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底发现神秘金属小球,哈佛物理学家:可能是外星飞船的残骸

魅力科学君 2023-07-18 16:32:28

来自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家阿维·勒布(Avi Loeb)近日声称,他们的研究团队在太平洋底发现了50个神秘的金属小球,它们原本不属于太阳系,可能是外星飞船的残骸,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具体是怎么回事。

实际上,这些金属小球并不是偶然发现的,而是该研究团队仔细搜寻的结果。早在在2022年底,阿维·勒布就在《天体物理学杂志》发表论文称,他们的研究团队在NASA的近地天体研究中心的“火球数据库”之中,发现了一个来自太阳系之外的小天体,2014年1月8日,这个小天体闯入了地球的大气层,随后化身为一颗火流星。

这颗火流星被称为“IM1”,观测数据表明,它的起源方向为赤经49.4(±4.1)度、赤纬11.2(±1.8)度,平均直径约为0.9米,在闯入地球大气层的时候,它的速度大约为216000公里/小时,也就是60公里/秒,这远远超过了地球所在区域的太阳系逃逸速度。

进一步分析表明,“IM1”的运行轨迹是一条双曲线,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地球的阻挡,那么它以如此高的速度,在未来肯定是会飞出太阳系的,反过来讲,这也表明了它原本就不属于太阳系,因为如果我们将时间回溯,那么它在过去的位置,也在太阳系之外。

正因为如此,“IM1”才被认为是一个来自太阳系之外的小天体,实际上,“IM1”就是“Interstellar Meteor 1”的缩写,意思就是“星际流星1号”。由于在此之前,我们从未发现过来自太阳系之外的小天体坠落在地球上,因此它无疑具备了很高的研究价值,而阿维·勒布更是提出一种激进的观点:“IM1”可能是一艘小型外星飞船。

想要验证这一观点,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IM1”在地球表面留下的残骸,然而“IM1”并没有完整地坠落到地球表面,当运行到太平洋上的巴布亚新几内亚马努斯岛附近区域的上空时,它就发生了爆炸。

尽管如此,阿维·勒布仍然没有放弃对其进行研究,他认为只要对该区域进行大范围的搜寻,应该可以找到“IM1”爆炸后的碎片。

于是阿维·勒布和他的研究团队就开始着手准备一次搜寻任务,通过对“IM1”的路径进行建模,他们确定了一个特定区域,并认为“IM1”的碎片很可能会沉积在那里。

2023年6月14日,该团队乘坐一艘名为“银河号”(Silver Star)的船只,正式开始了此次搜寻任务,他们采用的方法是,利用一种磁力装置沿着预定的轨迹在太平洋底拖动,期待能够该装置能够吸到“IM1”的碎片。

接下来的时间里,该团队通过这种方法不断地从太平洋底打捞上各种金属物质,在经过仔细的甄别和筛选之后,阿维·勒布于2023年7月初公布了初步搜寻结果:此次搜寻任务找到了50个神秘的球状态金属物体,在太平洋底的环境背景之中,它们显得与众不同。

初步研究表明,这些金属小球的直径大多在0.5毫米至1毫米之间,它们的成分基本一致,其中包含了84%的铁、8%的硅、5%的镁、2%的钛以及一些其他的微量元素,但几乎不含镍元素。

阿维·勒布指出,这些金属小球显示了表面快速加热事件的痕迹,这表明了它们来自外太空,而由于太阳系中的含铁陨石中都含有相当数量的镍元素,因此基本上可以确定,这些金属小球原本不属于太阳系,它们应该就是“IM1”的碎片中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阿维·勒布仍然坚持他之前提出的激进观点,他认为这些金属小球的材质非常坚硬,同时也具备了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蚀性,如果它们真的是“IM1”的碎片,那我们就不能排除“IM1”是一艘来自太阳系之外的、由钛合金打造的外星飞船的可能性。

由于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阿维·勒布的观点目前并没得到科学界的认同,不过在接下来的研究工作中,该研究团队还将对这些神秘金属小球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便确定它们的真实来源,阿维·勒布表示,无论是自然形成的,还是外星飞船的残骸,此次的发现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这可能是我们人类第一次亲手触摸到来自太阳系之外的星际物质。

0 阅读:135

魅力科学君

简介:解读科学知识,探索科学趣闻,感受科学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