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情满怀时,欣赏五代的七律,好花似雪,春酒如油,令人忘记忧愁

墨有云水心语 2025-03-30 10:04:43

春天里柔风拂面,万紫千红,东君就像一位丹青高手,在天地间挥毫泼墨,描绘出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漫步在春光里,尘世纷扰皆抛脑后,忧思宛如冰雪遇见暖阳,瞬间悄然消融。

一片片繁花恰似天边云霞,一棵棵新柳就像绿衣仙子,如此绚烂春景本该令人陶醉,可是一位诗人由于案牍劳神,无暇欣赏美景,于是赋诗表达心中的复杂情思。下面一起读诗:

春日尊前示从事

五代 · 李建勋

州中案牍鱼鳞密,界上军书竹节稠。

眼底好花浑似雪,瓮头春酒漫如油。

东君不为留迟日,清镜唯知促白头。

最觉此春无气味,不如庭草解忘忧。

李建勋是五代时期广陵人,字致尧,出生在唐懿宗年间。他年少时喜欢读书,并能熟练撰写文章,尤其擅长写诗。

他曾在南唐历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等职,晚年以司徒身份致仕,最后无疾而终,享年八十出头。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与宦途生涯的描绘,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州中案牍鱼鳞密,界上军书竹节稠”,开篇描绘诗人日常公务的繁忙与重要。州府中的公文,就像鱼鳞一样密集;边疆送来的军书,也经常堆积如山。

作者连用两个比喻,展现了作为地方官员的责任重大,也透露出他对繁琐公务的厌倦与无奈,以至于无暇享受春日的美好。

各种琐碎杂务,让他感到疲惫不堪,无法尽情享受春日的美好。这种厌倦不仅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疲惫不堪,更是对尘世间复杂人际关系的极度不满。

五代时期战事不休,政权更迭频繁,身为地方官员,诗人每日深陷州府公务的繁杂泥沼,又需直面战事的沉重压力。内忧外患,千头万绪,让他感到举步维艰,常常心力交瘁,只能借酒消愁,于短暂沉醉中寻得一丝慰藉。

“眼底好花浑似雪,瓮头春酒漫如油”,繁花怒放,仿佛雪片一般轻盈烂漫,每一朵花瓣都沐浴在明媚的春光里;瓮中的春酒,香醇似油,轻晃之间,馥郁的香气就很快飘散开来,也勾起了诗人对悠闲生活的渴望。诗人多么希冀在一派宁静氛围中,挣脱世俗纷扰,寻得彻底放松。

“东君不为留迟日,清镜唯知促白头”,颈联表达了对时光匆匆的感慨。作为司春之神,东君驾驭着时光的马车,风驰电掣,从不停歇,不会因为任何人的眷恋与不舍,而放缓轻盈的步履,让人感觉岁月无情,不断地催促着生命迈向衰老。

清镜的意象,虽然并不新颖,却让诗人看清了自己日渐憔悴的面容、悄然滋生的白发,皆是岁月无情流逝的见证。每一根银丝,都承载着往昔的风雨沧桑;每一道皱纹,都镌刻着生活的酸甜苦辣,读来令人黯然神伤。

结尾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最觉此春无气味,不如庭草解忘忧。”诗人认为眼前的春天真是索然无味,甚至不如庭院中的青草,能够带来片刻的忘忧之乐。

草色之所以能够令人忘忧,是因为它象征着简单、宁静,与仕途中复杂、繁忙形成了鲜明对比。当诗人看到令人爱怜的青草时,立刻便感受到一份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惬意,也好像找到了内心的平静。

愁情满怀时,欣赏五代的七律,好花似雪,春酒如油,令人忘记忧愁。生活的风浪无法躲避,必须懂得在纷繁的世事里筛选美好,并坦然地接纳生活的不完美。当人们以乐观为舟,豁达作桨,就能在人生的大海上驶向忘忧的彼岸。

0 阅读:0
墨有云水心语

墨有云水心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