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内饰大升级,环幕屏成亮点,上海车展低调亮相引关注

陶雅聊聊车 2025-04-19 20:55:47

小米YU7,上海车展咋就“查无此车”了呢?

说好的环幕屏惊艳亮相,结果却玩起了“躲猫猫”,这葫芦里到底卖的啥药?

各位等等党,等等怪,今天咱就来唠唠这事儿。

按理说,小米造车那可是自带流量,SU7一上市就火得一塌糊涂,YU7作为小米的第二款车,关注度自然不会低。

可偏偏在万众瞩目的上海车展上,它却玩起了“失踪”,这操作,你品你细品,是不是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

要说雷军,那可是个狠人。

2021年3月30日,直接宣布All in造车,还撂下狠话,说这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首期就砸了100个亿进去。

这决心,这魄力,简直就是“不成功便成仁”的架势。

但造车这事儿,可不是光有决心就能成的,烧钱不说,还得有过硬的技术和稳定的供应链。

小米汽车一路走来,遇到的挑战可真不少。

咱们先说说这YU7的内饰,那叫一个“理工男实验室”风。

中控台上的螺纹接口,明摆着告诉你:“想咋改咋改,只要你能拧上去!”还有那双圆筒杯架,简直就是为星巴克超大杯量身定做的。

再加上SU7 Ultra同款的双风冷无线充,这波操作简直就是“奶茶党福音”。

说白了,雷军这是想把YU7打造成一个可玩性极高的“移动空间”,让你在车里也能体验到DIY的乐趣。

最吸睛的还得是那块环幕屏。

这玩意儿直接取代了传统的仪表盘,把续航、车速、导航啥的,一股脑儿都投射到屏幕上,科技感瞬间拉满。

环幕屏这东西,也是褒贬不一。

有人觉得它酷炫,有人觉得它分散注意力。

开车最重要的还是安全,这玩意儿到底好不好用,还得看实际体验。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提一下小米SU7的“甜蜜的烦恼”。

这车上市之后,订单直接爆了,24小时就突破了88898台,创下了新能源汽车的纪录。

但订单太多,产能跟不上,交付周期就得延长。

你想啊,好不容易抢到一台SU7,结果等个半年才能提车,换谁也得闹心。

YU7推迟发布,可能也是为了避免重蹈SU7的覆辙,先保证SU7的交付,再考虑YU7的上市。

还有件事儿,估计大家也都知道,就是3月29日那起试驾事故。

一辆小米SU7在上海试驾的时候撞上了隔离带,虽然小米官方没有公布事故原因,但这件事儿肯定给小米敲响了警钟。

安全才是汽车的底线,任何创新都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小米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善YU7的安全性能,确保万无一失。

话说回来,这YU7的空间设计,也是个槽点。

虽然轴距有3000mm,车长也接近5米,但后排空间却有点局促。

雷军这是把空间都留给后备箱了,据说后备箱的纵深堪比小货车,前备箱还能塞登机箱。

这空间设计,说白了就是牺牲了乘坐舒适性,换来了更大的储物空间。

至于这种设计是否合理,就得看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了。

为了解决产能问题,小米也在加速建设二期工厂。

这工厂要是建成了,产能肯定能大幅提升,到时候YU7的量产也就有了保障。

而且,小米生态链的企业也在积极参与汽车供应链,提供各种技术和产品。

比如,石头科技提供激光雷达,云米科技提供智能家居互联。

小米这是想把整个生态链都搬到车上,打造一个真正的“移动智能中心”。

面对用户的期待和建议,雷军也积极回应,表示会持续汇报小米汽车的进展。

这态度,还是挺让人放心的。

用户才是上帝,听取用户的意见,才能把产品做得更好。

YU7到底啥时候发布,咱们也不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是,小米肯定在憋大招。

至于YU7的未来,以及小米汽车的下一步战略,咱们也只能拭目以待了。

小米汽车的“星辰大海”究竟在哪儿?时间会给出答案。

0 阅读:7
陶雅聊聊车

陶雅聊聊车

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