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囤它!这药比茅台还难抢!”北京的王阿姨今年春节过得心惊胆战——全家五口人,四个高烧39℃。她翻出抽屉里囤的粉色药盒时手都在抖:“这药去年才200多,今年黄牛叫价500,幸亏我下手早!”
她口中的“粉色神药”,正是号称“流感终结者”的玛巴洛沙韦。

【荒诞现实】当欧美日韩的药店货架上积灰时,这款药在中国却上演魔幻剧情:电商平台30天狂卖10万盒,价格飙涨150%,甚至惊动监管部门紧急限价。罗氏财报更揭穿残酷真相——中国消费者扛起了全球76%的销量,硬生生把一款“过气网红”奶成了摇钱树。
这届中国人,为何集体为外国药企“续命”?

#1 疫苗摆烂VS神药狂欢“不是我们迷信进口药,是实在没得选。”三甲医院呼吸科张医生苦笑。
数据显示,中国流感疫苗接种率不足4%,而美国老年群体接种率超70%。当海外靠疫苗筑起防火墙时,我们却在流感季上演“裸奔大戏”:社区接种点门可罗雀,药店门口却排起长龙抢购玛巴洛沙韦。
更讽刺的是,国产奥司他韦明明占据90%市场,却被贴上“老古董”标签。某医药代表透露玄机:“罗氏在中国主推玛巴洛沙韦,是因为奥司他韦专利过期后利润薄如纸——卖一盒玛巴洛沙韦抵得上20盒奥司他韦!”

#2 “一粒见效”背后的危险游戏药企铺天盖地的宣传中,玛巴洛沙韦被包装成“革命性突破”:79小时超长半衰期、24小时降病毒量。但翻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美国临床试验泼了盆冷水——
在173名儿童患者中,玛巴洛沙韦与奥司他韦的退烧时间仅差12小时,且二者都无法杀死病毒,本质都是“拖延战术”。更惊悚的是,日本已发现服药后病毒变异案例,耐药毒株传染率飙升9.7%!
“现在有些家长把玛巴洛沙韦当糖豆喂。”儿科专家李教授拍桌怒斥:“盲目用药等于培养超级病毒,等出现中国版耐药株,哭都来不及!”
#3 药企的“中国剧本”罗氏这波操作堪称商业鬼才:
在欧美:主打“达菲+玛巴洛沙韦”组合拳,左右手互搏在日本:销售权早被盐野义收回,想炒也炒不动在中国:精准踩中三大命门——疫苗缺口、中产焦虑、网红带货当TikTok博主们高呼“一粒保平安”时,没人告诉你:这款药从未做过65岁以上人群完整临床试验。而那些跟风囤货的年轻人恐怕不知道,与钙片同服会导致药效暴跌——毕竟说明书第8页的小字,哪有直播间“买三送一”的标语诱人?
【魔幻闭环】这个冬天,我们见证了最荒诞的商业闭环:
疫苗普及率低→流感大爆发→恐慌性购药→药企赚翻→更多人拒绝疫苗→下个流感季继续抢药...
当救命药变成社交货币,当医学问题异化成营销狂欢,到底是谁在背后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