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作业太多,学习太卷,只能靠熬夜的时间差来打差异化的攻坚战。
不过还有一个很扎心的问题:熬了夜之后,上课没精神,不是昏昏欲睡,就是跑神到了十万八千里。
不熬夜吧,看着周围的那么多学霸都在挑灯夜战,被卷到焦虑和惶恐。
针对熬不动夜,卷不动人又没法躺平的现状,我给孩子的建议是:设定清晰的目标,不断尝试找到适合自己的作息,然后不断做阶段复盘并即时调整。
前几天跟孩子说熬夜还是不熬夜学习这个事时,孩子的意思是先不熬,每天保持早睡,然后看看白天上课状态。
这几天践行下来发现上课是不咋困了,听课质量很好,然后当天作业也基本能在晚自习下课前写完。
我也给了孩子建议,根据自己当天的情况决定要不要再弄一些拓展类的知识。
孩子的意思是回宿舍后,不想再学习了。不行看看月考成绩的排名再决定自己怎么做。
这样的想法也是对的,不过按一个月周期来尝试,稍微有点久。等发现有问题想调整时,可能战线会拉得有点长。
当时我给孩的建议不要以一个月为基点,可以拿一周为基点来衡量,关注一下周测的排名,要是觉得差距比较大的话,可以稍微调整一下自己的学习计划。
这样,起码能做到心中有数,也有对自己当下现状的清晰认识。
我让孩子关注排名,只是为了更好了解目前的情况,以便灵活调整,也是为了促进目标的一种手段。
因为你只盯着自己时,就难免陷入狭隘认知,容易过度乐观,当然要光盯着别人时,也会产生焦虑。
这时,可以把事实作为参考,以便更好规划目标。
一个清晰的目标,是人生蓝图,没有目标只是拼图。或者说目标像是一个灯塔,它会随时照亮你前行的路该怎么走。
有时,难免会认知局限,这时不妨打开自己,这样就能看到更大的世界和空间了。
还有就是不要一刀切,不要总想着要么熬要么不熬,这是两个极端的做法。可以在熬夜与不熬夜中,找到一个均衡点。
像河南的高中生压力大是现状,要是完全忽略现实,也是不行的,但要非往不要命的方向卷,也真没必要。
最好的做法,就是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既离开了自己的舒适区,又在尽力而为。
另外就是,你现在的观点不代表将来的观点,你现在排斥的东西也可能是以后认同的。
就像之前孩子总觉得坐最后一排是最好的选择,而现在则主动要求不坐最后一排。
因为人们总是过高估计自己的自律和自控力,当吃了亏后,就明白之前是自己想得太天真,也太高估了自己。
这就是走过弯路后,带来的启发与成长。每一次经历,都不是坏事,每一次对新鲜事物的尝试,都会让你从前无解的问题,变成另一种成长型思维。
一个人,要是想在问题中找到解决方案,就得不断学习,保持好奇心,保持热情,保持开放思维,这样思路就更开阔了。
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一种从问题中学会的反思与复盘。反思并不是跟自己算账或内疚,而是规避之前所犯的错误,将这种犯错的小事件转化成一个系统思维。
也就是发现问题、察觉问题、解决问题、如何还能更好回避前任问题的闭环。
比如说,要是总是在熬夜,却收获不大,总是在补“坑“,这时就要多去反思一定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导致了恶性循环。
这就是复盘带来的自我觉醒了,复盘两个字说着简单,做起来是相当烧脑的。
关于复盘我做了好几年,也有几个建议可以试试:
首先,复盘不要简单地想几秒,瞬间就做完了,来一句:嗯,我悟了。
这不是复盘,这是电光火石的浅度碰撞,没啥用。真正的复盘,要回顾自己高光几件事,至暗的几件事。
巅峰时期是因为做对了什么?细节是什么?至暗时做错了什么?关键点在哪?
其次,复盘要写下来。不能光嘴上说几句就完事了,或者在脑子里旋转一下。
记忆有长时记忆、短时记忆。光说是会有很多遗漏点的,写下来是一种回顾和思考,然后在问题的基础上,去给出对策。
越清晰,越容易对自己定位精准,了解得彻底。
最后,复盘阶段性的情绪。别忽略了情绪这个玩意,虽然它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主导着你的方向以及心力。
就像孩子上学期有一两个月出现了情绪内耗时,直接就处于半摆状态了。有情绪会直接影响行动力,自己解决不了的,要主动向外求助。
自己无法赋能的,多向外界请求赋能,这样能量就慢慢回归了。
以上,就是我能想到的一些建议和方向。
反正,道理容易,实际做起来难度不小。走出第一步,后边的九十九步,总会能走完的。
咱们不着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问题咱们再商量着解决。
无论前方有多少坎坷不平,妈妈都会陪着你一起面对和解决。你能自己搞定时,妈妈就坐在路边鼓掌,你搞不定时,妈妈就化身为超级勇士,陪你一起积极进取。
希望,我们都能精进为足够好的自己,在各自的战场中闪闪发光。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