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六十五岁,牢牢记住这“三句话”,比医生还管用!

奋发的读写人生事 2025-03-08 21:27:03

人至暮年,求心志清明易,求身强体健难。当你跨过六十五岁这道坎,意味着正式步入"养护寿元"的金秋岁月。此时无需复杂养生术,记住先人智慧凝聚的"三句话",便是最好的长寿秘诀。

第一句话:绝对不要吃好,粗茶淡饭最养人

《黄帝内经》有言:"五谷为养,五果为助。"如今满街的养生会所鼓吹珍贵补品,实不如家中一碗杂粮粥。纪录片《长寿密码》追踪发现:巴马百岁老人的餐桌上,多是山泉水蒸的糙米饭、时令野菜。

我堂叔退休后痴迷高蛋白饮食,顿顿不离海鲜牛排,不出三年便查出高尿酸血症。反观巷口李阿婆,早晚喝着玉米碴子粥配腌萝卜,八十高龄还能下地种菜。所谓"吃好",反而是戕害元气的钝刀。

第二句话:绝对不要吃饱,七分饱里藏乾坤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谆谆教诲:"夜饭减一口,活到九十九。"邻居王老师每日饭后总要在院里踱百步,他总说:"这胃就像存钱罐,得留着三分给明天。"去年体检,各项指标竟比坐办公室的儿女还要清爽。

反观棋友老赵,逢宴必光盘,年初在酒楼贪食佛跳墙,当晚急性胰腺炎住院。古人"饥者食如仙丹,饱者食如砒霜"的警告,在CT照出的胰脏钙化斑里触目惊心。

第三句话:绝对不要跌倒,独立行走护天年

协和医院骨科刘主任常说:"老人摔一跤,半条命报销。"姨婆去年在浴室滑倒伤及髋骨,躺着过完余生。而坚持打太极的周老伯,即使深冬结冰的晨练路上,也像踩着八卦步般轻灵稳健。

阳台种花的张婶更有妙招:每晚雷打不动做半小时普拉提,八十二岁还能金鸡独立。"骨强筋韧不是药罐子泡出来的,是靠日复一日抖抖手啊晃晃腰。"她眯眼笑着拍打自己硬朗的腿脚。

最末要牢记:这三句话的关键都在"绝对"二字。老同学聚会不必眼馋山珍海味,养老金的数目更不必与人攀比。"老人养生就像放风筝",社区健康顾问小常说,"线攥紧在自个儿手里,比求医买药管用千百倍。"

说到底,过六十五岁的智慧,就是明白养生之道当如老子所言:"大道至简"。与其把余生寄托在医院的仪器上,不如守着这三句朴实话语,在竹椅蒲扇的清风里,种出一片翠绿的晚晴天。

0 阅读:3
奋发的读写人生事

奋发的读写人生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