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平定“七国之乱”新探

玉宿 2022-03-11 00:28:34

中央电视台热播58集电视连续《汉武大帝》,其中提到了汉景帝时爆发的“七国之乱”。七国之乱的首脑是吴王刘濞。吴王早就蓄谋夺取朝廷大权。汉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首先起兵,并纠合楚王、赵王等6国一同起兵,反叛朝廷。此时,汉景帝听信谗言,错杀了坚持反分裂的忠臣晁错,企图以此不战而退叛军,岂料叛军气焰更为嚣张,汉景帝这才下决心以武力平叛。

临危受命定乾坤

周亚夫是平定七国叛乱的主要军事统帅。他是诛吕安刘的功臣绛侯周勃的次子,是一员深晓韬略的军事家。汉文帝时,他屯军细柳(今陕西西安北),防备匈奴。汉文帝劳军时,他以治军严谨一度博得文帝的赞誉,说:

“嗟乎!此真将军矣。向者(以往之意)霸上、棘门如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耶。”

汉文帝临终时,嘱咐景帝:“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所以,当吴楚七国举兵反叛汉中央政权时,汉景帝就任命他担任进击吴、楚军统帅的重任。周亚夫向汉景帝汇报自己的策略说:“吴、楚军队强悍,我军难于强攻,请求朝廷同意将梁地暂时放弃,然后想办法截断叛军的粮道,这样就可以制服叛军了。”汉景帝同意了这一方案。

周亚夫率军出发,准备前往荥阳与诸将会师。行军至灞上,赵涉拦住周亚夫,向他建议道:“大将军此次讨伐吴、楚叛军,事关重大,如果胜利了,朝廷得以安宁,万一不顺利,天下从此难得太平。不知道您能不能听一听我的意见?”周亚夫赶紧下车,向赵涉行礼,询问其策略。赵涉说:“吴王一向富于钱财,叛乱之前早就注意为招揽敢死之士做准备了。这次得知将军率兵前往平叛,一定会派间谍藏于崤、渑之间,打探大军的行踪。用兵讲究的是神不知鬼不觉,将军为何不绕道东南呢?从蓝田出武关到洛阳,与东出函谷关到达洛阳,时间上相差不过一两天,但可以突然直抵武库,进攻叛军。反叛的各路诸侯听说将军率大军到来,还以为将军从天而降呢。”周亚夫采纳了赵涉的建议,改变了行军的路线,到洛阳后,派人到崤山、渑池一带搜捕,果然抓获了不少吴国潜伏在此的间谍。于是,请赵涉出任护军。

周亚夫到了荥阳与诸将会师,当时叛军正进攻梁国,梁国形势危急,向周亚夫求援。周亚夫却率军前往梁国东北的昌邑,深沟高垒实施防御,不去救援梁国。梁王又派使者请求周亚夫派兵救援,周亚夫仍然只是率军在便于防御的地方坚守,并不前去解梁之围。梁王只好上书汉景帝,汉景帝下诏命令周亚夫率军救援梁国,周亚夫接到诏书后并不执行,仍然坚守城垒不出战,只是派部分骑兵到吴军后方去截断吴军的粮道。吴、楚叛军缺粮,士卒忍饥挨饿,所以多次挑战,想与汉军决一死战,汉军却一直不出战。吴军在汉军城外东南角准备攻城,周亚夫却让军队在城的西北准备应战。不久,吴军精锐果然在西北方向发起进攻,结果因为汉军早有准备而不能得逞。接下来吴、楚叛军因粮食供应困难,只得撤退。周亚夫才派出精兵进行追击,大败吴王率领的叛军。吴王不得不放弃对汉军的进攻,带着7000人逃走,在丹徒负隅顽抗。周亚夫率军乘胜进攻,俘虏甚众,并以千金悬赏捉拿吴王。一个多月后,越国的人斩杀了吴王,将其人头送给周亚夫。这次平叛,周亚夫率军与吴、楚叛军周旋了三个来月,才最后平定了叛乱。到了这时,各路将领才认识到周亚夫的平叛策略是正确的。

七国输在同床异梦

吴王的战略计划,似乎宏大,实际都是主观愿望。诸王中只有胶西王听到事成之后可以“两主分割”,是与吴王面约的,楚王是与吴王通谋的,越、闽只是吴王遣使相约而已,齐、淄川、胶东、济南、济北诸王则是胶西王遣使相约的。诸王相约,并不同心。他们只能是貌合神离,同床而异梦,既不能齐心,更难以合力。叛乱一开始,南越王就未向长沙以北进攻,燕王也未南下萧关,匈奴坐山观虎斗,所谓南北两路的夹击,攻势并未形成,化为泡影;齐王临时背约,胶西等国的叛军不西进而包围临淄;赵国初则观望,继则退保邯郸,会师洛阳的计划也宣告破产。这样,只剩下吴、楚军一路孤军攻打梁国。幻想的分进合击,只能是纸上谈兵。吴王在战役指导上,不听田禄伯的建议(以奇兵入武关,迂回崤、渑,与主力会师长安的奇正并用的方案),又不用桓将军争取洛阳,占领河滩平原地带,堵塞汉军于荥阳以西的山区,使汉军车骑不能发挥长处的建议,对全军粮食命脉的淮泗口也不设防,把数十万大军用在对汉军有利的平原之地,屯兵于睢阳坚城之下,不能自拔。苦战3月,毫无战果,自遭损折,终归失败。

妙策之功在务实

周亚夫制定的平叛策略对迅速平定叛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其在战略谋划的运用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战略指导上的避敌锐气。避敌锐气是为了营造战略反攻的有利时机,变被动为主动。吴国地处海滨,境内有鱼盐矿藏之利,国富民殷,经济实力在各诸侯国中最为雄厚,而吴王处心积虑、苦心经营30年后反叛中央,又动员并联合了6个诸侯国一起行动,叛军的实力自不能低估。而且叛军来势凶猛,处于主动地位,急于与汉军决一死战,汉军则是被动迎敌。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付吴、楚叛军,必须慎重从事。周亚夫认识到了战略态势上的这些客观情况,所以一领受平叛重任,立即将自己的平叛方略面奏汉景帝,认为“楚兵剽轻”,在战略上汉军不能立即与叛军死拼,必须避其锋芒。所以他请求汉景帝:“愿以梁委之。”即不能计较一城一地得失,而是宁舍弃部分土地,以空间换取时间,牵制和迟滞叛军的行动,待敌人疲惫,再相机破敌。这一总体战略原则的确立,对汉军取得平叛战争的最后胜利是至为关键的。

其二,在战略主攻方向上以吴王所率吴、楚为重点。“七国之乱”虽有7个诸侯国参加,但核心是吴国。从当时形势看,汉朝中央在制定战略决策时,就认为吴王是叛乱的主谋和核心人物,将其率领的吴、楚联军视为叛军的主力,因而自然是汉军主要的打击对象。周亚夫被任命为汉军主力的统帅后,十分明白自己肩负的重任,视“制”东方的吴楚为自己最重要的使命,所以在战略部署上以东出洛阳、荥阳为击败叛军的要地。

其三,实现战略决策过程中运用了高明的战略指导,即避短用长,抢占战略要地。周亚夫作为平叛的主帅,不仅有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而且善于听从谋士们的高明建议。他首先接受了赵涉的建议,改变行军路线,平叛大军避开潼关、崤渑和函谷关的险道,而是改行长安东南,出蓝田、武关,迂回至洛阳,顺利抢占洛阳的武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荥阳要地。荥、洛是叛军进入关中的唯一通道,也是叛军战略计划中西进关中的必经之地。占据荥、洛,就使汉军处于可攻可守的地位,不利时可以在此与叛军相持,拒敌于无险可守得黄淮平原,形势有利则可以利用车兵的优势,东出歼敌于平原旷野。在吴、楚军急攻梁地的情况下,周亚夫按照预先设计的战略,不急于率兵奔赴东南去救援正被吴、楚联军进攻的梁国,而是听从了邓都尉的建议,避吴军之锐器,进据昌邑,与梁国睢阳的守军形成犄角之势,这样既可威胁吴楚联军的侧背,又可防止吴军绕过梁地西进荥阳。进据昌邑后,又深沟高垒,对叛军守而不战,结果,吴军尽其精锐以攻梁,尽管梁王求救,景帝也亲自下令周亚夫率军援梁,但周亚夫不为所动,而是按既定战略,待吴军久攻梁地不下,力疲志殆,陷于无法脱身的地步后,才派弓高侯等率轻骑兵径出淮泗口,迂回到叛军的后方,切断叛军粮道,使叛军陷于粮尽兵疲的境地。等到叛军粮食断绝,又久攻梁地不下,急于寻汉军主力决战时,这时周亚夫在下邑(今安徽砀山)仍坚壁不出,进一步疲敌。最后,吴军只得无功而撤,这时周亚夫认为决战时机已到,立即率精兵追击,结果以逸待劳,变被动为主动,一举消灭了吴、楚疲惫之师。

“七国之乱”被平定后,汉景帝才得以顺利实行贾谊“众建诸侯而分其力”的政策。此后,又下令“诸侯王不得复治国,天子为置吏”,各侯国官员均由中央任免,这样,诸侯王不再实行执政,失去了擅政的基础,再后来,又进一步规定诸侯王不得私修武备和练兵,各诸侯国势力迅速衰弱,仅同于中央下属之一般郡县,不可能再与中央分庭抗礼了。汉武帝继位后,再采纳主父偃的“推恩”之策,颁布“推恩令”,进一步分割诸侯国的领地,削弱其势力。至此,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得以完全确立。所有这一切,皆是在周亚夫成功平叛后才得以实现的,所以,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之举,不啻是中国历史上维护统一的辉煌事业,也大有功于历史的发展。他在平叛战争中所施展的战略谋划,无疑是成功指导维护国家统一斗争的杰出典范。

《人类未解之谜大揭秘》 主编 王美丽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