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国会山》杂志曾抛出了一篇重磅文章:“若中国不偿还百年前的债务,美国也将不承认欠华8600亿美元”。这话一出,全球舆论炸了锅。
文章里说,中国欠美国一笔从清朝时候算起的巨债,来自1901年的《辛丑条约》,连本带利算下来得有1万亿美元。还放狠话说,如果中国不还这笔“旧账”,美国就不认现在欠中国的8600亿美元国债。
这事儿听起来挺玄乎,历史旧账和现代国债能这么混着算吗?

要搞懂这事儿,得先回到100多年前。那是1900年,义和团运动在中国北方闹得挺大,反洋教、反列强,结果引来了八国联军——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这帮国家组团打进北京,清政府扛不住,1901年被迫签了《辛丑条约》。
条约里规定,中国得赔4.5亿两白银,按当时的汇率,大概是3.33亿美元,分39年还清,年利息4%。这笔钱在当时有多夸张呢?几乎等于清政府好几年的财政收入,普通老百姓根本想都不敢想。
美国在这场赔款里分到了3293万两白银,换成美元是2445.56万。不过几年后,美国自己查账,发现有点儿不对劲。

1908年,美国驻华公使威廉·W·罗克希尔算了笔细账,美国在庚子事变里的实际损失只有1165万美元,比索赔的少了一大截。
于是,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拍板,把多收的1078万美元退给中国,还指定这钱用来资助中国学生去美国留学。这事儿后来促成了清华大学的建立,也算中美教育交流的一个起点。
再往后,到了1943年,中美关系有了新进展。那年,中美在华盛顿签了《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条约》,里面白纸黑字写着,美国正式放弃《辛丑条约》下还没要完的赔款请求权。
这份条约在国际法里可是板上钉钉的,美国自己都说了“旧债已了”,文件现在还躺在国务院的档案库里,谁都能查。所以,按理说,庚子赔款这事儿到1943年就彻底翻篇了。

时间快进到2019年,《国会山》杂志突然发了这篇专栏文章,把庚子赔款这档子老事儿又拎出来,说中国还欠美国1万亿美元,连本带利的。
这还不算完,文章还威胁,如果中国不还这笔钱,美国就不承认欠中国的8600亿美元国债。这话一出,网上吵翻了天。美国那边有人翻历史账本,细数当年的赔款细节;中国这边学者直接开怼,拿1943年的条约反驳,说这事儿早结了,哪来的1万亿?
其实这1万亿怎么算出来的,文章里没细说,但大概是把当年的2445.56万美元按4%的利息滚了100多年估出来的。可问题是,1943年美国自己放弃了剩下的赔款请求权,这账压根儿就不存在了。

中国的专家也说了,把现代国债和百年前的赔款扯一起,完全不合国际法的规矩。国际法有个原则叫“条约不溯及既往”,意思是过去的条约跟现在的债务没啥关系。86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是21世纪发行的联邦债券,跟《辛丑条约》八竿子打不着。
国际上也有声音站出来说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些官员私下里都觉得,这说法就是美国国内政治耍的花招,跟国际金融规则没半毛钱关系。

说到美国国债,这几年可是个大话题。2023年,美国国债规模正式突破32万亿美元,2024年直接飙到36万亿,人均负债超10万美元,债务占GDP的比例超过120%,创了二战以来的新高。这数字听着就让人头晕。
美国从1960年开始设债务上限,差不多每8个月就得调一次上限。21世纪以来频率更高,2001年一年调了10次,2007年金融危机到2010年调了6次。2023年5月债务是31.4万亿,2024年就破36万亿,这涨势跟坐火箭似的。

中国一直是美国国债的大买家之一,但最近几年开始减持。2022年4月,中国持有的美债还有1.03万亿,到2024年10月降到7601亿,2025年2月更是跌到7590亿,创下2009年来的最低纪录。尤其是2024年11月,中国一个月减持了300多亿,全球金融市场都跟着抖了三抖。
美元汇率、债券收益率一波动,大家都在猜中国下一步咋走。相比之下,日本作为美债最大持有国,持仓稳定在1.02万亿左右,跟中国的策略完全不一样。
为啥中国减持?一方面是中美关系紧张,另一方面是中国也在调整自己的外汇储备结构,少依赖美元资产。这事儿对美国压力不小,毕竟中国要是继续抛售,美债市场得跟着晃。

中美关系这几年越来越复杂,不光是债务问题,技术领域也在掰手腕。2024年,美国国会讨论过一个1547页的临时拨款法案,里面塞了不少限制中美技术合作的条款,尤其针对半导体和量子技术。可就在中国加速减持美债的时候,这法案被紧急撤回,缩到116页,所有涉华条款全删了。这背后,显然是经济和技术博弈的结果。
特斯拉老板埃隆·马斯克也跳出来说话。他2024年跑去华盛顿游说,说中国市场对美国企业多重要。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去年造了100多万辆电动车,占全球交付量的42%,是特斯拉的利润大头。马斯克警告,限制中国技术合作,美国自己也得吃亏。法案改完,特斯拉股价一天涨了3%,市场反应挺积极。

美国能这么玩儿,离不开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国前财长约翰·康纳利有句名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这话不假,美国靠着美元霸权,控制全球资源和金融市场,债务再高也能撑得住。
可现在全球经济变了,中国减持美债,其他国家也在反思美元依赖,美国这套模式还能走多远,真不好说。
回头看《国会山》那篇文章,庚子赔款的旧账1943年就清了,硬说中国欠1万亿,完全没道理。8600亿美元的国债是现在的金融产物,跟历史债务没啥关系。美媒这说法,更像是政治和经济博弈的工具,想给中国施压,顺便转移国内债务问题的视线。
说实话,中美现在是全球两大经济体,经济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历史问题得尊重事实,现实问题得讲规则。
拿100年前的赔款威胁现在的国债,逻辑不通,也解决不了美国自己的债务麻烦。未来中美关系咋走,还是得在互利的基础上,把历史和现实分开看,别老翻旧账,盯着眼前的事儿好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