至因为疲惫和绝望多次濒临破裂。

一位无名的母亲曾在寻子的途中对人说:“每天醒来都是噩梦,因为不知道下一秒会不会又是一场失望。”这种心酸与绝望编织成无数个家庭破碎的夜晚,而这些,都是买家永远无法体会的伤痛。“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为何不能感谢买家?

习惯于讨论灰色地带的人可能会说,买方在这些孩子的生活中扮演了某种积极角色。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因为买家的存在,才让拐卖这个产业链继续运行。

因此,有人表示,“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非常简单明了。

试想,如果买家不是养育这些孩子,而是直接向警方举报,一件件案件本可以避免。

每一位被拐孩子的背后,都是一个破碎的家庭,这些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在默默承受社会的冷漠与不理解。

结尾的时候,让我们重新回到那个上午的小镇。

阳光无处不在,镇上似乎并未发生变化。

但谢岳站在那里,沉默着。

有人还在坚持着他们的“感激”理论,但谢岳明白,真正应该感激的,是所有帮助过他和像他一样失去孩子的人,不是那些买方,而是那些从未放弃过正义的人们。

在寻找孩子的路上,爱与牺牲是无价的。

我们需要的不是对买家所谓的“感谢”,而是一套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系统,使每一个家庭都能安全、完整地生活下去。

没有孩子应该被买卖,没有家庭该承受这样的痛苦。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安全长大,每一个家庭都不再经历这样的离散与破碎。

这,也许是谢岳和所有寻子家庭所期盼的一次最真实的归来。

0 阅读:37

评论列表

太阳的部落

太阳的部落

1
2025-03-31 11:06

哎,我们村就是,很多生不出儿子来的,为了要儿子,倾家荡产也买一个,五六十了闺女都结婚有孩子了,还得再买个孩子,真是不知道怎么想的?封建思想的愚昧?组织?有的的确是亲生父母不要的,有的是专门生孩子赚钱的,有的就是不得已被拐走的。但无论哪种情况,对孩子的伤害都不可估量。摊上好的养父母还好,摊上浩南那样的养父母,何谈感恩。本来很好的被爸爸妈妈宠大的孩子,弯弯绕绕绕受真么多罪,真是上哪里说理去?只求天下无拐,让所有父母都避免承受孩子丢失带来的伤害。

亲子共成长

亲子共成长

亲子旅行攻略,带娃看世界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