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浪潮电影开始崭露头角的时候,自然免不了这样或者那样的反对的声音,反对的声音无外乎是说新浪潮电影破坏了原本的旧的电影体系,从而发展成为了一种不伦不类的东西。因此,新浪潮与旧的电影秩序之间存在着一种争论,这种争论的本质在于新旧两种体系的不同理念,旧有的秩序的维护者自然是不愿意看到新的体系生成的,这好像也无关乎电影,因为每一种新的体系生成之后,就会让旧有的秩序衰落,而那些旧有的秩序的既得利益者自然是不高兴的。这种不高兴可以转化成电影中的表达。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安逸人生》就是这样的一种表达。一个老老实实在家里认真备考的青年,某一天在街边看到了一个事业有成的,自信的中年人,中年人是善谈的,青年人是内向的,在中年人的邀情下,青年人开始踏上了一段未知的旅程。
中年人不断地带着青年人体会不一样的刺激,这种被中年人当作日常生活的刺激在青年人看来,这是自己曾经没有体验过的。青年人原本是内向的,但是在中年人的鼓动之下,他渐渐的开始敞开了自己的心扉。慢慢的,原本内向的青年人变得活跃起来,而中年人也乐见被自己影响了的青年人开始尝试走出去,于是,两个人在经历了美好的几天之后,在回家的路上,在飙车的途中发生了事故,青年人身死,中年人满是遗憾的望着远方。
《安逸人生》已经差不多将这种讽刺不满写在了脸上。中年人代表着另一种思潮,而青年人代表着保守。在新浪潮的冲击之下,没有哪一个青年人不愿意尝试一下之前没有尝试过的生活的,但是尝试是要有成本的,本片突出的是一种成本,这种成本是要以青年人的生命作为代价的。
尝试自然是要有代价的,但是尝试并不仅仅是有代价的,还会有所收获,如果仅仅是强调代价而不强调收获,反之亦然,这样总是会造成人们踟蹰不前。犹豫会让人失去一些机会,哪怕是尝试错了,我们也会知道此路不通,这总算是一种经历,如果连这样的经历都不愿意拥有,那么电影事业何谈进步。
并没有哪一种体系是可以一劳永逸的,哪怕是经典的理论体系也需要不断地补充新的内容才能真正意义上存活下去,因为体系理论的创立者毕竟是故人而不是当下的人,所以,他对于当下实践与自己的理论结合自然是有所缺失的。新浪潮电影运动也是这个道理。
新浪潮的新在于尝试用一种之前没有尝试过的方式来解构电影,它本质上是想要与好莱坞做对抗的,实际上,新浪潮是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这个道路对不对先放在一边,起码这是一条全新的赛道,在这个赛道上,选手们不必遵从好莱坞的定律,这就是一种进步。
当一个体系被锁死之后,人们在心里就会蠢蠢欲动,如同本片中的青年人一样,即便是在心里有着这样或着那样的声音,但就是不愿意将这种声音表达出来,即便是自己受到了挫折不高兴,也不愿意做出哪怕一点点的表达。这种压抑着的情绪总是需要释放的,如果没有一种可以释放的途径,最终的结果就会很糟糕。
表面上看,青年人是因为中年人的鼓动,最终才落得了不好的结局,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种压抑之后的另类释放。如果青年人没有遇到中年人,那么他的人生会一直病态下去,因为原本的他并不善于言辞,也不擅长将一些事情很好的表达出来,而这种负面情绪不断地累积之后,总有一天会有麻烦的,当这种麻烦出现之后,还会不会有一个中年人带着他去勇敢面对,这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预测的。
相反,中年人带着青年人体会到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这几天的体会比青年人长这么大的体会都多得多,这就是收获,新浪潮的收获也是如此。电影事业要进步,要不断地发展自然是需要用不断地新的形式来表达电影本身地。如果一种拍摄方式或者是拍摄理念能让原有的体系感觉到威胁,这就是一种全新的选项的诞生,这是需要值得肯定的。
而本片的结局也预示着新浪潮电影的最终走向,虽然这种预示在现在看来确实是如此的,但是曾经出现的新浪潮电影也为观众们培养了一大批新思想的电影人。即便是新浪潮电影在当今看来已经渐渐的熄灭了曾经的火焰,但是它曾经存在过,曾经影响了一大批人这种事实是无法被磨灭的。
时至今日,任何领域都需要推陈出新,如果我们仅仅是守着现有的坐吃山空,最终并不会让生活变得更加稳定,问题总会出现,倒不如自己主动革新。多一条路径,先别管对错,只要是符合逻辑的,多一个选项总是好的,想要收益总有代价,只要是愿意承受代价,收益总归不会远吧。
……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