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来华免签的外国人,吃过中国大餐,回国已经吃不下白人饭了

头号分享 2025-01-16 12:33:53

文|头号分享

编辑|头号分享

中国推出的144小时免签政策一直是热门的话题,而免签却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让外国人彻底“爱上”了中国的美食。

从热气腾腾的火锅到口感清爽的凉菜,再到老北京的烤鸭,外国人只需要短短几天,便能彻底沉浸在这一场中餐盛宴中。

数据也能说明一切,在2024年借助免签政策,外国游客的入境人数直接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半年内飙升至超1700万人次,涨幅快超往年两倍。

而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外国人中有超过一半的人,直接把吃作为这段旅途的核心目标,把自己的行程排得满满当当,一边追寻网红美食,一边感受“从未体验过的食物幸福感”。

不管是白天的大餐,还是夜晚的小吃街,甚至是凌晨的外卖,他们都玩得不亦乐乎,完全刷新了对饮食的认知。

这许多外国游客回国后开始深受“美食戒断症”的折磨,在社交平台上,不少人吐槽自己回国后再也适应不了当地食物。

中国的144小时免签政策,简单来说,就是允许部分国家的游客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无需申请签证即可在中国停留6天。

这对于那些对中国抱有好奇但碍于签证手续繁琐的游客来说,无疑是一次“绝佳的尝试”。

事实上,不少外国游客表示,他们本来并未将中国列为首选旅行地,但正是因为这个政策的便利性,让他们决定“先来看看再说’。

虽然144小时的时间听起来不短,但对于那些“胃口大开”的外国人来说,6天根本不够!

在这场免签政策带来的“美食热潮”中,中国的一些美食名城自然成了外国游客的必经之地。

首当其冲的就是成都和重庆,这两座城市凭借着浓郁的川渝风味俘获了大批外国吃货的心。

那些红艳艳的辣椒、滚烫的火锅锅底,光是看上一眼就能让人食指大动,虽然许多外国人不习惯吃辣,但在品尝之后,他们几乎都会被彻底征服。

而云南和广东也凭借其截然不同的风格吸引了更多寻求新鲜感的游客,云南的野生菌锅、过桥米线以其独特的食材与鲜美的味道广受好评。

广东的早茶点心则以清淡、精致的风格赢得了外国游客的心,不少外国人表示,这种美食上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他们在其他国家从未体验过的。

同样震撼外国人的还有江南菜的清蒸工艺,一条新鲜的江鱼,仅用简单的姜丝、葱段、酱油和蒸汽,就能释放出极致的鲜味。

而岭南点心则是另一种风格的震撼,那一笼笼精致的小虾饺、叉烧包,外皮晶莹剔透,内馅咸甜适口,让外国人不仅为味觉折服,更对中餐的细腻与美感啧啧称奇。

这些丰富的中餐体验与外国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饮食形成了强烈对比。

比如,西餐中常见的土豆泥配牛排或沙拉,虽然方便快捷,但在食材与烹饪技艺的多样性上显得过于单调。

相较之下,中餐的一道菜往往能融合多种技法与调味,展现出复杂的层次感。

中餐之所以能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如此大的反响,与其深厚的历史积淀息息相关。

几千年来,中国的饮食文化一直与农耕文明紧密相连,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中国先民就已学会种植谷物、饲养家禽,为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随着历史的推进,饮食逐渐不再只是填饱肚子这么简单,它被赋予了礼仪、哲学甚至艺术的意义。

翻开中国的古籍,随处可见与中餐相关的记载,《周礼》详细描绘了宫廷膳食的复杂制度,甚至明确了厨师们的分工职责,展示了饮食与礼仪的结合之美。

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不仅记载了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各种烹饪技法,比如炙肉、蒸鸡等,让我们可以一窥古人对食材处理的巧思。

到了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则进一步将中餐的美学与哲学融为一体,他强调食材的本味与烹饪的精细,直言“物性不良,虽易牙烹之,亦无味也”凸显出中餐对自然与技艺的尊重。

这些历史积淀不仅仅是文字,更是中餐文化生生不息的源泉。

而许多外国人第一次来到中国后,回国后常常面临一个巨大的难题,他们再也适应不了本国的饮食了。

那些原本习以为常的沙拉、土豆泥、冷麦片,现在看起来不仅毫无吸引力,甚至让人感到乏味无趣。

一个来自法国的游客在社交平台上感慨:“以前觉得法棍和奶酪是世界上最美味的东西,但自从尝过中国的火锅和小笼包,我的味觉就再也回不去了。”

这种“美食真空”几乎成了外国人离开中国后的通病。

为了填补胃里那块“中餐形状”的空缺,许多人开始疯狂寻找家附近的中餐馆。

令人遗憾的是,许多海外的中餐馆并不能提供真正地道的中国味道,菜品要么为了迎合当地口味被改良,要么完全不符合他们在中国品尝到的标准。

但如今中餐已经逐渐走出了唐人街,走向了世界主流的餐饮市场,不少高端中餐厅在欧美各地崭露头角,将中国的八大菜系搬上了国际美食舞台。

从粤菜的白切鸡到淮扬菜的狮子头,这些精致的中餐菜品不仅赢得了当地人的喜爱,更频频登上权威美食榜单。

说到底,中餐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美食,它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是中国与世界对话的方式。

通过这些地道的中式菜肴,中国的历史、智慧和生活方式正在悄悄地走进越来越多人的生活。

那些尝过中餐的外国人,再回头看自己国家的“白人饭”只能叹一句:“这不香了!”

中餐,正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成为全球味觉版图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也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最美味的表达。

信息来源:上观新闻于2024年7月13日发布的——《在外国人眼中,中餐有多好吃,他们如何吃中餐》

信息来源:参考消息于2024年8月19日发布的——《外国游客来华人数大增》

0 阅读:15
头号分享

头号分享

嘻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