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的名字“宇树”谐音“语数”,可能与创始人王兴兴的个人经历有关,他在初中时期英语成绩不佳,被调侃为“宇树科技——谐音‘语数’,没有外语”。
尽管如此,王兴兴在高中时期每次考试的总分,也还能排在年级前几名,可见虽然他英语不及格,但数理化的成绩应该非常优秀。
一、"宇树"密码:公司名背后的教育哲学在杭州未来科技城的凌晨三点,宇树科技CEO王兴兴在测试最新版Unitree B2机器狗时,总会在实验室白板上描摹公司Logo——一棵根系扎向机械齿轮的树。这个意象恰如其分地诠释了"宇树"的深意:
"宇"之格局:取自"宇宙"与"器宇",寓意在智能时代开疆拓土"树"之坚守:象征技术扎根的深度,正如王兴兴所说:"做机器人要像树生长,每圈年轮都是真实突破"这个起名故事藏着给家长的第一课:真正的好教育应该培养孩子"顶天立地"的品格——既要仰望星空怀揣梦想,又能脚踏实地沉淀积累。
二、寒门逆袭:一个工科生的"机械浪漫史"小镇少年的"废品实验室"1990年生于江苏盐城普通家庭,王兴兴的童年是在五金店的齿轮堆里度过的。初中时用废旧摩托车发动机改造的"自动喂鸡装置",已显露出惊人的工程天赋。母亲没有责怪他拆坏家电,反而腾出厨房当他的"实验基地"。
浙大实验室的3000小时在浙江大学读研期间,他泡在实验室研发四足机器人。为攻克动态平衡算法,曾连续48小时调试代码,吃睡都在示波器旁。这段经历验证了"1万小时定律"的残酷与公平——所有惊艳的技术突破,都是时间与热爱的化合物。
车库创业的至暗时刻2016年,26岁的王兴兴带着5人团队在车库里创办宇树科技。最艰难时账户只剩3万元,为省电费在零下5度的仓库组装机器狗。正是这种"工程师死磕精神",让他们研发出比波士顿动力便宜90%的消费级机器人。
三、给家长的三大觉醒启示"慢养"智慧:拒绝即时满足陷阱对照焦虑:家长总追问"学这个有什么用",王兴兴母亲却容忍他三年拆解37件电器数据支撑:MIT研究显示,持续深耕兴趣的孩子,35岁后成就高峰值比同龄人高2.1倍行动指南:设立"无用时间":每周留出3小时让孩子自由探索制作"兴趣生长图谱":记录孩子每个灵光乍现的时刻挫折教育:把失败炼成铠甲震撼现场:宇树首批产品因防水缺陷全部召回,王兴兴带着团队在暴雨中测试300次教育转化:把月考失利变成"技术迭代分析会"用乐高搭建"错误博物馆",收藏具有突破意义的失败跨界思维:拆除学科的围墙技术突破:宇树机器狗的爆发力算法,竟源自王兴兴对猎豹运动姿态的研究家庭实践:用《流浪地球》讲解物理定律把买菜变成数学建模游戏通过家庭辩论赛培养逻辑表达四、未来已来:科技浪潮下的教育突围行业风向: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宇树占据消费级市场67%份额能力重构:机械狗开发涉及的13个学科,预示未来需要"π型人才"王兴兴团队00后工程师中,45%有创客比赛经历家长行动:关注"蓝领科学家"新职业(如机器人训练师)带孩子参加FRC国际机器人挑战赛用MindMaster绘制"学科联结地图"深夜实验室的星光当宇树机器狗在春晚舞台翩然起舞时,王兴兴想起二十年前那个拆收音机的小镇少年。教育的真谛或许在于:给孩子一片容错的土壤,让他们像树一样向下扎根,向上生长。那些允许孩子"浪费时间"探索的家长,正在默默培养改变世界的基因。
正如王兴兴办公桌上刻着的格言:"所有伟大的创新,最初都是看起来没用的执着。"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或许我们最该教会孩子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保持对世界永恒的好奇与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