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住割脚屋,不住暗箭房”,是一句关于农村居宅环境方面的俗语,过去农村经常扎堆聊天的时候,常常听一些老人说起这句话。
这句话中,割脚屋和暗箭房这两个名词,让现在一些年轻人难以理解。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形象地比喻说法。
一、割脚屋
在农村,人们把房屋比喻为人,都有“顶”有“脚”。“顶”,就是屋顶,这不难理解。“脚”,就是屋脚,也就是房屋的基础,现在很用这个词了。
割脚屋,通常指房屋因靠近的溪流、河流、水渠,或者道路,模样像一把刀一样,如同在切割住宅的屋脚,这种地方的屋房就叫害脚屋。
农村有两类刀具,一类是弯的,一类是直的。弯的刀刃所在又有两种,一种是刀刃在弯弓内侧,如镰刀和部分柴刀等。一种是刀刃在弯弓外侧,即反弓面上,如杀猪刀、砍骨刀和部分柴刀等。
因此,过去农村传统说法中,把距在溪流、河流、水渠,或者道路很近的房屋,不管是弓的内侧,还是弓的外侧,都称为割脚屋。
过去农村民俗说法,把割脚屋的水和路,统称为割脚水。又把溪流、河流、水渠的水称为真水,把道路称为虚水。
因为是比喻的说法,“割脚屋”重点在“割”的动作上,也就是说,不管是真水还是虚水,必须是流动的。
比如,池塘、水稻田的水是静止的,即便房屋相距很近,水的形状也像刀子一样,不能成为割脚屋。
而对所谓“虚水”道路,一般指过去的马路,现在的公路而言,乡村的小路不算。
二、暗箭房
在农村,人们往往把直射房屋的溪流、河流、水渠、道路、围墙、屋角等,或者其他尖锐之物,称为“箭”,也就是像箭一样射向房屋或者大门。
农村民俗之中,把这种所谓的“箭”分为明箭和暗箭两种。所谓明箭,也就是溪流、河流、水渠、道路、围墙、屋角等,或者其他尖锐之物直射房屋和大门比较明显,一眼就能看出来。
所谓暗箭,就是暗藏的直射房屋或者大门的尖锐之物。比如,过去农村民居木房子的排扇、木枋,砖木结构的坚墙、菜园子的四方围墙、不太明显的屋角、墙角等。
三、俗语之中哪半句更有道理
“宁住割脚屋,不住暗箭房”,这句俗语,说的是割脚屋和暗箭房都是不宜居住的房屋。如果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一定要在这两者之间挑一种,割脚屋相对来说比暗箭房要好那么一点点。
这句俗语前后各半句中,我认为,后半句是过去农村一种迷信的说法,不足为信,也没有道理可言。而后前半句,则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这里也就不多说了。
害脚屋,一般认出自古人所说的“割脚水”。古人对“割脚水”的定义是这样的:“割脚水,水贴穴前,扣脚行也。”(出自《山龙语类论》)
此句话中的“穴”,既指阴宅,也指阴宅。古人认,阴阳宅的选址,道理是大致相同的,只是在细节上有所不同,阴宅要细致一些,阳宅要粗略一些。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割脚屋,就是房屋建贴近流动的溪流、河流、水渠,且水挨着房屋的地基流动,会出现以下两不好的问题。
在过去农村,如果把房屋建距离溪流、河流、水渠很近,或者临水而建,即便农家把地基砌得非常牢固,流水也会无孔不入,很容易渗透地基,久而久之就会破坏地基的结构,造成地基不稳。
地基不稳,居住的房屋也就不安全。何况旧时代的农村建房,还没有钢筋混凝土打基础,浆砌大多用三合泥,牢固性比较差,更是怕水。
再说,每逢雨季,溪河洪水暴涨,地基很容易被冲垮,房屋也容易被水淹。
即便到了现在,有一些人家溪流、河流边建房,虽然有钢筋混凝土打基础,但因没有经过水利方面的专业评估,自己认为很牢固的基础,结果经洪水的强力击,要么地基掏空,要么房屋被洪水卷走。
这种事例在现在农村,尤其是山区农村,每到雨季洪水暴时,都会出现。
因此,在农村,紧邻溪流、河流、水渠建房,既占用河道,影响行洪,也带来了安全隐患,过去不提倡,现在也不提倡。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更是禁止这种行为。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建房溪流、河流、水渠太近,会使房屋内的湿气过重,不仅使家里的东西容易霉烂,还会患风湿疾病、关节炎、皮肤病等。
过去,农村人家往往不注意保护环境,有把病死的家畜家禽丢出溪河的习惯,这也就成了各种传染性疾病的源头之一。
过去农村把马路称为“虚水”,主要是马路车流和人流较多,有车水马龙之说。民众建房,不愿相临近马路,主要是马和马车,与现在的汽车一样,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对人员出入不安全,对房屋也不安全。现在农村也同样如此。
总而言之,我对过去农村一些俗语,要辩证地看待,去其糟粕,存其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