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真的能缓解焦虑和抑郁,还是只是伪装情绪的逃避出口?

是小璐啊 2025-04-07 19:46:33

“我不是在跑步,就是在奔溃的路上。”这句在社交平台流传的自嘲,恰好揭示了一个现代人的心理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在焦虑、压抑、情绪低潮时选择跑步。

可是,跑步真的是精神良药吗?还是我们只是在用配速掩盖崩溃和EMO?

一、跑步,天然的快乐药

科学研究早就指出,有氧运动可以刺激大脑释放内啡肽和多巴胺,这些快乐物质可以有效缓解焦虑、改善情绪。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每周跑步3次、每次30分钟,连续10周,可以显著缓解轻度抑郁症状。并且许多跑者也在实际体验中,感受到情绪上的明显好转。“跑完10公里,烦心事都丢马路上了。”这是许多人的真实写照,更是现代人对于跑步的最终需求。

没有什么烦恼是跑5公里过不去的,如果有,就跑10公里。

二、你是在治愈,还是在逃避?

然而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跑步带来的快乐是短期的止痛药,还是长期的疗愈师?可能真的需要注意。

一些心理学家指出,过度依赖跑步来调节情绪,可能是一种功能性逃避——你并没有真正处理情绪,只是用运动转移注意力。尤其是当跑量焦虑、步频强迫、卡配速内耗出现时,跑步也可能反过来变成新的心理负担,从缓解焦虑中解脱,反而开始面对数据焦虑。

有些跑者在社交媒体上记录每天跑步,点赞越来越少,就开始怀疑自己不够好,从而陷入新的焦虑。这种数据绑架情绪的模式,正在悄悄蔓延,反而会得不偿失。

三、如何让跑步真正治愈你的心?

要让跑步成为心理健康的正向工具,而不是焦虑的遮羞布,可以尝试以下几个方式:

关注感受而非数据:不要总盯着手表里的配速和公里数,有时候放飞自我地跑一圈,反而更疗愈。

结合呼吸冥想训练:在跑步过程中加入觉察呼吸的练习,会更容易进入情绪平稳的状态。

和朋友一起跑:结伴而跑不仅能提升动力,也能在聊天中释放心理压力。

跑步确实是一种极好的心理调节方式,但不是情绪问题的万能解药。真正的疗愈,不是逃离情绪,而是勇敢面对。如果跑步只是暂时让你忘记不开心,那别忘了回头也给自己真正的关怀,事情永远都需要解决,可以先解决情绪再来解决烦恼的事情。

1 阅读:43
是小璐啊

是小璐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