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罗艺:一念之差断送的功臣路

墟史往事啊 2025-02-23 10:36:18

武德九年的长安城暗流涌动,身在天节军大营的罗艺手握重兵,却始终心神不宁。这位曾助李唐平定河北的猛将,此刻正面临人生最大的抉择——是顺应新主李世民的征召,还是赌上性命再搏一场?

武德四年的幽州城头,罗艺面对突厥、窦建德、高开道的三面夹击,做出了人生最正确的选择。他将幽州精骑尽数献与李渊,助唐军平定刘黑闼之乱。这份功勋让他成为大唐唯一异姓封王的将领,燕王之名响彻河北。

当李建成将三百幽州铁骑编入长林军时,罗艺与东宫的关系变得微妙。史书记载的疑点在于,彼时幽州早已由李瑗接管。这段扑朔迷离的记载,恰似罗艺在太子与秦王间游走的缩影——既未彻底倒向东宫,也未向秦王府示好。

武德九年秋,长安变天的消息传入泾州大营。魏徵、薛万彻等东宫旧部相继归顺,李世民甚至将妹妹许配给昔日死敌。罗艺本可如冯立般坦然请罪,却因手握天节军而陷入患得患失。史书所谓"女巫预言",不过是失败者常有的荒诞注脚。

贞观元年的诏书送达时,罗艺误解了新皇的深意。李世民要收缴的不仅是天节军的兵符,更是武德年间遗留的私兵传统。当李靖、李勣等名将都主动交出兵权时,罗艺的犹豫成了最大的可疑——当年能果断献幽州,如今为何眷恋泾州?

当罗艺最终选择北逃突厥时,这位曾让窦建德忌惮的名将,倒在了亲兵刀下。与其说败给李世民,不如说败给了自己的心魔。反观薛万彻归唐后远征漠北,魏徵成贞观名臣,更显罗艺之死的荒诞——新朝给予的机会,终究败给了旧臣的猜疑。

长安城的凌烟阁上,二十四功臣画像高悬。若罗艺当年能如尉迟敬德般急流勇退,或许此刻也该位列其间。历史向来残酷,它不会给犹豫者第二次机会,只会将决断时刻的迟疑,化作史册上一声悠长的叹息。

0 阅读:4
墟史往事啊

墟史往事啊

文史著作有开始也有结束