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陆上战役:百万德军疯狂挺进,其勇猛可媲美军骠骑兵

红小岩谈古论今 2022-07-11 10:49:48

1941年6月22日凌晨3 :15 ,纳粹德国东线百万大军,越过波苏边境,入侵苏联,史上最大的陆上战役就此展开。代号为“巴巴罗萨”的侵苏作战,德国国防军动用了3个集团军,共110个步兵师、15又1/4个摩托化步兵师,以及19个装甲师。这19个装甲师将是全般攻势的主力,经过了西方战役的战火洗礼,德国装甲部队对于实施“闪电战”已经是得心应手,现在面对着欧俄广阔的大平原,此正是其施展快速机动的良好舞台。

德军兵分三路,利用装甲兵团快速突进,如闪电一般歼灭了苏联数十万军队,而后一刻不停,疯狂挺进,8月初,德国中央集团军已经推进至通往莫斯科三分之二的道路上,莫斯科岌岌可危。

上图:德军装甲兵第2师之坦克/机械化车辆纵队,在闪电战过程中于俄罗境内道路上进行暂时停歇。纵队中的坦克为德军III号坦克F型,装备3.7cm坦克炮。旁侧的是德军1吨级半履带牵引车Sd.Kfz.10。

这19个装甲师,除两个作为陆总部预备队,其余将分别配属于4个装甲兵团,分别是:

装甲第1兵团,司令为冯.克莱斯特上将,隶属南方集团军。

装甲第2兵团,司令为古德里安上将,隶属中央集团军。

装甲第3兵团,司令为霍特上将,隶属中央集团军。

装甲第4兵团,司令为霍普纳上将,隶属南方集团军。

根据德国国防军统帅部的书面资料,巴巴罗萨作战前夕,德国陆军总共有各式坦克5639辆,其中预备投入于巴巴罗萨作战的坦克则约3300辆,其详细状况为:

总数877辆的I号坦克,将有180辆参加作战;

总数1072辆的II号坦克,将有746辆参加作战;

总数187辆35t轻坦克,参加作战的数量待考;

总数772辆的38t轻坦克,将有754辆参加作战;

总数1440辆的III号坦克,将有965辆参加作战;

总数517辆的IV号坦克,将有439辆参加作战。

此外,还有250辆左右的突击炮,将以直属独立营的姿态参加巴巴罗萨作战。

上图:一辆德军IV号坦克D型于驻止地进行整备,IV号坦克此时装备短炮身的7.5cm坦克炮,任务为火力支援,并非以反装甲为主要着眼。

从以上德军坦克的数量结构可以看出,35t 、38t轻坦克,以及III号坦克将成为德国装甲师的主坦克。捷克制的 35t 、38t轻坦克,装备着3.7cm坦克炮,已具备初级的反装甲能力;而III号坦克在经过了西方战役的战火洗礼,发现原先的3.7cm坦克炮威力不足,便全面换装 5cm 坦克炮。只是最初希特勒指示新出厂的III号坦克G型应装备5cm KwK L/60坦克炮,但是德国陆军军备局却擅自改装 5cm KwK L/42坦克炮,而后希特勒发现了这个事实时,不觉勃然大怒!至1941年7月时,德国陆军所有的III号坦克中,有1174辆III号坦克已经换装 5cm 坦克炮,但仍有327辆III号坦克装备3.7cm坦克炮。

巴巴罗萨作战当时,德军装甲部队中的IV号坦克仍然担任着支援性的战斗车种,提供III号坦克火力支援的功能,所以IV 号坦克虽装备着 7.5cm 坦克炮,其倍径仅为24 倍(L/24 ),炮管极短,故其弹道过于弯曲,以致无法执行有效的反装甲作战;只有在发射锥孔装药时,才具有适度的反装甲能力。

相对德军而言,苏联苏军在德苏开战时拥有共约23000辆各式坦克,其中面对着德军入侵正面的西部军区共有10000辆各式坦克。苏联苏军虽然在数量上占有相当的优势,但是这其中大部分为轻装迅捷的轻坦克如T-26 、BT 型坦克,二次大战中名声显赫的T-34中型坦克,以及KV-1重型坦克,此时期仅只有少数,并无法发挥重大的战术效果。而苏军另开发有两款超重型坦克,也就是T-28 、T-35多炮塔坦克,这是在当时曾一度流行的“陆上战舰”的重型坦克。

巴巴罗萨作战展开以后,德军东线3个集团军下的装甲兵团,开始朝向其所赋予的作战目标突进。北方集团军之装甲第4兵团朝向列宁格勒突进;南方集团军之装甲第1兵团向乌克兰突进。中央集团军的装甲第2 、第3兵团,则以明斯克——莫斯科公路为主轴,分居南北翼,向莫斯科的方向疾进。东方战役时期,德国装甲兵团仍然担任发展包围翼的重要任务,以实施德国陆军传统的包围歼灭会战。装甲部队在完成突破敌阵线后,即展开快速的大纵深敌后突进,利用装甲部队的机动优势,向后方所指定的战役目标疾进,一旦南北两支装甲矛头会师后,即完成了包围翼的初步闭锁。

上图:苏军T-35T多炮塔重坦克与一辆T-26 1938年型轻坦克被乘员所放弃,后被德军推至路旁,以免妨碍公路的通畅。这两款坦克的失利,代表着苏军在装甲哲学运用上的失败。

由于拥有两支装甲大部队之利,德国中央集团军在8月上旬以前,就打了两场规模完整的包围歼灭会战,创下了惊人的战果,第一场是比亚利斯托克/明斯克双重会战,德军将苏军3个军团共32个步兵师、8个坦克旅、6个机械化旅一举包围,一共俘获苏军287704人,2585辆各式坦克、1149门大炮、245架战机落入德军手中。接下来的斯摩凌斯克会战,一共309110 名苏军成为德军俘虏,共3205辆坦克、3000门大炮被德军虏获。斯摩凌斯克会战结束后,德国中央集团军到莫斯科之路,已经走完了三分之二了!

东战场上的特殊形式,让德国装甲部队在巴巴罗萨作战中的行动以在广阔的原野上做战术行军为多。战斗通常仅只发生在突破敌阵阶段,等到深入敌后之后,就是无止境的快速行进。德国装甲师依照任务、敌情、地情而编组成兵力不等的战斗群,以坦克部队为核心,配合必要的步兵、炮兵、工兵等支援兵种,带上数日之弹药给养,在单一的指挥官指挥下遂行独立作战,此等中小型战斗群的远程奔袭作战,其执行时之勇猛大胆,直可媲美军史上骠骑兵的战例。

上图:德军检视遭放弃在战场上的T-34 1941年式中坦克。T-34诸多创新的设计,让其性能超越同时期各国主战坦克,例如倾斜装甲的运用,高功率的柴油引擎、宽大的履带等等。

东战场上所爆发的坦克会战,德军装甲部队以优越的装甲兵作战准则、卓越的战术与训练,以及在西方战役所累积的丰富作战经验而能宰制战场。德军装甲部队在本时期所遭遇者,大多为苏军轻快的轻坦克,如6月23日在德军中央集团军所在地境科布林,古德里安的装甲第2兵团第XXIV摩托化军(装3师、装4师)便在此与苏军摩托化第XIV军遭遇,爆发了东战场上第一场坦克会战,德军III号、IV号坦克对上大部的T-26 ,战局以苏军摩托化军遭到击破告终,一共107辆苏军坦克遗弃在战场上,德军获得了完全的胜利。

德军发现,苏联苏军习于分散使用其坦克部队,配属与各步兵单位作战,但是奇怪的是,步兵与坦克之间却未进行任何的协同作战,往往是坦克单独出击,于是就常常出现,小群小群的坦克在战场上到处,但均缺乏步炮支援,是以德国陆军参谋总长哈尔德上将就曾说:“苏军坦克运用的就是,到处都是坦克,但到处都不足!”

反观德军装甲部队,将坦克集中组成锥形战斗队形于战场上,像是一支无坚不摧的铁拳,不断击碎逐次遭遇到的分散的苏军坦克,其胜负的分晓可想而知。

上图:巴巴罗萨作战初期常见的战场场景,大量苏军士官兵向德军投降。战场上可以观察到远方有两辆IV号坦克,其短管7.5cm坦克炮十分好辨识。中间有一辆II号坦克,镜头前为一辆III号坦克。

不过,7月9日发生在德军中央集团军方面瑟诺(Senno )的事件,却预示了未来德军装甲部队所面临的艰困挑战所在。装甲兵第17师坦克第39团坦克第9连,遭遇了一辆以前未见过型式的苏军坦克,这辆苏军坦克装甲轻易弹开了德军III号坦克的集火射击,并辗碎过一门Pak36 3.7cm战防炮,直向德军后方扬长而去,展开大肆破坏,德军对之束手无策,最后是炮兵一门10.5cm l.FH18轻野战榴弹炮,在近距离以直接射击,才完结了这辆可怕的坦克。这就是德军首度遭遇的苏联传奇性的T-34中型坦克的经过,T-34无论在火力、防护力、机动力上均有惊人的表现,而后这款坦克即将成为德国装甲部队最可怕的劲敌!

(完)

0 阅读:154
红小岩谈古论今

红小岩谈古论今

以史为鉴,可以正衣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