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美国长尾鲨核潜艇沉海事故回顾

云飞四海 2024-01-31 14:00:57

“长尾鲨”号核潜艇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装备最精锐武备的一级首制艇。该艇于1960年7月竣工,并在次年8月服役。“长尾鲨”号全长84.9米,宽9.65米,吃水为7.9米,水面轻载排水量达到3526吨,正常排水量为3750吨,水下排水量为4310吨,可携带2万吨TNT当量的核弹头,并在水下攻击海上目标。可以说,它集美国当时的先进技术于一身,性能十分优越,曾被誉为“万无一失”的战舰。然而,在1963年4月10日,“长尾鲨”号在美国东部海域进行潜水试验时,竟神秘地沉入2300米深的海底,掳去了艇上129名船员的生命。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核潜艇海难事件,也是核潜艇史上最严重的悲剧。

1963年4月9日上午7点15分,“长尾鲨”号核潜艇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朴次茅斯港起航,一路乘风破浪,经过皮斯卡达河河口驶向公海,开始它的试航之旅。此次试航的目的是检查大修质量,测定新设备效应。(1962年6月5日该艇与拖船相碰撞,耐压艇体裂缝长达1米。1962年7月16日在新罕布什尔州朴茨茅斯海军船厂进行第一次大修。)

当时,共有129人参与此次试航,其中有12名军官和96名水兵,1名潜艇部队参谋军官,船厂的3名军官和13名文职官员,1名海军兵工厂的技术专家和3名民用承包商的代表。这次试航的主要项目是深潜至300米以下水层检验装备效应。按照美国海军条例规定,任何核潜艇在试航时,都要有一艘航速接近,自卫力强,水下勘测、通信设备好的水面舰艇护航。被选派为“长尾鲨”号护航的是一艘潜艇救援船“云雀”号。“云雀”号上设有一座大型潜水救生钟,如果“长尾鲨”号在水深不超过200米的大陆架上遇到困难,它就有能力进行救援。

4月9日9时49分,两艘舰艇会合,并在进行浅水下潜试验期间保持着联系。后约定第2天早晨在科德角以东200海里处会合,准备在那里的大陆架深水中进行深潜试验。

4月10日清晨,“云雀”号与“长尾鲨”号在指定的科德角以东200海里的海域会合。6点35分,会合后的两舰第一次沟通联络。“云雀”号舰长坦利·克赫上尉和“长尾鲨”舰长韦斯利·哈维中校交换了彼此的情况,并送给对方真挚的祝愿。

1小时后,“长尾鲨”号驶离“云雀”号10海里并完成了向大海深潜的准备。

“准备下潜!”舰长一声令下,全体舰员各就各位,“潜入水下20米!”海水迅速灌入潜艇的压载舱,随着发动机的急剧转动,潜艇渐渐下潜。

7点47分,哈维舰长下令:“潜到水下130米,下潜角5°。”此时,“云雀”号也收到“长尾鲨”号开始深潜的消息。“‘云雀’号,我现在水下130米进行水密检查,一切正常。”这次哈维舰长的通话在“云雀”号的报务员马丁听来,感到模糊不清。熟悉“长尾鲨”号的人都知道,它的压载舱从未在130米的深处做过试验。由于它的压载舱容积较小,能否适应深航,让人感到担忧。报务员马丁听到模糊、微弱的信号时,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8点10分,“长尾鲨”号发来报告,告之“云雀”号自己此时已潜到198米处,并以每小时10海里的速度继续在水下行驶。

8点35分,“长尾鲨”号距离试验深度还差91米。

8点53分,“长尾鲨”号报告:它正在向试验深度接近。随着“长尾鲨”号下潜深度的增加,“云雀”号收到的信号就越发模糊,此刻已到了难以分辨的程度了。

9点12分,两舰人员按照预先的约定,进行了一次例行性的通信检查。这时,“长尾鲨”号已接近它预订的试验深度。“潜水成功”的电文已经拟好,再过几分钟就可发出……突然,机舱里爆发出一声剧烈的声响。“不好!”艇长哈维闻声后,迅速冲到机舱,只见一股海水从艇外破壁而入,通往核反应堆的一些电线已经浸入水中,情况非常严重。

“艇长,要把漏洞堵上,先把反应堆关掉。”轮机长的建议,立刻得到了艇长的认同。随后,“长尾鲨”号的螺旋桨停止了转动,航速顿减,堵漏排水还在进行。

9点13分,“云雀”号收到潜艇最后一份断断续续的信号:“……遇到小问题……准备排水上升……”接着,听到核潜艇舱内丝丝的响声,“云雀”号的舰员以为那是压载舱压缩空气的声音。

4分钟后,“云雀”号突然听到水下一声闷响,随后就是一片寂静。这声音如同20世纪40年代大西洋反潜战中命中目标时,水下传出的爆裂声。“云雀”号舰长顿时醒悟,“长尾鲨”号爆炸,人艇俱亡了。

随即,“云雀”号开始搜寻“长尾鲨”号的踪迹,却一无所获。直到10点58分,“云雀”号舰长坦利下达浮艇的命令,并向新伦敦的核潜艇舰队司令部报告了这起意外事故。

当电报送到弗吉尼亚州诺福克的大西洋舰队司令部后,华莱士·比克利海军中将立刻命令核潜艇“海狼”号、常规潜艇“海鹰”号、打捞舰“恢复”号和潜艇救护舰“太阳鸟”号参加搜索。15时40分,仍然没有得到“长尾鲨”号进一步的消息。显然,可以认为潜艇已经遇难了。海军作战部长安德森海军上将得知这一不幸事件后,将电报送给肯尼迪总统。

当天下午,美国政府任命了一个调查失事原因的委员会。海军学院院长伯纳德·奥斯汀海军中将为委员会主席。助手是前大西洋舰队潜艇部队司令劳伦斯·达斯皮特海军少将。

美国总统肯尼迪亲自查询事故经过和补救措施。

第二天一早,美海军当局便发出深潜器“曲斯特”号参加搜索。直到8月24日,“曲斯特”号第8次潜到深海作业时,终于在距海面2560米的海底处打捞出一块1.42米长的碎钢片,上面刻有“593”的字样——这正是“长尾鲨”号核潜艇的艇舷编号。除此之外,很难找到较为完整的壳体或设备。在收集大量金属片和碎物时,搜救人员在杂物中发现了一只黄颜色的橡胶套鞋。这种套鞋只有在核潜艇的反应堆隔舱工作时才会使用,而且通常都会把它整理到一个箱子里,因此它不会无故自己跑到深海里去。搜救人员还发现,一只套鞋上印有SSN5的字样,正是“长尾鲨”号艇员使用的鞋套。最终搜救队确认,“长尾鲨”号核潜艇发生爆炸,连同艇上的129人一起深眠在2560米的海底。

事后美国海军急于打捞“长尾鲨”号以便调查,甚至将汽车放入海中模拟下沉路径,经过6个月,终于找到了“长尾鲨”号,但是已经变成一堆碎片。

对“长尾鲨”号失事原因详细调查后显示,其根源可能是当时疯狂的美苏武器竞赛,建造潜艇时采用较快速便捷的方式,牺牲了质量管理,终究造成了悲剧性的后果。海军方面认为,“长尾鲨”号之所以会发生爆炸是因为海水系统的某个局部出了毛病,导致潜艇周围的海水在巨大压力作用下涌入舱室,使输电网络失效且导致潜艇失去动力,最终造成“长尾鲨”号沉没深海。专家们经过对沉入海底的碎片残骸的反复分析,最后认定,是潜艇在水中航行时,遭遇了强烈的内波,使其无法承受压力而发生爆炸,最终沉没海底。

这次事故是核潜艇历史上的第一次沉没事故。长尾鲨级原计划建造17艘,由于其中的3艘被改装成拉斐特级战略核潜艇,因此长尾鲨级实际建造了14艘。首艇“长尾鲨”号在深潜试验时失事沉没,为消除这次灾难对艇员心理上的不利影响,该级艇改称大鲹鱼级。美国海军对最后3艘艇的设计进行了修改,艇长增加到89米,排水量也有所增加。

4 阅读: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