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销商跨品类经营:6个分仓,做透终端,年销1.5亿

经销搞点新鲜事 2025-01-15 04:53:43

作者丨何雯

“生意难做”已成为大多数经销商的共同感慨。尤其是在零食店迅速扩张、传统卖场频频闭店的当下,对于专注于传统线下渠道的休食经销商来说,市场份额被逐步蚕食,更是难上加难。

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仍有一批优秀的经销商通过新思维、新方法,不仅稳住了市场,还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今天,《新经销100人》的主角是徐州润中易购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李芬。她是一位善于在逆境中寻找增量的休食经销商,代理了亿滋、乐事、达利、盼盼、银鹭等多个知名品牌,年销售额达到1.5亿元。

不久前,「新经销」对她进行了专访,本文将详细讲述她是如何一步步走来,找到方向,精准定位,做大做强的。

选择任何一个行业

都要走在前面

1999年,李芬大学毕业回到家乡,投身于商贸领域。

彼时,多数经销商仍以倒货为主,追求赚快钱,市场环境普遍是什么赚钱卖什么,有什么卖什么,把产品摆到货架上就可以了

李芬却看到了这种模式的局限性。“今年挣几万,明年挣几万,什么时候才能有规模呢?”

她认为,选择任何一个行业,都要走在前面,决策要对,方向要对。

在起步阶段,李芬做了3个正确的决策:

第一个是车销、拜访到门店,而不是和其他同行一样的坐商思维;

第二个是代理品牌,做品牌生意;

第三个是在代理品牌的基础上,做差异化选品,聚焦品类。

当时,本地区域是没有批发市场的,但邻市有一个批发市场很强势,于是每隔一个礼拜,就去邻市的批发市场寻找当地区域没有的产品,再引入本地市场试销。就这样,一轮一轮的铺,不断补充市场空白点,逐渐将县城的销售网络覆盖完全。

到2003年,李芬顺利将生意扩展到了市区。然而,市区的食品城虽然商铺林立,但多数商家的品牌意识依然薄弱。

甚至一线大品牌车销模式都少见,大多靠厂家业务的地推,再让仓库拿货送货,同行们基本是承担一个配送的角色。

面对这种情况,李芬坚持自己的品牌路线,将她在县城成功的车销模式复制到了市区。尽管同行都不看好,普遍认为车销成本过高,风险较大,但事实证明,李芬的战略眼光是准确的。

在同行都是坐商的时候,李芬已经开始行商;当同行开始车销时,她已将目光投向品牌代理;而在大家都开始代理品牌时,她又率先成为了品类运营商。

在这个阶段,李芬不断思考,怎么才能吃透这个品类,怎么让这些品牌彻底的铺到每一个终端?

如何吃透一个品类?

主流经销商实现增长的方式,往往是通过不断加品项、品牌、品类去实现。

很多时候,业务团队还没完全熟悉了解一个品,又新增一个品,学习的速度跟不上加品的速度,自然而然,员工对每个品类都不够精通,销售效果也就打了折扣。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李芬提出“聚焦品类”,俗话说肉多嚼不烂,先做好一个品类再做下一个,才能确保每个品类都吃透。

如何吃透一个品类?

首先,老板需要有足够的认知和理解。李芬将生意从县城扩张到市区,就是靠一款红酒为切入点打开的市场。

当时,市场上大部分老百姓对红酒知之甚少,常见的甜酒不过是勾兑饮料。李芬深入研究红酒知识,教会了许多坐商老板如何卖红酒,不断在当地培育红酒的认知度,区分了甜酒和干红。她认为,提高产品的认知对于如何推动产品销售而言是很重要的因素。

掌握了品类之后,关键是如何有效覆盖网点。李芬作为当地市场上第一个推行车销的人,采取了直控终端的策略,不设二批、分销。所有网点都由自己的一线团队直营,终端全部抓在手里,成功占据了市场先机。

也正是得益于直控终端的模式和经验,让李芬在机缘巧合下成功接入了休食和水饮品类。

随着品类的增加,特别是水饮这类重货,原来的自有物流模式效率逐渐下降,成本也随之上升,管理三四十台配送车辆也变得“头疼”。

面对这一挑战,李芬果断调整策略,变卖车辆,仅保留一个1000多平的小型仓库,并增设了6个分仓,将重货投到分仓。

2019年,李芬进一步优化物流体系,将包括仓储、配送、卸货在内的整个物流链完全外包给第三方,并且为了做平衡,与两家物流公司同时合作,但销售、业务推进及售后服务等依旧由自己的团队负责。

而团队在一线作业时,经常会遇到五花八门的问题,对于经验丰富的老业务员来说,或许已经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应对策略,但对新业务员来说挑战极大。润中易购在“以老带新”的基础上,通过厂商双方的角度,编制了一套标准化的终端操作话术手册。

一方面是品牌商的产品手册话术,另一方面是经销商在实际终端操作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

通过结合产品手册、区域特色、渠道特色,不断调整完善,持续更新,确保内容的实用性和时效性。即使是对公司业务不熟悉的新人,凭借这份手册也能迅速掌握诀窍,从容应对终端的各种情况。

并且为了精细化运营,公司设置了“主题周”,按照每个品牌的周转期、特性去制定拜访频次,从每周一次到每季度一次不等。比如电池,一个季度铺一次货就够了。

集中力量推广某个品牌或产品,提高曝光度和销售额;同时,再进一步设定“主题+”活动,在主推品类的基础上,增加相关品项,形成互补效应。

举个例子,比如本周设定的主题是薯片等膨化周活品类,但实际并不是每家门店的膨化都需要去强化,因此在膨化品类的基础上,还要加一些接近周活的SKU,像瓜子、饼干等。

在这期间,所有的环节、品牌、二次陈列、挂条等等全部摸清,所有的行为指标和业绩指标都制定清楚,团队一起把这个品类砸透,再进行下一个品类。

在一线市场实战的背后,则是强大的数据支撑。

李芬大学是财务专业,在公司的运营中非常注重数据分析,尤其在产品管理和组织架构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传统经销商只有两三个财务,而润中易购的财务部门有十几号人,除了负责常规的成本核算、应收帐款管理、库存清查盘点等,还要对品牌、SKU,甚至业务员进行数据分析。

针对每个品牌做销量、毛利、门店活跃率、二次陈列、广告执行等等指标的报表分析,构建“四象限分析矩阵”,将品牌分为金牛型(销量高毛利高)、瘦狗型(销量低毛利低)、明星型(销量高毛利低)、问题型(销量低毛利高)。

很多时候,传统经销商只盯大流通单品,容易草率地判断某某品牌不赚钱。但实际上,每个品牌中总有一些能赚钱的品项,这些都需要通过系统分析发掘。

因此,将品牌的四象限分析完之后,李芬还会进一步分析品牌下的单品品项,形成画像,聚焦大单品,精简SKU。

虽然产品数量减少了,但总体产出并没有下降。反而因为筛选掉了一些低效产品,毛利率和库存周转率上升了,退货比例也降低了。

有了这些数据支持,李芬可以通过具体的规划,明确每个品项的打法策略和所需支持,更精准的向品牌商建议、向品牌争取资源。同样,反观品牌商,他们恰恰需要这些下游反馈,去辅助他们制定更有效的策略。

找准点位、保存量抓增量

市场变化莫测,消费者两极分化。高收入人群虽然收入下降,但对快消品影响不大,顶多是减少一些大宗采购或者奢侈品;普通百姓消费降低,更偏向于去零食店或折扣店,花更少的钱买更多的东西。

大商超弱化,传统小店也在被不断挤压生存空间。面对这种业态结构的变化和冲击,李芬认为,经销商有危机感很正常,但整体来看需求仍在,关键在于如何找准点位,保存量抓增量。

首先,保存量。

李芬采取了优化传统渠道的策略,通过分析商超门店选址、货架陈列和货架贡献率等;帮助门店引进零食店的热门单品;建议将散称包场转为自营,避免部分包场商用高价卖低劣品,消耗客情;建议开设“店中店”,设计、统一每个区域的装修规格,挽回客流。

其次,抓增量。

过去当地的乳品店只卖乳品,为了铺货进店,李芬号召业务员不断向乳品店推广多品类经营理念,以满足节庆期间消费者对多样化礼盒的需求。

一开始,店主们都担心卖不动,只同意进常规的流通品。但这类产品毛利较低,为了克服店主的顾虑,李芬采取先货后款的方式,从流通品逐步扩展到麦片、零食、坚果礼盒等等,到现阶段,与乳品店的合作基本都是现款,不仅如此,还经常供不应求。

此外,李芬与品牌联合开发定制化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举个例子,中秋节过去了,笔者在一线拜访时,听到很多经销商反馈今年的礼盒市场很是冷清,但在李芬这,却是逆势增长。

为什么?

一方面,很多纯做休食品类的经销商侧重点在货架,并不擅长做整箱礼盒。而李芬做饮料出身,加上在商超运营所打下的基础,每个礼盒往哪里卖、怎么卖、如何定价,都非常清晰。

另一方面,点位精准。除了常规的单位团购、集采外,当地的折扣仓也贡献了不小的销量。

在调研折扣仓的过程中,她观察到初期折扣仓的产品中,品牌和白牌的占比基本上是8∶2或者7∶3,但是现在比例逐渐变为五五开。一是大品牌没有那么多临期品供应,二是折扣仓需要更高的毛利。

在与折扣仓老板的交流中,李芬进一步得知,他们希望引入差异化产品,因为标品的利润微薄,而想卖不同的产品又需要跨地区采购,效率低成本高。

基于此需求,李芬开始与品牌商谈定制,先从礼盒着手,一方面毛利高,另一方面也避免折扣仓冲击、砸价。惊喜的是,今年中秋,该渠道定制款礼盒实现了爆量!

写在最后

现在的行业就是一个“卷”字,经销商应该深练内功的基础上,对内求,对外求!

向内求:精细化管理团队、品类深耕、筛选品牌、精简SKU;

向外求:帮助终端诊断生意;不断为品牌展示亮点,通过市场表现争取支持、促销资源。

大环境变了,原来所依赖的营商环境和生存发展基础、方向都变了,经销商要快速跟上变的节奏,走出去不断学习,打法可以借鉴,但决不能生搬硬套,扬长避短,先把自己擅长的渠道、品类彻底做透,然后再去跨品类复制,打磨出一套适合区域发展的模式。

大商吃小商是现阶段的必然的现象,不要趴下,把自己的硬功夫练好,坚持到最后,也许就是我们把别人卷走了。

最后祝愿所有的经销商:学习、坚持、改变、拼搏!在时代的浪潮里,做最有战斗力的自己!

0 阅读:9
经销搞点新鲜事

经销搞点新鲜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