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有头一遭。
我第一次当爷爷姥爷,对待两个奶娃娃是一视同仁,谁也不偏袒,谁也不亏待。
原以为两个孩子对我和老伴感情也一样。
直到我七十岁后才明白,孙子和外孙还是有区别的。
寒心的区别对待:老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其实不然。
我有一对儿女,都早已成家。
早年为了拉扯两个孩子长大,什么脏活累活我都干过。
现在年迈了,落下一身毛病。
七十二岁这年,我突然呼吸不畅昏倒,被来找我的邻居看到,开着三轮车送我到医院。
一通检查后,医生说我是得了冠心病,需要住院保守治疗。
我打电话给了儿子女儿,他们连忙放下手里繁忙的工作千里迢迢回来看我。
一起来的还有我的孙子。
女儿可能觉得自己儿子没来不好,打了个电话去给外孙,外孙说了句工作很忙,就直接挂断了电话,让女儿也很无奈,主动提出要请假来照顾我。
可那哪行嘞?她现在是县城妇产科医院的主治医生,每天都有产妇等着她。
我连忙说不行,要她回去工作。
女婿还在国外出差,给我打电话问候的时候那边还是晚上。
儿子和儿媳都是高中老师,在带高三学生,马上要高考的关键时候,也抽不开身。
我说不用照顾,他们不同意,一合计说一起出钱给我请个护工。
孙子说不行,因为前阵子新闻才爆料很多护工无德,虐待老人。
他提出要主动来照顾我。
可孙子早两天才给我打电话说:他升职加薪了,年假要接我去城里住。
他忙得很,又是事业上升期,我不答应。
但他不听,当着我的面给领导请了假,说什么也要亲力亲为照顾我。
看着这其乐融融又有孝心的晚辈,我感到很欣慰。
唯一一点就是,我的外孙没来看望我,可能他忙吧,我也没在意。
孙子照顾我很上心,推我出去散步,和我讲以前的事,一日三餐都准备的很用心,水果就没断过。
他知道我喜欢戏曲,还要扮丑角在我面前演戏,逗得同病房的人一起哈哈大笑。
同病房的老张是个文化人,夸我好福气,有个孝顺的孙子彩衣娱亲。
我不懂这个词什么意思,他说是个典故,说我孙子乐意扮丑角逗我,就叫彩衣娱亲。
我很高兴,给老张讲我一手拉扯大孙子和外孙的事。
老张听完问我:“那你外孙呢?他咋没给你来个电话?”
我这才想起来,我住院快一周了,外孙连个电话都打来。
我担心他工作太忙累坏身体,让孙子帮我打了个视频电话给他。
外孙的电话是小外曾孙接的,我问他:“你爸爸忙不忙啊?”
小外曾孙说的话,却让我心里一寒。
他说爸爸不忙,今天还带他们和爷爷奶奶一家去了迪士尼玩。
我是似不想相信的,但事实就是这样,我的外孙有空带家里老小出去玩,都没空给我打电话问候一下。
其实这种事不是头一次了,我很早就有所察觉。
早几年,老伴去世的时候,我很痛苦。
孙子一直陪在我身边安慰,一般帮着购买骨灰盒、联系火葬场、沟通办酒席、请丧乐队……
他忙得不可开交时,外孙却不见人影,带着妻子在海南度假。
说是尽快赶回来,结果到下葬那天才见到人,磕头上了一炷香,吃了个饭,便又说有事先离开了。
还有就是外孙生孩子,我给包了个红包。
我那时候也没了收入来源,包的不算多,就两千块钱。
外孙笑着接下,背地里却说我抠搜,他爷奶给包了三千,又说孙子外孙到底是不一样,如果孙子生孩子,肯定不止包这点。
但其实我早就准备好了孙子生曾孙那份钱,也是三千。
我想,可能是我真的没当好这姥爷吧。
历尽千辛拉扯儿女:我姓陈,村里都是同族早年避难迁到这块地的,穷的揭不开锅。
村里人牟足劲生儿子,盼着养儿防老。
如果生的是女儿,十有八九丢池塘里淹死。
我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做不来这种狠心的事。
妻子头胎是女儿,我们也给生下来养了。
时隔一年,又生了个儿子,凑了对儿女双全。
那时候还没实行计划生育,家家户户都生了好几个,我家就两个,算是独树一帜。
邻里邻居经常说:“要养儿子才有用嘞,养女儿要花钱不说,嫁出去了还成了别人家的,可不会给你两养老。”
我和妻子没听,那时候年轻,觉得自己有手有脚,多挣点存点,也不怕老了没钱花。
抚养两个孩子也不轻松,为了能让他们以后有更多选择,我铆足了劲工作,下过矿洞、当过脚夫、还经常去码头扛货。
靠着能吃苦耐劳,加上孩子少,成了我们村还算宽裕的家庭。
孩子再长大些,就要念书,我一视同仁,把两个孩子都送去读书。
告诉他们,如果以后能读出来,收获的就是他们自己的。
读不出来,也不能怪我不给他们念书,要他们到了年纪自己出去学门技术谋生。
两个孩子也够懂事,学习上的事从来不用我操心。
加上那会赶上高考恢复,两个人都考上了大学,成了村里仅有的两个高知分子。
但喜悦过后,难题也接踵而来。
大学的花销巨大,我和妻子盘算了一夜,家里钱也供得起一个大学生。
我抽了一夜的旱烟,快愁白了头。
第二天女儿来跟我说,她不读了,村里说女孩读多了书没用,她要出去找工作供她弟读。
我气的头脑发涨,一拍大腿宣布:“读!都得读!不读你挣得到什么钱?我就是砸锅卖铁也得供你们读!”
下矿是件很危险的事,一旦塌方,多半出不来。
但那会为了钱,也顾不得那么多,又重新捡起了这份工作。
儿子说他也要去,说什么也要跟着去。
所谓上阵父子兵,我更是铆足了劲,干起来也起劲。
老伴和妻子也没闲着,都去做帮工后厨打杂攒钱。
最终将两个孩子一起送去上学。
后来都找到了自己的工作,女儿当了医生,儿子当了老师。
每两年,几各自找了对象结婚,成家立业了。
我和老伴也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
孙子外孙齐绕膝:1985年,我的孙子出生了。
我们一大家子都围在产房里看孩子,是第一次三世同堂聚在一起。
儿媳和儿子是大学认识的,之后一起在县城当了老师,休完产假后就要回去工作了,带孙子的任务就落到了我们手里。
儿子儿媳很孝顺,周末得了空闲就自己带,觉得我们带孩子辛苦,孩子需要的尿布奶粉钱都会准备好,还会额外给一笔钱用来花销。
我和老伴很喜欢这个孙子,对他尽职尽责的照顾。
第二年,女儿也生了。
亲家围着医生问男孩女孩,我和老伴却只关心女儿怎么样了。
我们这边习俗,一般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
但亲家只带了孩子一个月,就送给给我和老伴带,美其名曰让我孙子有个伴。
我和老伴本就是个重感情的,没打算拒绝,也看出女儿为难,主动接下这活。
女儿觉得很愧疚,认为给我们增添了负担,提出每个月会给我们抚养费。
亲家母听了,阴阳怪气说:“都是高知分子,你们怎么还搞‘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一套?谈钱多见外?带外孙不是是应该的吗?带久了,以后孩子长大了会孝敬你们。”
我和老伴听的不喜,但不想女儿夹在中间难过,没多说什么。
两个奶娃娃从刚开始的牙牙学语,到后来能蹦会跳,感情一直很好。
外孙小时候不懂爷爷和姥爷的区别,因为孙子喊我爷爷,也跟着爷爷爷爷的嚷。
我想着等他自己大了就会改口,没有纠正,对他们都一视同仁。
只有一块饼干,也得掰成两半分给两人。
小时候这两天天跟在我屁股后头爷爷爷爷的叫,觉得烦得不行。
但等两个孩子上学了,又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初中后,两人就被各自接回了县城读书,只有周末的时候能回来。
以前还能将两个孩子扛在肩上看世界,之后就只能在家门口盼着两孩子回来看自己。
但渐渐地,回来的从两个人变成了一个人。
孙子跟我说,外孙谈了朋友,周末要和朋友一起打球打游戏。
我说确实应该顾及身边的人,没空回来也正常。
但其实孙子也有朋友,他有时候会提前给我说,这周带朋友来老家玩。家里没了孩子很少热闹,我和老伴总会买些水果做一桌菜招待孙子的朋友。
或许这时候,心里就已经有了答案。
只是没有去多想,觉得外孙应该很忙,没空回来看自己。
结语: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有时不得不承认老祖宗的话不是空穴来风。
外孙有个‘外’字,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没法和孙子一样是一家人。
我的女儿她的儿子的态度时常感到无奈,对我的愧疚就更深了,每次来都要给我塞钱。
但我存的钱够花,也不图她另外给的。
寒心是定然有的,但到了我这个岁数,也没什么想不开的。
我也只能在剩余不多的时间里,保佑两个孩子未来的生活顺遂,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